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风霜,终成今日勋章,2023年我们终于恢复了渴望已久的自由。
到处都充满了“复苏”的气象,在新的一年致设计网邀请行业内6位从业者,给到设计师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新的一年,致设计与你一起成长。
潜云:
带了3年口罩,大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导致信心确实在低谷,很多人都说很难,行业也充满着变化,但这也是每个人共同的困境,却依然有很多人,做成了很多事。
我认为一切的核心还是在于个人核心竞争力,当前短视频信息过多,都在抢占我们的注意力、散播焦虑,但我认为没有人是十项全能的,真正优秀的人,在一个领域都是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深耕,做到了90分的成绩,从而才拿到成果,然后在往外延展,因为60分很难让人为你买单,也并不稀缺。
如果你只是希望通过短期的努力,就能解决焦虑,这是不可能的,在没有方向的时候,我们急需找到内心平衡,你可以花时间找到优秀的对标对象,找到灯塔,借势他们,去学习、去模仿、去实践,用外部的力量帮助我们变得更强大,学人所长,天下尽是名师,学人所短,天下无一人可用。
设计行业在不断迭代,最近的人工智能ChatGPT爆火,让很多人都产生了焦虑,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也在思考我们某些工作是否会被替代,我认为不用太悲观也不能太乐观,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用好人工智能,这些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获得信息、提高效率。
但设计师要想具备竞争力,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个图,做个海报,渲染个产品的阶段,这将会比较狭隘,我们应该锻炼自己一厘米的宽度,一公里的深度,让自己的能力更多元化,有了一条主路后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比如运营、商业思维、业务、品牌、情感的理解,这样我们的竞争力才会更有优势,未来机会也会更多,让我们穿越任何周期,我们团队也提出了一句话,分享给大家:努力不设限 向前一步。
下面给大家我个人的6点建议:
1、职场第一天就是创业,主人翁心态会让你机会越来越多。
2、保持进化,顺势而为,没有最强大,最聪明的人,只有最适应环境变化的人。
3、专注练就一项核心能力,让它成为你的标签,并传播出去,这会价值千万。
4、长期主义眼光,短期的1-2年弯路不算什么,但每一件事应该都是为了5年、10年后在努力。
5、要做好品牌,先让自己是个品牌,懂流量、懂商业、才能更好为企业服务。
6、享受过程,只管努力,静等花开! 要相信时间的力量。
感谢你的时间看到这里,希望这几条建议能有所启发!
白无常:
聚焦,生活可以什么都会一点点,但是设计需要你有个非常突出的技能。什么都会一点一点,这个会让你特别痛苦也特别焦虑,因为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做什么都比你好,比你优秀。那为什么他们会比你优秀比你好呢,就是他们善于聚焦,不会无头苍蝇一样什么都学。
你想想,如果你一年时间只学弹钢琴,每天学习坚持练习,那你一定比那些又学钢琴又学网球又学舞蹈的人强。可是大部分就是东学学西学学,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生命是有限的,那有限的生命我想选择就应该聚焦,特别是跟工作想过的。而生活则不需要聚焦,你可以放纵自己做一切让你开心的事,毕竟我们此生仅此一次。
家驹:
过去几年,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内卷”。当代社会,早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在高度内卷、竞争残酷的时代,“被看见”也是一种设计师必备的能力。
设计师群体大多数人都喜欢默默作图,很多时候可能一张作品花费100分的心血去设计,但是没有思考过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宣传出去。
在我看来设计师与企业是一样,都需要深刻理解”供需关系”与“稀缺价值”
当你的能力(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供需关系就产生变化(你可以选择适合的企业服务,适合的品牌,以及收费产生溢价),无论是工作还是个人发展的空间将会更大。
2023年给设计师的一些建议:
01-在低头做事的时候,也抬头看路,想办法把自己与自己的作品推广出去,企业找你是为了帮助他推广品牌,而你如果都没有能力让自己被看见,那么个人的价值也无法放大
02-每个阶段的作品都可以宣传,不要抱着心里攒大招的心态,不同时期的作品发布你能够吸引你同时期的好友,相同付费能力的企业。除了商业作品,人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03-发布作品不要在单纯的局限设计交流平台,新媒体都可以一键群发,抖音小红书B站等。
04-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人最核心能力是被人信任
被人信任的能力包含了人类的一切美德,比如善良、包容、大度、有道德底线、诚以待人等。
被人信任的能力会帮助你聚集大量的资源。以下来自俞敏洪老师《不负我心》
1996 年,我去美国找我的大学同学,这些同学都愿意回来和我一起干事业。我在北大的时候什么职位都没有,既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也没有政府背景,成绩一塌糊涂,没当过班干部,就是一个普通学生。毕业以后大家就分开了,10 年以后我去美国把大家请回来,他们为什么会跟我回来呢?
凭我的能力,他们不会回来,因为他们不相信我是个有能力的人。当然他们的判断也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
他们之所以回来,是因为他们知道,我这个人可以骗自己,但是不会骗别人。他们相信:如果我们跟着俞敏洪回去,俞敏洪不会昧着良心骗我们。
当你被人信任的时候,未来你想要做事情或者遇到危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调动资源就会极其容易。
但是这件事情有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比如你看到一个机会在那儿,你怎么让同事感觉到你没有威胁性,而且你还能得到这个机会?这就是很大的本领。
一个人看到好东西就想要,这是很正常的。更有本领的人是现在看到好东西不要,相信未来有更好的东西等着他。这是个很厉害的本领,但是还有更厉害的,那就是我既不要眼前的好东西,也不计较未来有没有更好的东西,我只是觉得我放弃是正常的,只要对别人好就行。
当然,为了做事你不能所有的事都放弃,该竞争的还是要竞争。我做新东方,在市场上该竞争的时候毫不手软。但即使在市场竞争中,很多其他培训机构的老大也把我当大哥,因为竞争的时候我也保持着很好的道德底线。在新东方的竞争对手中,没有人认为俞敏洪是不能被信任的。
当一个人能被自己的敌人所信任,这是最高级的信任。
明飞:
首先非常感谢致设计平台开年访谈的邀请,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做一次小小的分享。后 疫情时代,2023给设计师的建议。是这次和大家要聊一聊的话题。希望能够给到设计 师一些学习以及不同视?所带来的思考。这几年都是疫情年,今年也是疫情全面开放的一年。设计这个行业完全是寄生行业,它自己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它需要宿主,需要一个旺盛的、充分的环境做依托才能发展。我觉得大家需要关心环境变化,这是设计师职业素养的一部分。说到未来会不会好,我觉得是的,发展是周期性的。经历一个上行周期,就会等来一个下行周期,同样,跌到底了也就会慢慢好转了。
我觉得建议称不上,给设计师朋友们分享几个方面:
1. 孤独:设计师的情绪也是影响产出的重要因素,我自觉是个不担心孤独的人,但事 实上绝对意义上的孤独,对工作是百害无一利的。?此以往的单打独斗会让我们陷入 一种自恋或自卑的情绪里,而一旦情绪不好,那工作热情的投入肯定是受限的。
2. 合作。一个人对方案质量的呈现,尤其是概念部分,是很难做得全面的。所以,有 个人可以商量,从不同侧面去分析项目,在我看来至关重要。其中合作精神尤为重 要。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除了尽快度过一个人的阶段,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3.高人效:具备高人效是绝对的竞争力,也就是高人才、高效率型设计师。人才指的 是执行能力和输出能力,效率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反应和速度。不管是个人设计师还 被公司选择,高人效会是绝对的优势之一。
还有一个比较常态的问题,也就是设计师非常在意的环境问题。
工作环境对人有没有影响?当然有了!环境可以让你开心,可以鼓励你,环境也可以给你压力,让你的理想幻灭。但是,环境有没有让你不读书?让你不进步?让你放弃改变?没有。环境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家都不学习,你自己学呗。或者,你换个环境学,嫌寝室太吵,就去图书馆。嫌这个城市太脏,就换个地方住。总监不好,你就下了班回家自己学习,如果精力被耗尽,就换家公司。这都是太小太小的小事了,是几乎每个人都在面临的生存处境。
人不能这么脆弱!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毫无天分,一辈子平庸安静地度过,我完 全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这就是我的追求,我从来没追求过“完美”,无论是在我的 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部分时候,商业设计中设计师的身份是“翻译“。翻译的职责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 和丰富的临场经验将源语言转译为目标语言。所以对一名好翻译的要求是:对这两种 语言都要有极为专业的理解,这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能将话语中的“语气”和“言外之 意”完美地转达出来。目前,好的翻译和好的设计师都是社会稀缺资源,这两个职业都 有美好前景。
感谢大家能够花费宝贵的时间,来阅读以上内容。非常开心和大家有这么一次交流分享的机会。再次感谢致设计平台的邀请。也祝大家生活越来越好,设计创造美好,我们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朱宁:
前3年的疫情,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影响很大,不管是设计行业还是大多数行业,都比较困难,虽然在逆境中,但是机会依然存在,依然有人赚到了钱。
在这样的行业低谷时期,设计师的自我信念特别重要,环境总会变好,行业也会变好,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深耕你所处的领域,提高设计技能,打磨设计技术。等机会来临时,你能抓住。这个非常重要。
很多设计师总是非常急功近利,做设计走捷径,抄小道,但是实际上,做设计没有捷径可言,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做。看看行业大佬,他们是怎么学习的,他们是怎么改变的,不管你是白嫖也好,还是付费学习也好,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朝着目标去前进。
2023年,是一个经济复苏、行业复苏的时期,这个过程中,也会存在许多的机会,不管是业务需求的增加还是就业岗位都会增多。那对于我们设计师而言,接下来的我们该怎样,才能更好的抓到时代的红利。
下面我给大家3点建议:
1. 付费学习,学会混圈,付费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学习,还可以在学习中,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发现行业潜在机会。
2. 打磨专业,学习一项新技能。专业高度决定你人生的长度。做为设计师,你要竭尽所能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同时尝试每年学习一个新的技能,保持自己的对专业的敏感度。
3. 想要混的好,除了设计外,要学习自我营销,打造自己的IP形象,努力提高自身影响力,相信你会越来越好。
舵主:
疫情3年终于过去,今年经济开始恢复,不过恢复也是需要时间,就像一个人生病也需要康复周期一样。行业之间的相互传导也需要一个过程。无论如何,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生活本来就是潮起潮落的。对当下和未来我觉得既不用过度悲观,也不盲目乐观,个人无法左右环境,保持一个平稳心态就好。
另外最近2年,整个互联网用户见顶红利消退,行业的变化越来越快,大家都直呼卷起来了,这种情况下,聊一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心得:
1、建立市场思维。
设计师这个职业在大多数公司,不直接接触市场,一般是通过运营同事转述市场需求或者顾客需求发给设计做执行。可能会导致部分设计师思维上有所局限,如果做到后期可以转变下意识,把看问题的方式从商业角度去看,从流量转化交付这几个环节去思考,从业务角度思考,而非单独从图片角度,更有利于建立一个系统观念。
2、做任何一件事,先找参考,参考量变引质变。
这两年行业变化导致不少设计师有想转行,有想做副业的,也有想做自由设计师,也比较迷茫。我觉得无论什么想法,无论做什么选择。设计中的方法论是可以复制的。即使想去转行,也是先找对应行业的参考案例。看看别人取得了一个什么结果,达成结果需要具备哪几项能力,自己的一些能力是否可以平移过去。人很难空想出一些想法,想法往往都是亲眼看到后产生的。
3、认识一些新朋友,不一定都是设计师。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事情,什么项目。了解不同的信息,扩宽下视野,很多人,人生际会的转变,都是从身边朋友开始的。
4、新的一年,辞旧迎新,可以做一些之前没做过的事情,锻炼自己新的能力,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开年首播,致设计&巧匠直播首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巧匠聊设计”(ID:qiaojiangtv)。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