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手文化与弌空间当代艺术中心已在“2022杭州艺术博览会”联手呈现艺术家徐鑫桦的个人项目——《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
本次展览以三剧幕的方式展开,其中多数作品为首次公开展出。此次还手云展·微拍将继续呈现徐鑫桦此次个人项目的作品。图文相配,以飨读者。
徐鑫桦,我喜欢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2022
蓝晒,27×39cm×2
徐鑫桦,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2022
蓝晒,27×39cm×2
展览现场
在正如千余年前,诗仙通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建构了月、影、人的“自在世界”。将自我与植物融合,一道入画,构建“画、花、人”的“自在世界”是否可能?正如言:“当你把身体交给自然的时候,自然界会还你一张画”。
《一日一作》缘起于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春去秋来,逐渐汇聚成一件大作品。《城春草木生》作于初春。部分参考宋明陶瓷釉面配色,试图将春天万物勃发,春意盎然,通过盛开的鲜花、嫩叶杂糅在宣纸上。
徐鑫桦,城春草木生-1,2022
《水中的奥维利亚》作于春末夏初。得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著名桥段,而原始感受则来自与友人在杭州铜鉴湖游玩的经历。潺潺溪流,朦胧虚幻,映照蔷薇鸢尾,也映照出一切欲望良善、纯洁污垢。
徐鑫桦,水中的奥维利亚-2,2022
徐鑫桦,水中的奥维利亚-3,2022
徐鑫桦,水中的奥维利亚-7,2022
展览现场
徐鑫桦,《野草在明与暗》六联,2022
展览现场
徐鑫桦,桃花坞,2022
徐鑫桦,湖田,2022
第三幕以“深邃的表皮”为机锋,尝试讨论事物是否真的有一个核心(本质)的问题。换言之,事物是否如同桃李有其果仁?事物是否像剥洋葱,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或者,“洋葱”的本质早已消散在每一片“洋葱皮”之中?
徐鑫桦,深邃的表皮—纪念碑
2019—2022
一个果实的灰烬、木构
400×178×40c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还手文化”(ID:huanshou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