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DA深圳 | 从梦想到实践,Wellness Library带您探索健康人居空间

IADA深圳 | 从梦想到实践,Wellness Library带您探索健康人居空间

Wellness Library全景设计


健康元素馆的设计在给予各空间五感体会的同时,在理性基调上的“标准演绎”中加载了不同的空间情绪,以适应场景切换的氛围要求。


在向“健康中国2030”目标全面迈进的今天,构建健康的空间环境必将推动城市、产业、人居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梦想。而关于健康空间的一切密码,都隐藏在“WELLNESS LIBRARY健康元素馆”中,在一片充满了思考与生命的精神世界里,等待所有人探寻。

本主题馆的健康设计元素解构、设计机构及十二个联合共创品牌介绍收录于《Wellness Library设计指引》,欢迎加入TOP读者群获取查阅。






数据显示,人的一生有90%的时间在建筑和室内度过,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人们的健康。除了听得见的噪音、看得见的灯光、闻得到的异味外,更多难以觉察的隐患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心理与社交健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


人若失去健康就等于失去一切,空间如无法提供健康屏障,任何装饰也将失去意义。作为健康室内空间倡导者,FTA以“可持续”和“健康”为核心设计原则,期待“WELLNESS  LIBRARY健康元素馆”带给参访者灵感与启发。


210平方米的沉浸式展厅被规划成“所闻” “所感”和“所见”三个部分。为了营造体验反差感,设计师在入口处模拟了日常生活、工作中令人不适却普遍存在的场景,身体的感知随着动线的牵引逐渐驶向豁然开朗的中央圆形展厅——一方宁静和谐的精神空间。



入口处既为不舒适的唤醒区,同时也是特色“工作坊”,邀请每一位“未来用户”提出的包括空间健康在内的问题与挑战。


Wellness Library健康元素馆从视、听、触等多维度来调动造访者的感知,打破习以为常的空间秩序,重新定义人和环境的关系,提供休憩、冥想、恢复及合作的精神场域。


WellnessLibrary选用的地材获得FloorScore等多项国际环保认证及WELLV2中撞击隔声等级要求。


位于展厅中央的“精神碑谷“中引入智能内置式空气净化装置,可感知不良空气,自动按需提供新风,模拟阳光系统营造出自然的氛围。

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寓意“闭环思维”的“圆”


Wellness Library以圆为“题眼”,展区以中央的圆形空间为纽带,展馆的最后以“所见”收尾,与入口的“所闻”设置遥相呼应,也为“闭环思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充斥着隔音、混响、设备噪声、外环境噪声、工业噪声和振动等各种问题。


在本次设计中,拥有超过25年国际声学顾问经验的德洛声学,着力解决人们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三大声学问题:私密度差、混响、撞击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唤起观众的听觉神经,感受声学舒适带来的幸福感。


Wellness Library声学概念@Delhom Acoustics


Wellness Library的声学设计是高效而务实的。展馆内不同空间所使用的声学系统和材料均为适应各空间声学需求而定制的,以最高效的形式为空间声环境效果服务;

同时,展馆中设置及安装的声学方案均以工艺简单易操作为前提,仅仅是巧妙的选材及一些细节的调整,就可以使空间声环境与众不同,目的是为了向观众展示声学处理的可落地性,对观众而言具有实质的参考借鉴意义。






原本,对于人类影响最大的是自然光(太阳光与火光),它会对人的身体及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在当下的社会,人工照明则更为普遍。


本次在Wellness Library, HDA按照室内设计的动线,用光给予各空间五感体会,创造智能、健康、舒适、自然的光环境。从“闻、感、见”三个维度来诠释此次照明设计的本质。

——闻,用最小限度的照明,演绎明暗对比,让心绪沉淀,用心聆听。

——感,模拟日光系统,营造最自然的氛围,即使身处室内,也能感受到时间的迁移。

——见,利用均衡统一的光环境,装点平和空间,构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使信息的传达更为准确。



Wellness Library照明全景设计@HDA


本次的照明设计在给予各空间五感体会的同时,在理性基调上的“标准演绎”中加载了不同的空间情绪,以适应场景切换的氛围要求。
在向“健康中国2030”目标全面迈进的今天,构建健康的空间环境必将推动城市、产业、人居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梦想。而关于健康空间的一切密码,都隐藏在“WELLNESS LIBRARY健康元素馆”中,在一片充满了思考与生命的精神世界里,等待所有人探寻。

本主题馆的健康设计元素解构、设计机构及十二个联合共创品牌介绍收录于《Wellness Library设计指引》,欢迎加入TOP读者群获取查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ID:TOP_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