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F锋建筑节 | 对话廖健华: 做项目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IAF锋建筑节 | 对话廖健华: 做项目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IAF锋建筑节是一项关注“未建成”设计作品梦想实现和重生的国际赛事,面向全球建筑师、设计师征集那些处于“未建成”阶段、或还无法付诸实施的设计作品,为它们提供一个积极转化为“建成”的时机。

我们有幸邀请到SPDG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副总建筑师、国际方案研发中心总监廖健华先莅临IAF锋建筑节2021年度盛典的现场,并作为“主旨嘉宾”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廖健华先生对于城市与建筑关系的思考,我们对其进行了专访。

廖健华,一位具备城市规划专业素养的建筑师,他相信建筑的意义是城市给予的,主张建筑师应从城市既定肌理中聆听并找寻每一建筑空间的形,建筑只有在地脉和文脉中确立其唯一性。从总部公建到集体住宅,从科技绿建到奢侈物业......建筑师廖健华致力于多个领域上的建筑空间创作,以跨学科的思维,跳脱建筑学的经典主义,从动态的角度上思考建筑与人的关系。他说: “建筑的意义是城市给予的,城市是我们理解建筑意义的背景和前提条件。”


做项目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廖健华专访

廖健华

LIAO JIANHUA

SPDG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副总建筑师

国际方案研发中心总监

 在汉森伯盛工作十年,您的设计涉及公建、住宅、户型研究等多种类型,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项目?

廖健华: 对于我来说,每一个项目背后的故事都非常复杂,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侨鑫·保利·汇景台,它是我们团队花时间最长的项目,前后大概有5年时间,60多稿的修改。我认为在目前中国的高周转情况下,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时间。


我们做这个项目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问自己它的定位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呈现它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探索过程。这个项目的甲方是一个要求“挑剔”的客户,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管理者,他希望我们做一个与众不同的项目,虽然过程中有许多曲折,但我们很庆幸当时在一个如此好的地段中,全身心投入创造力地把握了这个机会。所以我很感激每一位团队组员的努力,也很感激公司给予的多方面支持。


△ 侨鑫·保利·汇景台   ©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在汉森伯盛工作十年里,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变迁有什么是让您印象深刻的吗?

廖健华: 我们经历了从粗放到越来越精细的一个发展过程,整个建筑设计行业中的各个范畴的人的精细度会越来越高,所以各个范畴之间的联动也会越来越深,从而导致了最终出产的建筑品质的较大提高。

 毕业于广工城市规划专业,您认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廖健华: 我是从规划的角度做建筑的,一开始会从更宏观的角度、整个城市的维度来认知建筑,因为建筑在城市里面,所以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包括如何回应环境、呈现文化等等方面。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给我的启发是: 建筑的意义是城市给予的,我们需要一体化地思考建筑的内涵与功能


但最近我会有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因为城市规划的层面是比较宏大且宽泛的,而建筑的层面是一个人的视角,所以如果从人的视角反过来去思考城市规划的内容,是非常有趣的,人的视角是一个慢慢打开的过程,我相信我们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感和收获。

△ 广钢公园国际竞赛   ©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您认为建筑设计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变化?建筑师在新的城市化进程里会扮演什么样角色?

廖健华: 我认为建筑师最重要的就是认真地面对场地,目前整个社会的大量开发的阶段已经过去,我们是切身体会过这个阶段带来的变化的,它给了我们技术训练的时机,但是也带来了大量的耗时较短的建筑品质上的遗憾。现在是处于总体建设量比较少的时期,人们对建筑品质的要求会更高,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宽松的设计条件去做更好的东西。

 您认为汉森伯盛这样的甲级设计单位在未来国内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应该承担哪种职责?

廖健华: 我们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第一点,相较于设计大院的机制化,我们更倾向市场化,而且整体结构也较灵活些,所以我们会关注市场的走势并跟其起伏来调整状态;第二点,我们一直关注着城市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建筑能对城市有较大的贡献,所以我们也希望用更细腻的角度去做一些大型的公建类项目。



△ 广州国际医药港江岸幸福湾   ©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作为团队管理者,您在管理团队过程中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廖健华: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团队管理者,我只是团队的一份子,而且也还在创作的阶段中。因为管理者跟创作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径路。一旦成为管理者,你就会设定一个标准和条件,在你面前只有“YES”or“NO”,所以你不会打开更大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而对于创作者来说,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度,我们需要跟团队一起怀着同样的期许去看待项目,保持着一直向前的状态,从而打开更广、更多的视角。我现在的自我定位是一位创作者,团队只是一个共享视野的更大的团体,我们希望团队成员能够怀着共同目标去创造更大的影响力。


△ 廖健华   ©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您如何理解建筑的“先锋性”?它的意义是什么?

廖健华: 我觉得“先锋性”是一个很宏大的词,其实我们都太关注这个词了,关注它的内在前提是希望我们被大众看到,因为只有在前景的东西才会被人所看到。如果是从个人维度上看,我觉得先锋就是自我表达,而且是诚实的自我表达。只要我们把自己看到的东西清楚地表达出来,然后尽量让别人懂得其思想或者细节,这个可能就是“先锋性”。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视角看待问题,所以表达的东西肯定也不一样,这或许也是“先锋性”的个体区别。


△ 珍宝科学城总部   ©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 佳都新太科技集团总部   ©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您是如何坚持创新思考、 保持自身先锋性的?

廖健华: 我觉得在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兴趣,而不是坚持,因为坚持是一件困难且很累的事。其次,“先锋性”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做出扎哈·哈迪德那样极具都市建筑繁复特质的作品,我觉得能做出一个让大众看到建筑美的,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作品,对我而言已经是的一种“先锋性”

 您认为建筑师群体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自己是如何履行这种责任的?

廖健华: 我觉得你一旦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就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只要认真对待这些责任,并处理好面前这栋建筑的相关事情,就已经足够了。比如我们公司在重要的地段会建造一个建筑,其实责任就已经产生了,我们把整个空间立起来,与周边环境、设施建立联系,人若在建筑空间里面活动,人和建筑就会相互影响并改变自身的行为或者形态。而从事建筑设计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我们,作为一个专业的、有基础职业素养的人员,我们会被抛到不同的项目面前去承担它所对应的社会责任。


△ 横琴天庆粤凯广场   ©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图文内容版权归受访者所有,侵权必究)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

查看 IAF锋建筑节 专题介绍

了解更多内容和资讯

筑梦“未建成”,我们在路上

Build the unbuilt on the way

IAF锋建筑节


IAF锋建筑节是一项关注“未建成”设计作品梦想实现和重生的国际赛事,面向全球建筑师、设计师征集那些处于“未建成”阶段,或还无法付诸实施的设计作品,为它们提供一个积极转化为建成的时机。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IAF锋建筑节鼓励建筑师用独特、唯一且原创的建筑语言来表达个人风格鲜明的创作和思考,用独具匠心的方法赋予建筑更多的艺术和想象力,给设计作品更多改变未来的可能性。

世界的中国品牌

CIVRO.


CIVRO. -建筑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希洛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全球高品质建筑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1993年开始涉足建筑门窗行业,数十年产品经验积累与技术沉淀,为严苛的应用提供卓越的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其产品线涵盖建筑门窗、幕墙、阳光房、遮阳等。希洛于德国·维尔茨堡设立研发采购中心,中国·上海、北京设立营销中心,中国·广东设立生产物流基地,是集建筑外立面产业链于一体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外立面系统方案提供商。


R  E  V  推·荐·阅 ·读  I  E  W

IAF锋建筑节2021特别策划·师出名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先锋人物

IAF锋建筑节2021特别策划·走进先锋建筑师事务所





左右滑动走进更多先锋建筑师事务所

IAF锋建筑节思想论坛·演讲实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先锋思想


M  O  期·待·互·动  R  E

2021广州设计周已圆满结束

想回顾更多精彩现场?

请点击以下照片,带你穿越青春!



☟☟☟

青春×大咖 | 群星闪耀,直击2021广州设计周超强干货!

青春×有品 | 有颜有料,广州设计周大型好物真香现场!

青春X破圈|2021广州设计周40+主题策展,怎么这么好看

青春×开幕 | 谁是2021广州设计周最美展位?



2021广州设计周|在线直播



点进去瞧瞧吧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IAF锋建筑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