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 = 自行车友好型城市” —— 规划师与建筑师参与城市规划时,经常借鉴这公式,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例如,伦敦与墨尔本均大力投资兴建自行车网络,以打造通勤及交通便捷路线。自行车制造商正通过城市自行车的流行趋势,以缓解市内交通拥堵。共享自行车项目搭配色彩亮丽的自行车,现已逐渐成为城市街道上一道常见的风景。
载货自行车亦深受家庭喜爱。其配备强大的电动马达,可装载重物,令市政及商业用户颇感兴趣。因此,欧洲自行车展(2018 年 7 月 8 日至 10 日于腓特烈港举行)在当年的展会中首次加入货运类别。
2018 年 4 月 12 日,联合国(UN)宣布 6 月 3 日为首个官方世界自行车日,以促进各种形式的自行车运动,旨在让人们广泛认识到自行车作为交通和休闲工具可带来的丰富社会效益。
6 月 3 日世界自行车日
Brook Boyer 认为自行车不仅是城市交通的保障,他坚信我们需要这样的一天:“从字面意义上看,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是推动进步的首选。”自行车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并支持上课出勤,惠及非洲农村地区女孩等群体。再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部署了 4500 辆自行车,助力项目落实,以提高赞比亚农业产量。
“来,让我们骑自行车(Come on Let's Bike)”
这项倡议旨在缩小叙利亚境内骑行人群的性别差距。
纽约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在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和墨西哥均设有办事处,旨在为全世界设计与执行高质量的交通系统和政策方案,打造更为宜居、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ITDP 在许多城市成功提出计划,力求规划自行车车道,并构建自行车停放网络,已与官方机构合作落实。近日,ITDP 推动了墨西哥及中国启动新的自行车共享项目。
目前,许多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以自行车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均在用户吸引力和(感知)交通安全的界限之间深耕。规划师重点在于提供 “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激发骑车者的热情。我们都应更加热衷于骑行,由此带动不爱骑行的群体。
伦敦自行车超级高速公路
伦敦市正大力投资建设 “自行车超级高速公路(Cycle Superhighway)”,横跨外伦敦及伦敦市中心。与现有的 “安静路线(Quietway)” 相比,它们令进入城市的旅程更安全、快速与直接,并可打造最佳与最快速的上班途径。
2014 年,首批超级高速公路正式对自行车骑行开放。时任伦敦市长的 Boris Johnson 表示:“让更多的人骑上自行车,将减少对公路、公共汽车和铁路网络的压力,降低污染,并提升每个人的生活品质,不论是否是骑行者,都将从中受益。” Johnson 的继任者 Sadiq Khan 承诺,在其四年任期内,将拨款 7.7 亿英镑支持自行车运动。自行车车道与其他交通路径完全隔离,实属超级高速公路网络中的闪耀明珠,但由于区域所属管辖不同,基础设施也有很大的差异。显而易见的是,汽车流量已显著减少。
墨尔本 —— “互联的城市”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2016 至 2020 年自行车计划 “互联的城市” 关注城市规划中的安全骑行,强调了大都市区域的发展目标。“我们管理这座不断发展的城市,构建内部及周边的移动网络,让人们能够安全便捷地购物、聚会、参与活动与四处走动,让社区能够获取市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和机会。” 这项目标在于为各年龄层次的人群搭建正常运转的交通网络,打造出行畅通、环境清洁的城市。
厦门空中自行车道
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厦门已建成一条空中自行车道,长 7.6 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自行车道。它串联着厦门主要住宅区和商业区,铺设在城市现有的公共汽车 —— 陆路交通系统下方。车道宽 4.8 米,可容纳 2000 多辆自行车,并与 11 个公交站和两个地铁站相衔接。车道上不仅设有私人自行车停放处,亦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
图片来源:© Xiamen Bicycle Skyway, DISSING + WEITLING Architecture, Ma Weiwei
该天桥项目由丹麦建筑工作室 DISSING + WEITLING 设计。他们于 2014 年在哥本哈根实现了 “自行车超级高速公路(Cycle Superhighways)” 和 “蛇形自行车天桥(The Bicycle Snake)” 的概念,助力哥本哈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自行车城市之一,为厦门等诸多城市提供了示范。
2019 年哥本哈根自行车友好城市指数
数据及图片来源:©Copenhagenize Design Company | www.copenhagenize.eu
荷兰埃因霍温令骑行充满未来主义格调,骑行者可以绕行于 ipv Delft 建造的 70 米高霍文林自行车环形桥,也可以穿过 Daan Roosegaarde 设计的梵高小路(Van Gogh Path),在形似梵高作品《星夜》图像的照明下,感受诗意的氛围。
为迎合城市骑行趋势,自行车制造商推出了各个领域的特色产品 —— 从电动自行车、货运自行车、折叠自行车到私人、商业及市政用途的皮带传动自行车,应有尽有。
DIAVELO - Protanium B.V ( Accell Group) 工业设计师和发明家 Brian Hohl 解释了他为何热衷于为电动自行车配备轻型、紧凑型的锂电池。“我们的设计理念是,电动自行车应兼具引人注目的外观与易于使用的性能,并且适用于任何群体。电池须与自行车融为一体,但在充电时也应易于拆卸。” Protanium 很高兴能将专业知识应用到 EBIKE4DELIVERY 项目中,借此传递其绿色交通的态度。项目旨在为欧洲各地提供送餐服务的同时,创造更为绿色与健康的工作机会。使用重型货运自行车运送包裹的方式也在全球日益流行。
柏林 —— 包裹服务货运自行车
德国最大的包裹服务供应商(DHL、dpd、GLS、Hermes 和 UPS)为 12 辆货运自行车建立了一个联合使用的免费转运点,地处潘科区,土地面积达 750 平方米。他们根据不同运营商的情况,在半径三至五公里范围内设立了规格为 14 平方米的集装箱,作为免费微型仓库停放自行车。货运自行车可轻松取代机动送货车辆,避免造成道路堵塞。
图片来源:© dpa https://www.berliner-zeitung.de(30543024
世界上大部分自行车由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制造,约占全球产量的 90% 。全欧洲每年售出近 3,000 万辆自行车和 EPAC(电动助力自行车),其中约 1,300 万辆由欧盟制造。
直到大概两年前,自行车仍是中国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戏剧性的改变降临,人们开始青睐汽车,这为中国大型城市中心带来了巨大挑战。截至 2030 年,中国将有 200 多座城市居民人口超过 100 万。许多城市正在推广共享自行车,对抗汽车的迅速流行。因此,共享自行车领域的供应商市场也在迅速发展。
共享自行车
Call-a-bike(德国联邦铁路)、Jump Bikes、Nice Ride 及 Nextbike 等公司正日益面临摩拜单车、滴滴出行(见上图)、Obike 及 Yobike 等亚洲供应商的竞争。摩拜单车于 2017 年在曼彻斯特推出欧洲首个自行车租赁系统,并推广至柏林及许多其他欧洲城市。2019 年,摩拜单车将其在欧洲的业务划分为北欧和南欧两部分。
然而,在北美大陆,中国企业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政府监管。在美国达拉斯,摩拜单车将其无桩自行车数量 “自愿限制” 为 3000 辆,以确保业务的长期繁荣。
总部位于北京的 ofo 小黄车公司自 2015 年开始扩张,目前业务范围遍及 150 个中国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昆明及合肥。然而,共享自行车的快速增长并未满足预期需求,反而在基础设施和法规都尚未完善的中国城市大为泛滥。无桩租赁自行车在许多大城市堆积如山,堵塞了拥挤的道路,表现出自行车大流行不大吸引人的一面,这正是欧洲所担心的。
共享自行车供应商似乎很难在运营中实现盈利,因此也出现了一些传言,认为他们在有针对性地利用采集到的数据。传言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在城市范围内智能操控共享自行车,只需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但共享自行车的应用趋势仍在增长,并涌现出其他所谓的最后一英里解决方案:除了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智能城市配备的电动滑板车和半自动班车也将提升个人流动性。
查看全数 2021 年 iF 设计奖自行车类别的获奖作品
本中译文仅供参考,如与原文有异,应以原文为主;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点击阅览更多文章
iF 设计专题 | 居家健身设备
iF 设计专题 | 2020 年庭院设计趋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F DESIGN ASIA”(ID:gh_30b8ad78ed5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