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F锋建筑节 | 2021年度新锐建筑师

IAF锋建筑节 | 2021年度新锐建筑师

IAF锋建筑节是一项关注“未建成”设计作品梦想实现和重生的国际赛事,面向全球建筑师、设计师征集那些处于“未建成”阶段、或还无法付诸实施的设计作品,为它们提供一个积极转化为“建成”的时机。

2021IAF锋建筑节新增特别奖项——年度新锐建筑师,以表彰本年度具有先锋观点表达与创新建筑实践的优秀青年建筑师。最终,有10位来自各地的优秀且极具先锋性的建筑设计师荣膺此奖项,分别是 : 反几事务所FANAF创始人金鑫先生、VARI几里设计创始合伙人齐帆先生、深圳市立方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邱慧康先生、墨泰建筑主持建筑师沈驰先生、帝奥·墨度MUDO Architects 创始合伙人孙树瓅先生、ORIA-和睿(巴黎/上海)创始合伙人吴文博先生、平介设计合伙人杨楠先生、局内设计 Ingame Office创始人张之杨先生、原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周超先生、悉地国际集团副总建筑师朱雄毅先生。(依姓名首字音序排列)

01 

金鑫

江苏华欣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反几建筑设计事务所FANAF创始人

金鑫先生,重庆大学建筑学学士,南京大学建筑学硕士,曾任AZL张雷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主创建筑师。入选Domus杂志“青年100+”,事务所项目获得美国AIA最佳室内、台湾TID室内设计大奖金奖、德国红点、德国国际IF奖、美国IDA奖、美国IIDA、CBDA设计奖、AD100young、香港亚太APIDA等,入围2019年、2020年WAF世界建筑节大奖;获得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紫金奖三等奖、金堂奖等国内奖项。项目及介绍曾多次刊登于有方、谷德、Archdaily、《室内设计师》、《id+c室内设计与装修》、《Dlife》、东方卫视等媒体。


时光艺术馆 —— 金基集团飞燕

活塞环厂文化街区招商中心改造




金基集团飞燕活塞环厂文化街区招商中心改造© 反几建筑设计事务所FANAF

←向左滑动

南京飞燕活塞环厂位于南京溧水县中山路,是国内活塞环行业中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兼顾办公与休闲,反几设计团队将招商展示中心一层设计为一个可以喝咖啡、谈天的艺术空间,入口接待区与休闲区自然过渡。经过玻璃砖作为背景的序厅进入休闲区,左侧为阅读空间。尽头的规划展示区与阅读空间以一个有着长吧台的休闲区相连,保证了阅读区的私密性。

为了避免材料的表现力对展示品造成干扰,设计选择了不同肌理的、有生命的黑白灰色调的材料。如用于分割办公区域的拉毛水泥墙面、耐候锈钢板、黑色钢板等,和建筑原始的混凝土梁柱楼板形成新与旧、细腻与粗粝的对话。




金基集团飞燕活塞环厂文化街区招商中心改造© 反几建筑设计事务所FANAF

←向左滑动

二层设置了多种类型的办公空间,包含招商办公区,办公室、休闲区以及会议培训区等,各区域结合平面分区布局,避免互相干扰的同时在结构上又相互联系。

关注传统和运用传统有许多方式,在招商展示中心的设计中,反几设计团队以带有工业时代感的装置艺术丰富空间,并连接建筑所运用的现代简约线条。以新型化的建筑语言设计承载时代记忆的新型办公空间,将历史文脉与未来科技感缜密结合,在这里,新与旧,传统和未来,构成了一种张力十足的对话感。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我们不太想给这个词下定义。但它代表了一种“思维上的确定”与“现实中的不确定”。它可能是极度理性的,或者是极度感性的,不管如何,都是充满魅力的。我们喜欢将这些作品都做成模型,具有一定实体性,可以被评论、琢磨与探讨,从而进一步修改。“未建成”集合在一起,是事务所的思考源泉与动力。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词汇。在社会的某一个时刻,特别需要“先锋”的出现,或者说人们对于“先锋”的关注度更高。我们认为的“先锋”,并不单一的寻求标新立异、夺人眼球的表象。更多的是对历史、社会、人文、环境等有过充分认知后,站在前人肩膀上做出的进步,这会让我们觉得欣喜或向往。我们对于作品也都是这样的要求。

02 

齐帆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

浙江大学建筑学学士

VARI几里设计创始合伙人

齐帆先生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现开创VARI几里主要将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注于内地的城市更新项目。所领导的设计公司中标了重庆渝中半岛核心地块告祖庙区域的旧城更新项目,从城市设计角度来设计城市更新系统。同时参与完成了重庆鹅岭二厂文创园区和成都宽窄巷子二期匠造所的更新项目,关注在建筑与微观尺度的更新模式。同时齐帆先生领导的VARI几里团队也积极参与回应各种类型的公建竞赛与投标,先后入围和中标了成都绿道公建,悦来设计公园,龙兴足球小镇酒店集群等。


齐帆先生还一直关注学术与城市的互动,在2016年作为召集人邀请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Joan Busquets教授带队的师生的设计课程。他与合伙人杨丁亮先生先后在都灵理工大学作为客座研究员对话中国城市化的边界讨论,也参与出版了《重庆:寻找当代城市改造的模型》《Chongqing》《Grid》等著作。作品也被Archdaily、Dezeen、 谷德、Archinect、Domus、建筑评论、XXXI 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报道;也曾在威尼斯双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海艺术空间季、中国建筑艺术装饰展和洛杉矶设计博物馆中展出。


VINI 北碚老厂区的更新重构




VIN工业园区城市更新,© VARI几里设计

←向左滑动

VINI园区位于北碚老城区,近30年的时光里与周围居住社区壁垒分明,相互割裂。园区创始人之子David邀请VARI几里设计一起通过城市更新升级一个吸附青年群体的创新研发型办公空间,同时也希望保留父母创业时的空间记忆与温存,重塑社区文化与连接,达到有机共生。

本次改造意图在保留并强化原始工业厂房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重塑一个独特的山地传统脉络,抽象的街巷空间内置,将创新的办公需求灵活置入,打造更有特色的办公模式,提供更丰富的空间体验。

城市的记忆埋藏在具体的空间与物件上。通过对老城区城市肌理的模拟,保留厂房原始的结构 (+) ,留下空间本身的时间痕迹,再运用组织街道的空间逻辑置入功能盒子,以达到对城市记忆的空间书写





VIN工业园区城市更新,© VARI几里设计

←向左滑动

场地原始的屋顶过长,对于办公空间所需的自然采光存在负面影响。通过“撕裂”屋顶的方式解决该问题,使得光线透过缝隙自然渗透。撕开的工业结构下设有活动性的分享空间,人们在交流与分享中感受光影变化。随着线性天光的流转,开放式的办公模式将更有趣味。“没有光,空间将被遗忘”。从缝隙处渗透而来的光在描绘空间轮廓的同时会引起办公人群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差距。光线的移动与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转。

我们选择保留厂房原有的结构(梁柱体系)纹理与墙面肌理。在原始结构外的新办公空间运用温暖的木系饰面与更当代的黑色材料(黑色氟碳清漆与波纹金属板材),在材料的对比中呈现出传承与新生、冷峻与温暖、高效与惬意。

洞口链接着公区街巷空间与盒子办公空间。在平行的材质不同的墙体之间开洞,形成框景,丰富人的视觉体验,而洞口后的不同盒子也藉由洞口互为对景。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未建成是一个建筑师和团队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去学习,反思,重新构建认知。从学生时代开始未建成的作品就一直伴随我们,在执业的过程中未建成的原因也越来越多且复杂,而这也是一个成熟建筑师最丰富的经历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未来我们还会继续经历这些过程,但我们会用更多样的角度去审视。控制未建成的度,同时把这些未建成消化整理成事务所的系统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先锋更像一种态度,在不同时代对当代性与传统的一种回应,更像是对那个时代建筑思潮,传承的一种突破与重构。其实建筑师都在探索行业的边界和自己的边界,希望能保持突破的状态与潜力,我们也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这个态度。

03 

邱慧康

深圳市立方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

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首席建筑师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民营分会副会长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专家评审组成员

邱慧康先生作为深圳市立方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拥有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学位及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质。2009年曾荣获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首届“十佳青年设计师”称号,是深圳市规划国土委专家评审组成员,对城市及行业发展有深刻的洞察力,致力于创造性地探索系统解决方案。


华侨城杉·艺术中心




华侨城杉·艺术中心 外立面效果图,© 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立方设计)

←向左滑动

武汉华侨城杉·艺术心位于武汉杨春湖片区。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武汉东湖边的水杉林,抽象武汉市树“水杉”意向,贯穿建筑立面及整体空间设计。立面采用彩釉玻璃,通过“对生”的彩釉印刷,将东湖水杉林演印其中。建筑结构采用纤细的树形支撑柱,与立面斜撑、屋顶三角网架结构组成整体结构体系,丰富的结构,撒下光影,让人仿佛置身于水杉林中。

以自然为背景,建筑在一片水杉林中自然生长。空间中每一个因素与建筑与场地的对话都会形成独特的场所体验感。以自然为背景,同时建筑也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带着水杉特有的肌理模糊建筑与周围水杉林的界限,建筑在一片水杉林中自然生长。游离树篱间,穿梭光影中,建筑与自然相融相生。




华侨城杉·艺术中心 实景图,© 曾天培

←向左滑动

设计创造了一个通透且连续的空间,360度开敞全景让视线可以肆意穿越,将环境与人一同引入室内。纤细的柱子顶着轻薄的网架屋顶,轻飘飘立于水杉密林之中。在“水杉”婆娑的树影下,自然环境和建筑元素共同围塑空间界限,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渗透、叠合,形成一种暧昧且模糊的空间,塑造了丰富且多义的空间层次,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人穿行其中,树干和柱子自然的错落交织,形成丰富的光影层次,有如穿行在一片水杉林中,人、建筑与自然在此相融相生。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每一份认真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优秀作品都值得用心对待,每一个建成项目的背后,都有无数项目停留在了纸面。我深信在这些未建成的项目背后蕴含着无限的价值和可能,可以看到不受外界因素侵扰的最纯粹的建筑理念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一个伟大的城市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因此,搭建舞台的过程很重要。“先锋”设计理念是希望赋予这个舞台多元性、活力感和多样性,使之成为城市活力和创意的燃点,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建成的瞬间,在未来的建设中,它应该一直保持活力、保持可持续的状态。“先锋”设计理念希望通过聚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尺度的场所空间,使每一个区域都可以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阶级,在充分研究、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与我们想要时代创新的部分相结合,既满足对未来的诉求,也充分借鉴和发挥前人的工作。

04 

沈驰

墨泰建筑主持建筑师

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深圳勘察设计行业首届十佳青年建筑师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WACA)常务理事

沈驰先生拥有近二十年的从业经历,具备突出的创造力和全面的专业经验,并三次荣获中国最高个人及项目奖项,作品多次在海外参加国际大展。包括曾收录在《前进中的中国建筑》,在(东京)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展出;作品也入选文化部《建筑中国100》在欧洲曼海姆博物馆展出。


融素 —— 一座现代寺庙的初现




上海浦东国庆寺 实景图(未竣工),© 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

←向左滑动

在今天的中国,寺庙几乎是个“烧香磕头”的地方,原本“讲经说法”和“禅修”的核心功能在下降;佛教建筑原本也并不讲究中轴对称,汉传佛教把宫廷建筑的格局移植到寺庙中(“寺”在过去指官衙),所以我们有了与藏传、南传、日式等不同的官衙式寺庙。

在这块场地,我们能否设计一个与城市更友好的寺庙?能否让宗教建筑找到其精神所在?能否把人们进入寺庙的过程塑造为一次理解佛法的旅程?

寺庙位于城市内,用地紧邻着一块小城市绿地。我们通过与政府协商,把寺庙的朝向转至与小绿地连通的方向,两者一并设计,形成一体化的空间,绿地公园全天候开放,寺庙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我给寺庙和公园取了个共同的名字——众生禅院。





上海浦东国庆寺 效果图,© 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

←向左滑动

设计能体现“自然与传统”的当代建筑是我和团队的理想,上海国庆寺项目提供了一个契机!设计通过建筑的开合处理、庭院尺度的控制,去除了装腔作势的形态,建筑平和朴素,空间松弛自然,让周边都市环抱之下的寺院呈现 “幽、隐、静、藏”!

项目从设计至今已经整整六年,种种原因土建完工的部分仅是其中一大半,园林景观和室内尚未进场,寺庙里已经临时摆设了不少物件,进入半使用状态。这样边用、边建的状态不知还会持续多久,做寺庙设计也如同修行,考验建筑师的耐力和韧性!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未建成本身不代表什么,今天建筑师做的大部分设计都会停留在图纸上无法建成,未建成并不意味着先锋,真正有思想、有前瞻性性的未建成可能不太多。其实我对未建成没有那么关注,我更关注怎么样让好的理念建成,难道可落地不是衡量设计价值很重要的标准之一吗!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大众或许认为酷炫的形式、或是某种新技术就等同于先锋,其实真正的先锋可能看起来并不是直观的那样,甚至与这个时代的眼光有很大的距离。

有意义的探索和原创都算先锋!一定程度的先锋性是支撑我保持设计热情的主要原因!先锋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我们一直希望跟最流行的东西保持距离,并且鄙视平庸。我们做的大部分都是日常的普通类型建筑,但我们会把每一个平凡的项目做一些新的探索。

05 

孙树瓅

LEED绿色建筑专家

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

澳大利亚建筑师协会会员

帝奥·墨度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孙树瓅先生,墨尔本大学建筑学硕士,现任帝奥·墨度MUDO Architects的创始合伙人及主持建筑师,澳大利亚建筑师协会会员,LEED美国绿色建筑专家,RIBA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从业10年,专注大型公共建筑与复杂综合体,致力于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人文情怀的设计,并寻找多样性解决方案,曾先后就职于Studio 505, Aedas, GSP,拥有丰富海外与国内项目经验。


宁波美华妇儿医院





宁波美华妇儿医院,© 主创设计师孙树瓅

←向左滑动

宁波美华妇儿医院位于宁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妇产科及儿科医疗服务,符合 DNVGL 集团的 NIAHO(National Integrated Accreditation for Health Organization)国际医院管理标准认证,旨在提供更安全、更专业、更标准化的医疗照护,满足中产精英人士到顶级 VIP 等不同人群的私家医疗需求。

简洁的门诊大厅布局及合理的人流系统设计都将帮助门诊病患及家属减轻焦虑和困惑,快速、便捷地找到方向。另一方面,住院病人的流动系统相对独立以此最大限度的保护病患的隐私及尊严,提高产科新生儿管理的安全性。屋顶花园的设计将增加来院患者与自然的接触,从而创造舒适、人性化的康复环境。




宁波美华妇儿医院,© 主创设计师孙树瓅

←向左滑动

本项目以医院一体化设计的理念提高其能源效率。绿色屋顶、室外遮阳、高效能窗墙系统、空气源热泵、可持续建筑材料等高技术含量的设计可控制太阳能源所得,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外形的特殊曲线展现了地标性建筑特色,表现出现代建材在护理环境中结合自然和技术为一体的双重角色。

建筑设计遵循美式私家医疗的理念,从挂号收费、临床诊断、医学治疗到温馨环境的个人套间,全程重视客户的隐私与服务。通过室内设计,提高医院的人性化环境与舒适度;通过流线设计将客户的公私领域进行区分,保障客户私密性的同时也提高客户的安全感。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未建成是一种探索的过程状态。未建成不等于不够好的,或者被淘汰的设计方案。很多时候相比那些最终受困于现实情况,投资成本等“委曲求全”而落地的实际项目,未建成里可能包含着更多颠覆性的设计思考,创新式的空间与材料用法,甚至带有人文与社会的哲学思辨。它带着浪漫主义的气息,是建筑实践中去尝试突破,探索新的可能性的那勇敢的一步,未建成未必能在当下即刻或得正向回馈,但会是最终推动变化的过程稿。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我理解的先锋是一种基于世界变化的所做出的勇敢判断与回应。社会在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变化,同样对空间的属性需求和使用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经典与习惯的设计思路未必完美契合实时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往前跨一步的勇气,拥抱改变的思潮,探索新时代下设计的多样性。

06 

吴文博

建筑师

艺术家

ORIA-和睿(巴黎/上海)创始合伙人

吴文博先生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曾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多个城市游学,进行相关建筑学术研究,其诸多文章发表于意大利Divisare杂志、世界建筑 WA等学术刊物,并联合法国国家科学中心编辑出版了“巴黎|镜像大都市”一书;其设计作品也在WA Awards、IDA、AMP、DNA、The Plan等国内外设计大奖上屡获殊荣。

在2018年,应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单位-全球艺术事务基金会之欧洲文化中心的邀请,在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专门展示了ORIA和睿近年来的设计成果。装置作品Touch作为2021年设计上海特别呈现在设计周上进行展出。装置行为作品《花 河 岛》作为2021年度上海时装周-特邀艺术家在时装周上进行展示及表演。


书帆 —— 东台图书馆综合体改造




东台图书馆综合体改造,© ORIA-和睿规划建筑设计

←向左滑动

如何才能将这个图书馆从一个厚重严肃的形象改造为一个崭新、开放、对当代人有吸引力的公共场所,如何凸显与周边严肃的政府建筑的强烈反差,制造一种戏剧性的冲突?这些都是我们思考图书馆改造的设计出发点。

我们以“书帆”为概念为建筑形象立意,意指以书籍为船帆、以文化为希冀,航向未来的东台。另一个设计主旨在于提升整体建筑立面的通透性,打破原有建筑严肃封闭的立面状态,加上外部灯光及室内光线的运用,以更包容和开敞的立面形象提升建筑的昭示性与公共性。




东台图书馆综合体改造,© ORIA-上海和睿规划建筑设计

←向左滑动

建筑立面沿为经典的三段式,一至五层分别采用通透的玻璃幕墙、外挂冲孔压型铝板及内衬遮阳帘的玻璃幕墙,形成了三个清晰的横向体量。造型简洁纯净,犹如书籍般堆叠在城市核心建筑群之中,既呼应了政务区建筑的稳重形象,也为整个区域带来活力。

首层采用现代的幕墙体系,形体简明,色调纯净。二三层为采用外挂冲孔压型铝板的幕墙构造,在满足自然采光的前提下将建筑的原有外墙遮蔽,同时又形成了双层立面的叠加效果和虚实变化。通过对冲孔范围的控制,沿街立面引入一系列跳跃的圆弧,即丰富了视觉体验,又隐喻了船帆及打开的图书之建筑意象。

四五层为内衬遮阳帘的玻璃幕墙盒子。每当夜晚时分建筑照明亮起,玻璃幕墙的直白透亮和冲孔铝板的细腻朦胧,为建筑笼罩了一层圣洁的光晕。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未建成是一种状态,因为建筑师的工作其实是一项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实验事业。通过无穷的草图到概念到实施,脑海中虚拟着各种人、物、光线、空气在建筑物中的状态,草图纸和电脑硬盘中留下了所有关于设计这项过程的记录,有幸建成后的那些建筑物提供了一个关于建筑师的思想所呈现出来的实物或场所供使用者体验并留下使用者在其中生活的痕迹。最终这些记录和痕迹会成为建筑师继续从事这项工作的思想。这是一个递进的无穷循环的过程。而没有建成的那些方案就变成了建筑师思想过程的一种记录,作为建成作品的补充和未来作品思想的源泉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先锋这个词一定是有一个时间背景的。某一个时代会有当下的问题和困扰,而先锋的思潮一定是不满足于现状,希望用不同的方式寻求变革这种思潮产生于时代大背景,同时也会被主流看作是另类,但永远有一批这样的人,会去思考未来,尝试更加多样的可能性。就像ORIA的名字就源于”Option Runs,Infinite Architecture”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有选择,我们设计提供给人们的生活空间也有更多样的选择。这也是我们建筑师的使命。

07 

杨楠

平介设计合伙人

LEED绿色建筑专家

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

苏州大学建筑系客座设计导师

杨楠先生曾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一等学位建筑学荣誉学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杨楠拥有在中国、英国和荷兰的设计实践经历,回国前曾就职于荷兰MVRDV建筑及规划设计事务所。在2017-2018年任苏州大学建筑系客座设计导师,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客座评图嘉宾。2017年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专家,2021年获得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并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标杆人物。


苏州湾体育公园休闲配套建筑 : Lim咖啡




苏州湾体育公园休闲配套建筑,Lim咖啡,© 平介设计

←向左滑动

作为设计师,我们想在太湖边做出一个有创造力并且能够成为公园区域性地标的建筑物,用简易的方式去设计和建造,让它能够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体验性,让人在公园中感到轻松与自然,让建筑尽可能融于环境。

项目原是公园内的一处木质剪力墙结构的配套用房。作为太湖新城的核心, 公园希望通过对原有建筑的改造,给予周边居民及外来游客服务的休闲聚集点。不论是在挥洒过汗水的运动后,还是在滨水漫步的午后,都可以在此休憩、用餐和聚会。形体的设计基于原有木制建筑的结构,错落穿插的体块生成了丰富的内部空间。白色的穿孔板与大面积的落地玻璃也被运用于设计中,形成了对内和对外两个不同的立面,一面朝向太湖,反射的效果令这个体量不大的建筑充分融入周围环境,让建筑映射人和城市的表情。一面朝向球场形成庭院,同时与公园以及场地建立紧密的关系。




苏州湾体育公园休闲配套建筑,Lim咖啡 (室内) ,© 平介设计

←向左滑动

建筑一层包含了灵活有趣的开放空间,规模不同的包间,以及配套的厨卫后勤空间, 二层作为灵活布局,可举办不同的包场聚会活动。大厅内,结合原有木梁设计的白色波浪形状的吊顶,俏皮地倒挂在天花板上,映衬着窗外的天空和云朵,俨然生成了一幅画中画。灯光从挂片中打下,简洁高雅,营造出艺术的氛围。舒适的家具和地毯,提升了空间的品质,随意又不失精致感。自然摆放的二三盆绿植,有趣地点缀了这片纯白的空间。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走进下沉音乐区,白色雕塑感的钢琴优雅地矗立在旋转楼梯旁。琴键上缓缓流淌而出的音节,充斥着纯色的空间,引你驻足于此。此外,尺度适宜的包间也给来客提供了私密的区域,品质优异。二层简洁的线灯勾勒了完整保留的坡屋顶形态。大面的玻璃展现了窗外优美的风景,提升了空间品质。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建成的建筑并非等于好建筑老实说,有些建筑最好不要建造。有时甚至弊大于利。建造不是游戏:每一个新的建筑都意味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数月的人力物力。那些过于平庸的建筑物,只是一种浪费。但有些环境会助长抑郁和自杀。市场建得太多,太快,而忘记了为什么而建筑。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整个自然进化过程是这样的:自然尽可能多地尝试做出各种选择,但只有最伟大最适宜的选择才能生存并繁衍。但先锋的关键不在于设计本身有多“适合”,而设计的“适应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并非大量留下来的设计叫作先锋。我理解的先锋其实是始终保持“天真”,例如懂太多规范也许会让设计变得呆板无趣,最终被新的规范所淘汰

08 

张之杨

局内设计 Ingame Office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张之杨先生,先后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曾在荷兰大都会事务所(OMA)、美国AECOM (原EDAW易道)等公司担资深项目建筑师及城市设计师。

2008年至今,张之杨多次以客座教授身份持续参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深圳大学设计教学工作。2019年深港双城双年展(UABB)策展委员会学术委员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建筑设计审查专家库》专家、深圳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建设工程设计评标专家。关于建筑设计始终保持高度思考,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参与职业实践,同时保持清醒独立的立场,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狂热而盲目的市场潮流。



罗湖区渔民村社区综合改造




罗湖区渔民村社区综合改造,© 局内设计 Ingame Office

←向左滑动

罗湖区渔民村位于深圳罗湖区南湖街道,是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渔民村既是深圳的叙事起点,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辉煌成就和深刻变迁的缩影。深圳是从一个小渔村演变为大都市的,这个“小渔村”指的就是渔民村。

此次项目的历史意义重大,必须尊重渔民村历史和完善的考虑场地现状和居民需求,在拥有如此深厚意义的这处场所进行改造,作为一处居住聚落,所面临的改造需要在最大意义上保留它原始拥有的“肌理”。




罗湖区渔民村社区综合改造,© 局内设计 Ingame Office

←向左滑动

宫书记:“渔民村,是深圳第一个万元户村。因为最早已经实现了物质上的小康。怎么样在更高的层面上实行所谓的精神小康,这是渔民村人更强烈的需求。”

这句话同时也印证了在改造渔民村时我们需要面临的不仅仅需要在设施和空间中进行修整和设计,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保持他们生活的秩序是我们又要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渔民村之中的环境嘈杂、空间紧迫、设施形式单一以及文化叙述能力及其薄弱等问题,我们在渔民村各处,在重构和保留之中以轻介入的方式融入新设计,原本那些不友好的环境和设施我们在设计中都最大程度的保留它们原本自然和便利之处,为居民生活和休闲提供理想的场所,并最大化此处原有自然和文化的脉络。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未建成天生具有先锋的基因,因为他们是基于内心纯粹的表达,拒绝对现实的妥协,这样的思考与创作反而会让心灵真实的感受更纯粹的抒发,饱含更丰富的精神营养。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它不见的是一种遗憾,反而会是一种成全。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先锋不是网红,不是尖叫,也不见得是特立独行,或者刻意的与众不同。先锋首先是一种独立的态度,是基于冷静客观的观察与思考,没有功利的动机,不被利诱惑,不趋炎附势,不循规蹈矩,敢于另辟蹊径,忠于内心,勇于呈现真诚的勇气。

09 

周超

南京大学硕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原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周超先生,原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南京大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致力于城市营造、乡村更新及轻型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评委等。事务所有多个项目建成并在知名媒体发表和出版,并于2020年参加第11届北京设计周主题展。获得一系列国内外建筑奖项,包括Domus2016中国年度建筑,ArchDaily 2017中国年度建筑TOP10, 2019 World Architecture Community WA Awards, 2020意大利A' 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金奖等。


绵延山脉中趣意盎然的院落: 花舍山间




花舍山间,© 原榀建筑事务所

←向左滑动

花舍山间项目,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将一座百年老宅改造成为一处兼具民宿和社交功能的院落。老房子代表着历史和记忆,如何让新建部分对老房子的影响降至最小,是建筑师团队从设计一开始就思考的问题。建筑师通过巧妙的设计,让改造后的老房子既满足了新的功能要求,又提升了住客的体验感。而轻型木结构的建造方式,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建筑的理念,而且以较低的造价实现了较高的建造品质。




花舍山间,© 原榀建筑事务所

←向左滑动

老房子的改造策略为保留原有木结构,更新部分外界面。设计师将东西两侧、北侧的石头墙体完全保留,而将南面的外墙全部改造,并合理的组织了出入口、窗户和观景盒。同时,拆除了原有破败的屋顶,增加了保温层和防水层,增加了可以看星空的天窗,并将原有的小青瓦回收再利用。为了让自然更好的渗透到建筑内部,加建部分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形成了若干取景框,让内部呈现更开阔的视野,建筑和自然能更好的对话。在新和旧、重和轻的强烈对比下,老房子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我相信,每个建筑师都有大量的未建成作品。未建成有着自身的独特价值,它呈现了建筑师纯粹的思考,为以后的建成建立了基础;它探讨了新的可能性,蕴含着新生事物的萌芽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在我看来,先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筑师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保持对大家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反思,而不是人云亦云;二是建筑师要坚持原创的工作态度,运用新的材料和技术,创造出新的空间,输出独特性的设计。

10 

朱雄毅

悉地国际集团副总建筑师

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主持设计师

深圳大学客座副教授、校外导师

朱雄毅先生, 毕业于深圳大学建筑学专业,任职于悉地国际,主要负责办公文化教育等公共建筑设计,是悉地国际副总建筑师、东西影工作室主持设计师、深圳大学客座副教授、深圳规土委设计评审专家。主要作品有:宝安工人文化宫、罗湖桂园中学、中集智谷集装箱总部办公楼、观澜版画艺术博物馆、清水湾演艺中心等。


清水湾海上艺术中心:关于“阴影”的建造




清水湾海上艺术中心,© 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

←向左滑动

建筑的外部体量整体规划为西北侧低、东南侧高。设计压低了入口的高度,使面向社区的界面更加亲和友善、融入社区。借助场地自然高差抬升的临海体量,使从海面上看到的演艺中心的天际线更具展示性和标识性。

东南侧连续坡道是组织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要素,最大化延续、丰富了滨海配套区的商业、休闲生活,全天候带动整个片区的活力。坡道构成了对场地的缝合与介入,制造了场地的阴影。

阴影遮蔽构成场地每一处场景不同程度的明暗,每一处坡道都指向周边不同的景色——海、船、天空、人群,所有的片段被搜集到一处,在建筑中漫步,步移景异。周遭互动中多样的要素保持各自独立的特性,区分空间的远近,同时构成整体场地氛围。




清水湾海上艺术中心,© 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

←向左滑动

坡道延伸至室内,与室内空间组织,大厅流动的空间重叠渗透,模糊室内外空间界限。东侧出挑坡道遮挡了三亚的阳光,形成热带环境中的阴影,淹没在场地之中。坡道作为连接功能的路径,在整体场地抬升过程中串联剧场、培训、餐厅等多样功能,是滨海生活向不同空间维度的延续。

建筑根植于土地之上、天空之下。通过对地形、阳光与阴影的准确控制,限定一处场所,激发场地的能量,实现建造的意义。

关于“未建成”的理解看法:

未建成的原因大致有两种,其一是做得不够好,其二是在当时不够合适。前者需要自我提高,更进一步。对于后者的这个“不合适”则牵扯到所遇之人,当时的时间点,技术手段等等因素。因为建筑动用的社会资源太多,因此一个项目能建成某种程度上说是偶然,一个有前瞻性,思想性的项目“未建成”是一种必然。对于一个建筑师而言,接受这种“必然”是一种常态

“先锋”设计理念的解读:

上个世纪60年代是先锋建筑的时代,各种思潮涌现,今天先锋的时代已经过去,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的问题已经讨论完毕,这个时代是“后锋”时代——它更冷静,更务实,实用主义横行,因此富有启发性、前瞻性的思想鲜有发生。当然中国建筑的这一代更像是现代建筑“补课”的一代,现代建筑“故纸堆”里的经典与过去的“先锋”于我们而言已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某种角度上而言,我们是个“后锋主义者”。


◎ 2021IAF锋建筑节年度新锐建筑师颁奖仪式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

查看 IAF锋建筑节 专题介绍

了解更多内容和资讯

筑梦“未建成”,我们在路上

Build the unbuilt on the way

IAF锋建筑节


IAF锋建筑节是一项关注“未建成”设计作品梦想实现和重生的国际赛事,面向全球建筑师、设计师征集那些处于“未建成”阶段,或还无法付诸实施的设计作品,为它们提供一个积极转化为建成的时机。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IAF锋建筑节鼓励建筑师用独特、唯一且原创的建筑语言来表达个人风格鲜明的创作和思考,用独具匠心的方法赋予建筑更多的艺术和想象力,给设计作品更多改变未来的可能性。

世界的中国品牌

CIVRO.


CIVRO. -建筑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希洛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全球高品质建筑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1993年开始涉足建筑门窗行业,数十年产品经验积累与技术沉淀,为严苛的应用提供卓越的外立面系统解决方案,其产品线涵盖建筑门窗、幕墙、阳光房、遮阳等。希洛于德国·维尔茨堡设立研发采购中心,中国·上海、北京设立营销中心,中国·广东设立生产物流基地,是集建筑外立面产业链于一体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外立面系统方案提供商。


R  E  V  推·荐·阅 ·读  I  E  W

IAF锋建筑节2021特别策划·师出名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先锋人物

IAF锋建筑节2021特别策划·走进先锋建筑师事务所





左右滑动走进更多先锋建筑师事务所

IAF锋建筑节思想论坛·演讲实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先锋思想


M  O  期·待·互·动  R  E

2021广州设计周已圆满结束

想回顾更多精彩现场?

请点击以下照片,带你穿越青春!



☟☟☟

青春×大咖 | 群星闪耀,直击2021广州设计周超强干货!

青春×有品 | 有颜有料,广州设计周大型好物真香现场!

青春X破圈|2021广州设计周40+主题策展,怎么这么好看

青春×开幕 | 谁是2021广州设计周最美展位?





- END -


2021广州设计周|在线直播



点进去瞧瞧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21广州设计周照片直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