前言:绛紫艺术在几年前,就计划开一个专门推荐国内优质艺术家的栏目,可是,这个计划一直断断续续,未能持续地进行。原因有很多,有不少真正的艺术家,几乎从不活跃在网络上,所以想要找到他们很难很难,还有另外的原因,诸如:不愿张扬、不知道如何参与等等。
幸运的是,随着绛紫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也让很多艺术家能看到我们,从而与我们取得联系,沟通投稿,在这里绛紫艺术承诺,所有国内艺术家的投稿内容,我平台均不收取一分推广费用,没有撰写文章能力的艺术家,绛紫艺术也可无偿为其撰写文案,在绛紫艺术各平台永远给艺术家留着一条发布权限。
在绛紫艺术各平台投稿的艺术家,可以获得全网近百万热爱艺术的粉丝关注,绛紫艺术也可无偿对接艺术爱好者与求购者,希望我们的力所能及,可以给万千艺术家带来些许帮助。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国画家周忠树的一篇原创文章《国画创作,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为正文内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朱熹观书有感诗,用于中国画的学习研究创作也是非常合适的。
中国画艺术的创作,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向传统学习、从生活中得到启发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就是要画家深入生活写生采风,取得第一手资料,才能表现出来鲜活的生活气息,艺术作品才能给人以亲切感,真实感。
艺术创作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传统,传统是国画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它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亦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传统,生活两者缺一不可,是国画艺术发展创作创新的源泉。
中国画的传统是向古人学习,优秀的经典画作及艺术理论,比如搞工笔花鸟的要学宋人院体派工笔画。
山水画全景构图,要学习北宋画家的山水画作品。尺幅小的山水画创作要学南宋画家金边银角式的构图,宋人作品其画风严谨,是中国画艺术的一座高峰。
元人国画追求洒脱个性,明清的画家作品追求仿古,要求作品有古意。
古代绘画大师们的艺术成就,像一座座艺术高峰,载入中国美术史,像丰碑一样䇄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中国画之所以能䇄立于世界文化民族之林,就是以它独有的艺术形式,以它数千年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其文化的先进性,引领世界文明和文化艺术不断发展创新。
艺术创作需要正本清源,只有源头活水是清澈干净的,下游之水才能不浑浊。
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源头活水,中国画艺术源远流长,积累了大量优秀国画作品和古代画论著作,需要画家不断学习总结,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国画艺术的创新研究。
中国画的创作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要加强对文学诗歌,哲学,书法,国学等门类的综合修养。国画艺术的活水源头越多,越有益国画艺术的发展创作创新。
中国画艺术的创作,要求画家要在把握向传统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在祖国的百花园中去采风写生,把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风土人情,用画笔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奉献给社会和人民群众。
中国画家在国画艺术创作上,采取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创新。以现代的审美理念,创作出具有新时代风貌的中国画艺术,引领中国画创作,向更高更美的方向发展。
2022年8月18日周忠树于古彭城听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绛紫艺术”(ID:xinduy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