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演讲实录 | 崔树:办公的诸多可能性

IDF演讲实录 | 崔树:办公的诸多可能性

12月10日,2021IDF国际设计论坛年度大会暨IDD世界领先设计对话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盛大开启。本次活动由广州设计周携手丰美传媒联合发起,并得到了特约合作伙伴RARA系统定制家居和依诺瓷砖的大力支持。


本届IDF国际设计论坛年度大会以“全球设计实验室”为主题,通过聚焦行业热点,探讨前沿趋势,展示行业设计创新成果,全方位多角度解读设计创新带来的流行文化和审美导向,见证全球设计变革。




IDF国际设计论坛嘉宾演讲实录

/  Vol. 2  /


 主题:

办公的诸多可能性

Many Possibilities of Workspace In Future

崔树 CuiShu

CUN寸DESIGN 品牌创始人

 

真正优秀的室内作品,应该把人放置在空间作品里,同时在时间轴上观察空间产生的价值、缺点、问题和结果。

—— 崔树 CuiShu



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崔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办公的诸多可能性》,分享我对CUN办公设计的总结和思考。


CUN是一家专注于为企业服务的设计公司,从2010年创建至今已有11年之久。关于CUN的风格,我思考了很久也没得出结论,今天为止很多人尝试总结CUN的设计,但他没办法用某个项目或者某一类项目总结出来,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在寻找创意的路上从来没有止步过。


如果CUN真的有一条Slogan的话,那就是“不做经验设计的奴隶和不是审美趋势的附庸者”。第一句话代表着在自己的经验上不断的迭代和打破;第二句话代表着我们不愿跟随大行业的风潮,想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01.
什么是CUN


CUN就是寸的拼音,我想通过拼音的方式,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语言、贴近中国文化、走进中国设计。同时,它也代表着创意、集结和不止步,我们希望集结更多的创意,永不止步。


CUN在全国范围内有三个合伙人,他们分别是昆明的寸匠FF、厦门的寸匠熊猫和我。CUN是一个设计公司,但是它更是做设计的一种方法,是我们自己组合在一起做设计的方式。


CUN北京分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用设计服务企业,我们80%的客户是企业,很少私人的业务。我们大部分的工作是设计办公室OFFICE,把办公室拆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我用三个“F”把这三个阶段解释清楚。


第一个“F”——FACTORY。在工业革命初期,人们离开自己的工作作坊走进有机器的工厂,人们进入第一个可以输出自己价值的空间,它就是FACTORY。今天的格子间办公室实际上是FACTORY的晋级,它就像从工厂的机器前面走到电脑的机器前面一样,原来在工厂里生产产品变成在办公室电脑前生产,核心价值输出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如果办公环境继续升级,它可能是不被定义的一个空间,它属于未来,叫FUTURE SPACE。那什么是我们理解的工厂呢?我们看到的工厂由几个元素构成:一是人性化的环境;二是标准化的产品;三是高效的生产。


在这三个元素中,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能发挥的价值都是10分。因为设计能让工厂的人性化环境更舒适、更高效,能让标准化的产品生产流程更流畅,最后让整个企业的效率更高效。在这部分,设计通过理性的思考,能极大程度帮助到以前甚至是现在的部分工厂。设计在第一个”F”里发挥了很大的价值。


OFFICE是办公环境,它更像一个看上去更先进、更时尚的空间,在写字楼或非常好的环境里做一些定制化服务价值输出。今天我们在办公室里生产的产品是思考、文化内容和软性服务。说到底,它还是像工厂一样,是一种定制化产品的输出。最后,无论哪个企业的办公室进门第一面墙是LOGO墙,这说明目前人们对品牌的理解也在与日俱增。


设计能帮助到办公室多大的价值?第一,它在办公环境上进行了美学处理;第二,它是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定制化服务,很明显的是没有一个办公室,甚至CUN自己做的办公室都没有达到这样的条件,没有办法帮助企业增强自己的品牌化。


设计起到的作用只有20分。因为虽然价值的输出领域从FACTORY变成了OFFICE,但设计在帮助人类不停进步的过程中实际上在衰减,并没有达到成比例的增加。所以我们需要思考设计的价值到底是什么,通过我们的总结,设计由原来帮助工厂变成输出美学,我认为设计力是衰减的,这一部分更多由感性组成。

环境是空间组成的必不可少部分。像现在我站在舞台上分享,我们在对话之间生了价值,所以价值会成为整个空间最重要的因素。


未来的空间是怎样的?我们需要思考在未来的空间里,设计能否在环境上、内容上以及价值感上给到更多帮助。我们力图让设计答出一个100分的试卷,思考如何把理性和感性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双轨的设计完成工作。

比如说理性的逻辑能否有助于更好地梳理空间需求;感性的审美能否更好表达空间的视觉舒适度以及无感的舒适度。那么逻辑完成的是空间产品,美学完成的是空间美学,两点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未来的空间变得更加完整。

02.
怎样实现未来空间


如何实现未来的空间呢?我们把它分成四个元素:一是时间,它是线性的;二是空间,它是固定的;三是人,空间的主体;四是企业,是我们的结果。


人是室内设计的主体,它既是我们自己,也是我们的客户,甚至是客户服务的终点,设计最终还是服务于人。那么在人的范围之内用空间包裹人的行为也是空间设计师服务的产品。所以人在空间里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我有一个问题,室内设计师的作品或者室内设计师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是效果图还是交互后的空间?还是平面图、施工图或者很多材料组合在一起的交互结果?其实这些都是半成品。


真正优秀的室内作品,应该把人放置在空间作品里,同时在时间轴上观察空间产生的价值、缺点、问题和结果。所有的一切其实就是企业的内涵。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5号来到保利馆会发现这里没有一个展厅;8号来到这里,每一个搭建展厅的工作人员和在场的中国农民工都在搭建各自的展厅。10号走进这里,空间里是每一个站在场馆里面分享的品牌主理人和看展观众。13号再走进保利场馆可能是一些建筑垃圾和清运卡车。


设计在时间脉络上产生不同变化,这些变化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它有可能是前期、中期的价值输出和最后暴露缺点。所以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空间作品考虑人的元素,然后在时间轴上思考它的可运用性和实施性。


因此,工作空间由三个因素组成:一是环境(空间)、二是场景、三是人。比如这个大厅,没有人的话,它就是一个环境,大家坐在一起拍张照片,这只能叫场景。但是空间+人,在40分钟之内产生了很多内容,它出现了很多新系统。在逻辑脉络上,让我拆开跟大家讲一下这三个要素。



什么是空间?空间能解决的基本上是五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是科学的功能;二是美学;三是材料是否运用合理和环保;四是控制造价,五是选址的逻辑。

 

我想用案例中五类的思考跟大家做拆解:第一部分,科学的功能。这是我们在上海做的一个游戏公司,它北京的游戏公司,被称为数字民工。做游戏的人的工作条件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公司里面公共区和工作区是没有很大区分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旁边有一个非常丑陋的睡袋,可以看到他加班时候休息的状态。


开会、工作和其他活动基本上混杂在一个区里,于是我们在上海公司的设置中设计了一条线把工作区和公共区拉扯开,在会议区加强自然光的光照感,把会议的区域曝露给整个工作区域看,让开会的人有一种仪式感。


这张图是一楼,整个是五层楼,由五个游戏团队组成,这五家游戏团队隶属同一家公司的,但分别做着五款不同的游戏,我们用五种不同的颜色区分了五个不同的部门,同时把具有企业概念的LOGO放到了一楼的主环境里,形成了整个环境的构成。


另外,在感性的逻辑上,设计师如何用美学的构成主义来完成美学的助攻?北京UCCA尤伦斯美术馆的OFFICE,运用了全新的红色LOGO,在整个空间里用红色的构成平面关系加强品牌输出,这也是企业的诉求。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用了新型的材料,采用蓝色提升科技办公背景,在整个环境里用立体构成的垂直关系形成了廊道,拆解到构成上,它们是几种方法在交叉和融合。


这是我们为咪蒙公司设计的办公室,我们把材料平面构成进行放大化、立体构成的使用度融合在一个过程中为企业解决问题。设计到底是什么?用美学的观念输出一个视觉吗?并不是。所有的立体构成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因为这里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想让感性长在理性的逻辑上。


材料的合理性。很多设计师都见到过这几张照片,强大的视觉让很多设计师觉得我们2016年做出这样的造型非常有突破力,实际上我采用竹子的原因是因为这部分出现了不同层高的问题,当我挑选了很多材料后发现毛竹能很好地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那同样的办公环境、同样的材料,结合刚才提到的美学构成色彩的元素,这也是同样的一个业主,我们在他其他的空间转化成一个巨型的方盒,通过巨型的方盒以及颜色的归纳让中层管理人员的独立办公室形成了独立的区域,这就是引导人们更好地在公司里面提高工作效率。


造价的控制。这是我们2014年完成的广告公司的设计,我们在90年代的建筑里保留了很多90年代粘土砖填充的建筑效果。


灰砖建筑是一个历史产物,90年代时期有很多剪力墙和粘土砖红砖。这个建筑在老建筑面前显得非常粗陋,在新建筑面前显得非常落后,但这就是历史长河中的时代产物,如果我们今天不能保留、保护、对话这样的建筑,未来十几年、二十年,80、90年代的建筑是空白期,不管是好的、坏的,在建筑历史过程中都是有意义的过程。


我们有将近1000块钱1平米的设计方式,用可以解决的结构和不用解决的材料相互搭配以此控制设计的造价。


选址的逻辑性。上图是我的办公室,当时我发现它是一个三层的关系,我们在红色的区域做成主入口,开会的人在中间可以进行方案沟通、材料选型以及接待客人。向下走是一个大型的会议、分享、酒吧的环境,往上走是创意部门的环境,整个建筑的逻辑非常舒服。


做室内设计的时候,我们还要观察室内设计的地点处于什么样的大环境,比如说一家火锅店,做设计时还要考虑旁边的餐厅风格。如果设计一个办公室,做室内布局的时候,要考虑人的行动路线,甚至要考虑外部环境,所有的设计都应该是从入口大门开始观察直至外边的大环境。


一楼环境

△二楼环境


03.
开放性办公


设计如果解决了空间问题,设计的要求又多了第二个元素——人。加上人的元素后,我们可以围绕五个方面进行拆解思考:开放性办公、移动性办公、无主办公、分时办公、绿色办公。


什么叫开放性办公?是更好的办公方式。如果我们在自己的企业里迎接和欢迎合作企业,如果你是设计师,邀请了材料商和甲方进行材料的选型;如果你是材料商,邀请了设计师到公司进行分享。这个场景会出现在哪里?我想只会出现在一个地方,那就是你的大小会议室。


设计到底是帮助了我们还是制约了我们。在今天看来,设计很大程度是制约了我们,因为会议室有有限的座位,有固定的模式,甚至它有被制约的时间。


任何会议室都是从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被拖堂的时间结束,至此而已。那我们可以看到协同工作的内容都被固化在一个固定的场域、固定的环境和固定的时间段,它甚至制约了我们的行为。


但共享办公不是这样的,在一些共享办公的品牌,我们能看到活跃的人、活跃的内容,甚至活跃的讨论和活跃的活动。我们想把共享办公的模式放在固定的办公企业里,共享办公不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品类,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功能。


04.
移动办公


移动办公。很多设计师朋友可能会觉得移动办公可能存在于大型办公室,基本上大型办公室里会设置一些移动办公的区域,例如创意区和交流区。那些区域解决和下沉的都是会议室没有解决的问题,它并不是你想构思的内容。


这个项目是我们在厦门的工作室,这个项目里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位,因为移动办公移动的并不是人,而是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所以最初我们砍掉一半儿办公室面积进行设计,我们希望在这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可移动的范围变得更大。


05.
无主办公


无主办公。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主人的无主办公。比如在咪蒙的办公室,我们没有办法定义这两个圆形的核心桶到底是什么空间,因为它既不是会议室,也不是办公室。因为它是一家新媒体公司,当他们的工作模式需要产生非常好的命题内容时,他们会形成小组,在这个小组里,他们需要写作、讨论,马上写作,再进行有问题的讨论。


所以在这个圆形的舱体里面基本是四五个人组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他们转头完成自己的写作,回过身来就能迅速地开会交流,甚至坐在地毯上交流,诞生新想法。当他还没有降温的时候迅速形成了语言输出,这是为他们的诉求服务形成的、没有主题的办公室,这样的位置没有主人。


第二个角度,在空间里,这是一种视觉的导航。它把一个小型会议空间的内部体量预先可视化,当我们从楼梯上来后看到这个小空间的时候就知道我要进去面试。当人坐进来,HR从这道门进来,他们就可以开展会议工作。整个造型的目的是为了帮企业节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


06.
分时办公


分时办公。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功能的分时。这是一个家具的展厅。它在安静的状态下是整个企业的形象厅,当把展台降下来的时候,它形成一个家具的展示空间。做成升降的展台是因为我每年去米兰展,在设计周上看到很多自己喜欢的家具,但几天后我就会发现自己的腰很疼,因为我经常弯下腰看家具的结构。所以我想为什么不能主动解决这个问题来迎合客户的需求,反而要等客户弯下腰去寻找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另外,它还可以结合光电和艺术品形成一个艺术空间,平常的情况下还可以布局成一个招待会议室,有的时段还是美术馆。这就是功能的分时,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功能。


第二个角度:人的分时。这是一个科技公司,科技公司里基本上有两类人:一是IT办公的科学家或写代码的工程师,他们基本中午来,晚上很晚下班。二是常规的行政办公人员,我们用矩形的导向空间和曲线空间来完成人的分时办公。


但是我们如何在空间里完成两个风格的叠加呢?我们运用黑白关系,当一个黑色的关系转场到浅白色、浅灰色关系的时候,办公的场景也跟随着它产生变化,比较暗的空间都是公共空间,通达到比较明亮的空间都是工作空间。


07.
绿色办公


绿色办公。什么叫做绿色办公?采用绿色的材料。我们几年前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这些材料并不绿色,因为我们当时没有LED的线性灯带,只能用到一些高瓦数的T4灯来完成,CUN的团队也在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思考。


比如说我们能不能用尺度来完成最少的设计资源输出,这个露台踏步是450,这是1.6米,这是2.4米,整个环境完成了楼顶设备的遮盖,同时是一个开派对的露台。450正好是大家落座的高度,1.6米完成了安全露台的防护功能,2.4米的入口墙面完成了投影的布置。当一个场景加上安排在这儿的派对的时候,这个空间就达到了最大的价值。


一次施工材料完成这个空间,在施工的过程中,本身材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木头、竹子这种所谓的环保材料,但是它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能不停地减少施工的流程,减少施工的时间,为整个施工流程节约社会资源。在我的空间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非常长的钢带灯,因为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减少了更大的、更多的吊顶空间排布的工作量,以及排布的成本的投入。所以绿色办公不一定是材料的绿色,它也可能是流程的绿色。


空间+人+时间过程中产生的动作,系统应该是怎样的?智慧化、适应度、关怀性、品牌力。


用细胞裂变的功能细分出来酷酷的空间,我们希望整个空间是适应这个主位的,在左边部分完成总裁休息的功能,他到这个位置以后,他感觉整个空间像五星级的酒店。所有的联动是从他自己的独享电梯上来开展的,整个环境会跟随总裁这一个人进行展开和联动,包括所有的灯光的变化。上面是接待区,直接在这条线进入自己的环境。执管的部门,通过小会的碰触完成前期的会议才能进到总裁区域,如果总裁进行更多部门的大型会议,他只用走10几米就直接进入这个非常重要的团队的协作工作里。


所以更智慧的空间,为这个空间解决更便利的功能。比如这些墙面的书写功能,当你走进一个固定墙面的时候,它自然会形成黑板玻璃附着大家前期的写作诉求。


适应度,像当今的一些媒体公司,我们看到不需要有非常大的工位,所有的员工都是分时的办公。在一些新型的内容和新媒体的单位里,有可能员工跟员工之间都互相不认识,有的员工是星期一早晨6点上班,上到一定时间就走了。另外一个员工是星期三晚上来上班,早晨就走了,办公室会变的更加多元化。那它与那些开放性的共享办公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所有的这些人还是这个办公的主人。当我们适应每一个个体的时候,能怎样适应这家企业的诉求,这是更重要的,因为共享办公能适应个体,但是它不一定能更好的适应单一的某一个企业。


像这样一个空间,它是一个城市的会客办公,在城市会客办公的大环境里,我们有城市经济全国分布地图,我们能看到我们在这个环境里用到的颜色。如果小时候有看过老版《变形金刚》的话,这个颜色是反派的角色。在一个城市里能够创业的这些年轻人,多多少少身上都有一些反派精神,这其实是威震天身上的机器,大力神机器的颜色。这种承载了城市会客厅的办公环境,它代表一个城市产业的复兴或者在建,或者是城市环境的外延。


如果摘掉一个LOGO,也能让企业的品牌力在他的空间里面得以呈现。像这样一个办公环境在企业的办公室里出现的话,大家就能看到,它是独属于一家独特企业的。这家企业是跟航空铝材有一定关系的一家企业。


我们希望写字楼更人性化,能关注到每一个在大城市输出自己青春价值的打工人。我们看到这些写字楼人早上来上班的时候,整个空间是蓝色的空间,这个蓝色的空间就像别人跟你打招呼一样。


等到傍晚下班,所有的环境会慢下来,变成一个桔黄色的空间,把你送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去。我们在这个空间的设计上不只是完成了灯光和色彩的关系,把整个大堂对人的关怀度做在了里面。


新型的游戏公司,希望我们在整个环境里面用最简要的材料完成空间的筹建。


美学在今天不一定是强烈的造型或者特殊的材料,它更应该是平白和接近,能温暖人的,更多的是如何帮助大家办公,这才是室内设计在办公里面要起到的价值和作用。

08.
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我们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呢?如果在空间+人+时间的系统上,我们用空间+设计,软硬件的结合,帮助企业的未来,这就是CUN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被动办公变得更加主动的帮助到每一个企业,这能帮企业解决成本问题、效率问题,形成数据,优化运营,最后形成智慧办公。


我们想一想,设计难道就只面临这些问题,或者企业只有这些问题有待解决吗?并不是,企业的问题非常多。如果一个设计解决的只是视觉问题,那它特别狭隘。


如果一个设计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那也是不可能,。所以设计能够更多的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追求。


通过CUN对办公环境的思考,能去平衡人本设计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科技与智慧的结合,帮助企业完成减碳、智慧化、企业的增效,就是我们期望和努力设计价值最大的输出。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希望更多的设计师和CUN一起来想一想,我们能让设计为每一个企业做到什么,我们一起为其他的企业助力,让设计发挥更多的价值,谢谢大家!


(图文内容版权归演讲者所有,侵权必究)





·END·

IDF国际设计论坛


IDF国际设计论坛是中国设计与国际设计实现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平台,是立足于中国的全球设计风向标,全球最具创新的设计趋势和前沿思潮在此汇聚,未来也将加速促进行业时代变革与更新。年度大会通过聚焦行业热点,探讨前沿趋势,展示行业设计创新成果,全方位多角度解读设计创新带来的文化和审美导向,见证全球设计变革。



联合发起:广州设计周、丰美传媒

特约合作伙伴:依诺瓷砖、RARA | 系统定制家居 

全球资源伙伴:龙 | 柏 | 国 | 际 、穆氏设计、KokaiStudios、创意荷兰

特约合作媒体:凤凰网家居、现代装饰、设计癖、Belong


2021广州设计周已圆满结束

想回顾更多精彩现场?

请点击以下照片,带你穿越青春!



☟☟☟

青春×大咖 | 群星闪耀,直击2021广州设计周超强干货!

青春×有品 | 有颜有料,广州设计周大型好物真香现场!

青春X破圈|2021广州设计周40+主题策展,怎么这么好看

青春×开幕 | 谁是2021广州设计周最美展位?





- END -


2021广州设计周|在线直播



点进去瞧瞧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1IDF国际设计论坛年度大会现场照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