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唐亮钢笔画(新浪微博)
我十分喜欢并推崇蒋凌的钢笔画,因为他的钢笔画无论从绘画的基本功力,还是从作品的艺术水准…
蒋凌
昆明彝族云南大森设计机构执行董事
文达画廊董事长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
云室协设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副会长
长期从事人居环境设计和绘画创作
不可忘怀的古城重构
——蒋高宸
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依靠经久性的建筑物和制度化的结构,以及更为经久性的文学艺术的象征形式,城市将过去时代、当今的时代,以及未来的时代联系在一起。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城市不是孤立的,它的演化、发展及其在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技术的等等要素的生态作用机制下,人类行为活动缔造的产物。
据唐樊绰《蛮书》记载,昆明古城创建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历经南诏“大理”、元、明、清等多个时代的发展,古称拓东城、鄯阐城、中庆城、云南府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发展理念与抉择。总体来看,都遵循着一条“损有余、补不足”的发展主轴。在与云南本土文化以及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原文化和汉式城建经验,开创了一条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不断登上一个一个新高地的上升性城市发展路线。留下了丰富的、多样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有所谓“林无静树,水无停流”,时至近代,一股从大洋彼岸吹来的近代工业文明之风以及咄咄逼人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日益走近的脚步声,云南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挑战。勤劳智慧的昆明人民,以开放的心态,对挑战作出回应;在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近代科学文化为武装,以钟爱自然、关怀民生为宗旨,在建设新城市、重构新建筑的方向上,勇敢地,卓有成效地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近代昆明人的心灵的象征。尽管与大致同一时期的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和建筑相比较,昆明近代城市和近代建筑的面貌还存在差距,似乎显得稚嫩、幼弱,但它毕竟是一株在边境沃壤上萌生的新苗,含蕴着勃勃的生命活力。在我们心中,审视这一新苗,重要的不在于它当时所达到的规模、数量和品质,而在于它的破土而出这一事实本身所反映的历史发展逻辑和这一事实所标示的未来的前景。
城市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一代人总是在前一代人留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同时为下一代人的创造留下新的基础。
当今时代城市社会正面临着一个“分岔路口”,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警告说:“人类或者全力以赴发展自己最丰富的人性,或者俯首听命,任凭被人类自己发动起来的各种自动化力量的支配,最后沦落到丧失人性的地步,成为'同我’,即所谓'史后人类’。这后一种选择将使人类丧失同情心、情感、创造精神,直至最后丧失思想意识。”(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近代的昆明从过去走来,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它没有金山银山,但有绿水青山;它没有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和高谈阔论的炫耀,但在静默中守护着赖以生长的大地,从泥土和空气中方吸收着养分,保持着质朴清纯的民风;关爱家乡、关爱生命、深怀着科学民主,全民普遍富裕的热望能在自己钟爱的城市中实现。
近代的昆明朝向未来走去,但愿不要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空洞化、浅层化、异己化:不要让金山银山压到了绿水青山,不要让高谈阔论的炫耀,消损了关爱生命、自由平等、普遍富裕的民族精神。千万记住芒福德的上述忠告。
END
全网首发 | 齐康院士:建筑师的草图语言
他笔下这84张传统古村落写生作品,张张值得细品
全网首发 | 中国手绘名家夏克梁:我的艺术之路
著名手绘艺术家陈红卫 | 马克笔写生创作(续)
中国马克笔手绘第一人沙沛 | 手绘是无法释怀的情感和初心
全网首发(第二部) | 院士钟训正:建筑和艺术息息相关(作品超级震撼)
全网首发 | 院士钟训正:建筑和艺术息息相关(作品超级震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手绘家”(ID:gh_a7ee67fb102d)。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