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力公共艺术扛过“疫情大考”
素材来源 | 粒子普拉斯ParticlePlus微信公众平台、网络、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参展客户供图/现场图
一项对来自中国的194个城市受访者的研究发现,16%的受访者报告在疫情期间出现了中度到重度的抑郁症状,28%的受访者报告出现了中度到重度的焦虑症状。居家隔离、封闭管理以及面对未知病毒的恐惧等原因,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不可逆的创伤。
城市发展创伤、市民心理创伤、地产/旅游等领域转型危机等等是后疫情时代留给我们的一个个”疫情大考“,我们不由得开始寻找疗伤良药,期待来扛过这场”疫情大考“。
▲ 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艺术作为人类感情表达的重要媒介之一,一直扮演着拉进人与人之间距离,活跃空间氛围的角色,在后疫情时代,它的疗愈作用愈发明显。
▲ 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疫情期间,在线下美术馆、博物馆几乎停摆的现在,更多的艺术家们选择走向大众,不局限于颜料和画布,广场上的人物雕塑、街边的艺术装置、甚至是新材料,新技术,公共艺术作品通过增加与大众的互动,极大地愉悦了人们的情绪,重拾了人们对自身的关怀和对生命的责任感。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项目,人们已经厌倦了 COVID19。我们需要找到新解决方案的勇气,能够安全地接触,重拾亲密的关系,这就是Urban Sun 正在做的事情。”
设计:Studio Roosegaarde
作品:Urban Sun
不可否认,广州曾是一个拥有生猛新文化的南方中心城市,广州人无畏且有冲劲,但疫情的影响也让这个城市这两年在文化艺术方面更少的发声。而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的诞生让这个因疫情而“少事发生”的城市又增添了一个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支点,同样的,也是展现广州艺术生态多元而丰富的另一支点。
▲ 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一场后疫情时代下的线下艺术聚会,也让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们重新找到缺失了一段时间的线下“艺术群”,再一次体会各个个体之间的冲撞、交融、跨专业、跨领域、多元化的思维。为期4天的展览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尤其是省内的艺术爱好者,成为他们聚会、交流的佳地。
这场在疫情之下创办的新型艺术博览会,展现了本土艺术生态的多元生长,在全国目光聚焦的同时,更呈现广州这座城市的蓬勃艺术生机。对于广州本地的艺术家来说:“这是广州首个属于本土的公共艺术博览会,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市民的热情参与,让组委会欣喜的看到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发展、市民生活,治愈城市创伤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今年3月,为鼓励商业地产企业与文化艺术跨界发展,促进商业与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异业联动,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和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分别整合市场资源优势和专业艺术资源优势,搭建公共艺术服务平台,成立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
这一举措不仅是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更是在探索公共艺术与商业跨界的进阶法则。尽管整个商业地产处在疫情的折磨之中,但这种各方都需要探索突破的情况下,反而促使各种跨界合作水到渠成,让文化与商业、异业与品牌的融合激发出1+1>2的效果。
“目前整个公共艺术行业的发展尚未形成定式,大家都有挖掘、尝试的机会和空间,且广州的包容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发展空间很大甚至超过很多城市。对于广州商业地产的负责人(业主)来说,他们也通过上一届公共艺博会的现场情况明显的感受到年轻群体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和喜爱,年轻群体一定是商业地产转型、发展所必须要获得的流量群体,这一群体关注什么、热爱什么自然也是业主们必须去关注的领域。因此商业地产的业主们实际上也很希望能够有这么样一个平台,它既是专业公共艺术机构发声的阵地,也是业主们可以获得跨界合作机会、空间发展灵感的阵地。公共艺术与商业地产的跨界发展是非常需要的,我们也希望通过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的成立,推动一些事情的前进和发展,争取推动商业地产在疫后的弯道超车。”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创始人如是说。
▲ 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员在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2022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2022年12月1日-4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数字艺术
公共艺术/当代雕塑
装置艺术/美陈
建筑与环境艺术
美学空间
五大展区与您再相约
#更多信息也可添加官方联系人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艺术季”(ID:uas-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