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新生 | 当写实画派遇上数字艺术,是怎样一种惊艳?

焕发新生 | 当写实画派遇上数字艺术,是怎样一种惊艳?



诸佛一似大圆镜。

我身犹若摩尼珠。

诸佛法身入我体。

我身常入诸佛躯。



—— 唐末五代 · 延寿


“创世纪系列”是画家林大陆艺术灵感在数字媒介中的全新呈现,亦标志着艺术家在青藏题材写实绘画达到高度成熟后,对数字观念艺术展开的思辨式挑战。

在这一系列中,林大陆写实油画中的具象图像被切割为碎片,并以数字时代最基本图像单元像素点阵为参考坐标,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得来。由此,“创世纪系列”中看似平面化的图像被艺术家赋予了复杂的时空深度。




这张示意图展示的是原创绘画作品与数字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在重新构成的画面中,每个色块都可以索引到原画的局部图像。



一方面,在重新构成的数字绘画中,每个色块都可以索引到林大陆油画原画的局部图像。数字作品中看似整一、平面的图像因被造于写实主义绘画,成为了带有图像学意义上“创世”过程的产物,并由此与常见于数字作品中的平面性行成了反差。


另一方面,艺术家带有“创世”意味的创作方法也隐含着抽象与具象、有形和无形、肉身与佛性间的自由转化。这与《瑜伽师地论》卷一中“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烂坏,色损益故彼亦损益,是故说彼安危共同”的哲学思辨不谋而合,又使人联想到《杂阿含经》中佛陀关于名色与识相互依赖有如三捆芦苇相互依靠始得竖立的比喻——藉着当代科技对图像的处理和编码,古老奥秘的佛教思考在数字时空中被艺术家再次激活。
 

在数字时代的视觉经验中,一切图像都是可以量化的、最小的像素单位从点线面的一个延续。但一旦我们回到心灵问题本身,信仰、观念却往往发轫于无形,而仅仅因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呈现为有形。倘若这个世界被无形的信仰驱动,“有形”和“无形”便永远处于存在的两端,而在我们看不见、触碰不到的界限中,艺术使得形神相即,妙法从容。

_

观展瞬间




演员萨日娜与艺术家林大陆



霍思燕杜江夫妇



冬奥会会徽设计者林存真(右一)


_

《创世纪》系列作品

《创世纪》系列一






《创世纪》系列二





《创世纪》系列三





《创世纪》系列四




《创世纪》系列五





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对宇宙和自然无序的反抗。数字时代,用旧“过去”构建新“神往”,创作人类智慧之美,林大陆「青藏画境」数字艺术作品《创世纪》,邀您到北京798艺术园区刚坚艺术中心,亲临一观。



数字版画系列限量发行999

每张均配有专属版号和艺术家亲笔签名

以及 刚坚艺术中心监制证书

展览展讯
EXHIBITION NEWS

添加扎什君微信 进粉丝群

还有更多福利活动哦~



 扎什好物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拥有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别忘了戳【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扎什吉彩”(ID:zhashijica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