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接到这样的广告brief:
为某品牌的助农带货写篇文案,既要写出产品的独特魅力,又要拉满情绪,风格活泼,同时,还要为品牌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既要,也要,又要。这是文案常面对的纠结。
怎么写?
下面群玉山为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策划的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的文案样本。
广告里,黄渤化身吃货一枚,为江苏宿迁霸王蟹站台,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带货宣言。
我看完广告后,一个直观感受是:
黄渤老师真拼,文案真顺滑。
黄渤老师的表演就不用多说了,台词功底很好,抑扬顿挫,不看字幕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重点讲一下文案。
从文本角度看,黄渤的「带货文本」,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是一篇逻辑紧密的长文案。
这篇长文案,有四点可以学习:
1、文本流畅顺滑的技巧
2、推销概念而不是推销产品
3、单一诉求叙事
4、金句点题
先说第一点,文本的流畅技巧。
广告人休格曼在他所著的「文案训练手册」里,提到的了一个文案准则——
广告里的所有元素,都是为了让读者开始阅读第一句文案。第一句文案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读第二句文案,如此类推。好的文案,是给人以一种坐滑梯的体验,一读到底,毫无阻碍。
黄渤这篇文本,遵循了这一原则。
文本使用的核心技巧是「抛问题」。
甫一开始,黄渤就抛出问题「螃蟹是什么」。
答案出人意料——
蟹子,其实是面子。
为什么说蟹子关乎面子?
你可能会好奇,于是接着往下看。
文本继续密集抛出其他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人们关心、困惑的问题——
“为什么觉得从前的蟹比现在的新鲜”
“为什么觉得从前的苹果比现在的甜”
“为什么明明在同一片土地上,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养殖技术、更发达的物流、更高学历的新农人,人们还是不给现在的农特产面子?”
为了让读者有兴趣、无障碍阅读,文本寓情于问题,不断「抛问题」,调动读者好奇心。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全是指向此次京东农特产购物节,要传递给用户的核心信息——
不计其数的新农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为家乡特产挣面子。如果你能吃到他们用新技术、新标准种出来的农特产,会发现今天的好农产品,远比过去更有面:他们更好更甜更鲜美。
第二点,推销概念而不是推销产品。
休格曼在「文案训练手册」提到的另一条文案准则是:别推销产品,去推销概念。
今天说到大闸蟹,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太有名了。
宿迁霸王蟹?没怎么听说过。
宿迁霸王蟹的困境,也是当下中国许多地方农特产品面临的真实困扰:品质虽不错,但因为缺乏品牌知名度,不被全国人民了解。
因此,如果宿迁霸王蟹要与阳澄湖大闸蟹,以及其他产区的蟹争锋,就不能只在产品上做文章,而是要深入内里,挖掘一个新概念。
什么概念呢?
不是卖蟹子,而是挣面子。
挣回属于宿迁霸王蟹的面子。
我们常说,不蒸馒头争口气。中国人对于面子的执拗,是深深刻在基因里的。
宿迁霸王蟹一直默默承受着与它地位不相称的名声。今天养蟹人要帮它挣回「面子」。
肉多、膏满、黄满,宿迁霸王蟹的品质不输其他地方的蟹,凭什么不被人们熟知呢?
宿迁的养蟹人太有底气了。
看历史。
宿迁养蟹历史悠久。从宋代开始,洪泽湖的蟹就已行销全国。1970年,宿迁在全国率先开展大闸蟹养殖。如今宿迁是全国第二大大闸蟹产区。
看水质。
宿迁霸王蟹生长的水域来自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和骆马湖,两个湖泊水质清新,水草丰盛,是大闸蟹生长的理想场所。
看养殖团队。
更高学历的职业新农人,更先进的养殖生态技术,更严格的品控标准,更便捷的物流体验。
文本就差高呼一声:
宿迁霸王蟹,YYDS。
把「卖螃蟹」这件事,巧妙讲成了宿迁新农人万众一心「挣面子」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卖出了新意,更卖出了自信。
第三点,单一诉求叙事。
这条广告实际上是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的广告,宿迁霸王蟹只是其中的一个单品而已。
但在广告里,京东把所有篇幅都聚焦在宿迁霸王蟹上,最后才出现其他地方的农特产。
在很多广告中,广告主喜欢把所有的诉求都杂糅在一篇文案里,生怕消费者漏掉一点。
但对消费者而言,品牌花5分钟介绍5种产品或5个卖点,和花5分钟介绍1个产品或1个卖点。后者的记忆一定会来得更深刻。
文案要想面面俱到,那什么也讲不明白。
宿迁霸王蟹是中国农特产品的缩影。
它代表所有品质很好,但国民认知度不高,在全国人们心中还没有「面子」的农特产品。
所以,京东把农特产购物节宣传做成了宿迁霸王蟹广告,正是出于这样的用意。
以大闸蟹这样的爆款单品为突破口,讲述在新农人、新标准、新技术的加持下,这些好东西,应行销全国,被送到更多人的餐桌上。
第四点,结尾金句点睛。
合格的长文案,结尾一定有金句点睛,它是全文的高屋建瓴,也是文案的余味所在。
广告最后,文案很点睛——
不负撒下种子的人
也不负拿起筷子的人
这是这条广告的精华所在。
它以人文视角,形象写出京东农特产购物节扮演的作用。搭起桥梁,牵起两头——
一头是新农人,一头是新新消费者。一头是新鲜的农特产,一头是挑剔的味蕾。
不负农人不负卿。
平台的担当与自信跃然纸上。
很多人感叹现在的东西不如以前。这恐怕是一种错觉。时代在发展,技术在革新,知识在进步,我们吃的、用的东西,没理由越来越糟糕。
如果你觉得不好,大概率是因为种类丰富了,渠道被拓宽了,你没在对的地方买到对的东西。
就像人与人的相遇需要缘分,人与好物的相遇,也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
创意广告坊
一个想让你看广告
和读书的广告博主
崇尚阅读与跑步
相信细水流长的努力
以及一切自律的自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意广告坊”(ID:cywzf201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