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简介:JCC简报,是JCC团队对近期发生在全球文化艺术产业的新鲜动态、资讯亮点的报道专栏。从国内热点到国际新事,带你迅速把握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文化趋势与业内动态,短评解读其背后的影响与意义。
国 内 热 点
在临近“双11”购物狂欢节之际,知乎发布了“知乎高赞好物100榜单”跨界“带货”,线上邀请答主发布睡眠、美食、烹饪以及生活的好物答案,最后汇总为“双11知乎高赞好物清单”。其中,每一份商品都有相关的问答链接,从中可看到知乎答主分享的犀利评论与真实的评测流程。
同时,知乎还发布了名为《3021 年博物馆白日游》的主题短片,以“3021 年考古出千年前的高赞好物”为创意,用千年后参观博物馆的未来人的视角,讲述了 100 种好物如何帮助“古人”——也就是如今的消费者们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并用一首说唱歌曲强调了知乎专业测评的值得信赖。
(资讯参考:知乎)
虽然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知乎极具商业潜力,但作为一个靠真实评价、专家见解与深度讨论而吸粉固粉的平台,如何在商业性、客观性与专业性间做好平衡,避免因“带货”而伤害品牌形象、引发用户反感,将是知乎在进一步拓展商业实践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 图:截自知乎《3021 年博物馆白日游》主题短片
历时9年、耗资约50亿港元打造的香港M+博物馆,终于将在 11 月 12 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且所有访客首年可免费入场。作为香港西九文化区的重要项目,M+博物馆项目自 2012 年起便开启规划,在建筑设计、资金投入与资源配置上获得了当地的大力支持。博物馆大楼总面积达 6.5 万平方米,展览空间占地 1.7 万平方米,共设 33 个展厅,并另设有电影院、多媒体中心、研究中心等,致力于成为一个收集、展示和诠释视觉艺术、设计、建筑和动态影像的文化新地标。
(资讯参考:中国新闻网;JUSTLUXE / 知乎)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资源打造如此之大的文化区,并获得了当地权威机构的大力支持,展现出了香港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后的文化野心。
/ M+博物馆馆内设计图示 / 图:转自香港特区驻京办
第 9 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 2021年 11 月 11日至 14 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将汇聚 134 家来自 14 个国家、29 个城市的顶尖画廊参展,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览会现场,将有42家画廊首次亮相,其中包括来自法国的玛戈画廊和GB AGENCY、日本的灯塔·彼方画廊、瑞士的Fabienne Levy等。
此外,ART021还联手一站式线上艺术平台ARTSY,合作推出了线上展厅,率先于 11 月 8 日发布了独家VIP预展,而后在 11 月 9 日起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本月 30 日结束。在线上展厅里,作品被以线上图录形式进行展示,藏家则可以通过Artsy联络画廊购买作品。
(资讯参考:ART021 / 微信;Artnet / 微信)
除了靠展品与参展画廊的含金量赢得业内认可外,此次ART021展览中既有对多元性与国际化的庆祝,也有对本土文化以及对上海当地的城市特色、艺术生态的融合,将使不管文化界的业内人士还是更广泛的“圈外”观众都能乐在其中。
/ 本届ART021将展作品《Art Fair(5)》,2021,来自Kwon Neung / 图:转自ART021微信公众号
在今年 11 月 5 日,第 4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馆。本届进博会首次专设文物艺术品板块,展区内共有来自英国、西班牙、香港等 11 个国家和地区的包括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等在内的国际知名文物艺术品企业参展,展示面积超 1200 平方米,申报展品 178 件,其中文物类展品 39 件,货值超 11 亿元。张大千、傅抱石、吴冠中、莫奈、莫迪利亚尼、夏加尔等中外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皆在进博会期间展出,让观众在一个展区就可以观赏到不同国别、不同流派的馆藏级作品。
本届进博会开馆首日,各大展商便交出喜人“成绩单”,首次参加进博会的佳士得、苏富比、HENI合旎艺术等6家展商的7件文物艺术品达成购买意向,涉及货值超 1.4 亿元。在进博局、上海海关、上海市文旅局(文物局)、外高桥保税区海关的指导与支持下,自贸文投积极组织招商招展,展区内的文物艺术品均由位于浦东外高桥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提供文物艺术品流通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资讯参考:上海市文旅局官方 / 微信)
来自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此次进博会的成功开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在进博会正式开馆前发布的文物艺术品免税进境销售政策、优化进博会文物类展品进境审核登记等方式,大大加速了“展品变商品”的过程,直接助推了进博会中的交易热潮,并通过对保税货物展示展销常态化的支持,扩大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 进博会文物艺术品板块展区现场 / 图:转自文博圈
国 际 动 态
10 月 16 日,佛罗里达州的博卡拉顿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展览“马丘比丘和秘鲁黄金帝国”,邀请游客探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印加文明的文化中心马丘比丘。这个由世界遗产展览组织的展览,共展有 192 件皇家陵墓文物(包括可追溯到公元 1300 年的奇穆皇帝服装)。同时,展览还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增进观展体验,而这也是马丘比丘的首次VR展览。
在VR体验部分,秘鲁政府与娱乐公司Cityneon合作,使用无人机技术制作出了马丘比丘航拍电影,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可通过 360 度旋转运动椅、气味分配器和高分辨率 6-DOF(自由度)VR头盔享受沉浸式体验。此外,观众们还能够“见到”以安第斯神话中的英雄Ai Apaec的形象出现的虚拟导游,进一步了解当地文化故事。
(内容来源:JCC英文官网)
由于疫情流行,马丘比丘的游客数量比往年平均值少了近 75%。在当地的旅游业收入遭遇重创之后举办此次VR展览,或为激发潜在游客的兴趣、尽快促进旅游业的恢复提供转机。
/ 马丘比丘VR体验 / 图:Boca Raton Museum of Art
今年 11 月份,销售数字运动鞋和虚拟服装的设计团队RTFKT Studio宣布将与日本流行艺术家村上隆共同合作名为“CLONE X”的NFT项目。二者将共同制作 20,000 个由数字生成的 3D 角色,这其中,前 10,000 个头像将在 48 小时内面向现有的 RTFKT 收藏家独家预售,其余的将向公众发布。本次发布的每个角色都拥有包括眼睛、嘴巴、头盔和衣服在内的各种专属性特征。这些特征由村上隆负责设计,并最终通过随机过程在具体角色中生成。
(内容来源:JCC英文官网)
当自称为“新时代下数字观众的Supreme”的RTFKT,与当今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明星、时尚品牌的联名“老手”村上隆强强联手,再加上NFT热潮的方兴未艾,其合作成果“CLONE X”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能够吸引狂热爱好者、加密艺术品买家与收藏家的文化货币。
/ 图:RTFKT Studios
10 月 12 日,Facebook 与纽约的El Museo del Barrio和旧金山的墨西哥博物馆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The ARt of My Roots”的AR滤镜。该滤镜将持续存在至年底,可以应用于Facebook和Instagram的相机功能。由于 10 月为美国的拉丁裔和西班牙裔遗产月,因此该项目选择聚焦于博物馆藏品中的 4 件重要拉丁裔作品:Alfredo Arreguín的《Frida’s Messengers》、Martín de la Cruz的《Wixárika Yarn Tabla》、Justin Favela的《Plátanos Amarillos》和Yvette Mayorga的《The Procession》。
此次AR项目由数字创新机构House of V在Facebook的Spark AR平台上开发,该项目在为用户提供更为自由有趣的体验的同时,也为拉丁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了自我展示的重要平台与新形式。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访问博物馆的账户,Facebook和Instagram用户可轻松解锁此滤镜。通过后置摄像头,用户们可以随意平移作品,将其“放置”在任何表面上,并聆听艺术家的音频评论;而通过前置摄像头,用户们可以在画廊视图中放大艺术品以观察细节,还可以自拍。
(内容来源:JCC英文官网)
通过这次的AR项目,博物馆不仅能够吸引喜欢以创新方式体验科技与艺术的新观众,还能将更多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拉丁艺术的领域,为促进文化多样性提供新思路。
/ 图:The ARt of My Roots AR filter on Facebook
· End ·
国际动态部分翻译:Chang Liu
编辑:Yifan
JCC 文创未来
J I N G
往期推荐
· RECOMMEND ·
JING CULTURE & COMMER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CC文创未来”(ID:JingCultureCommer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