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的行书作品,字里行间渐入化境!

弘一法师的行书作品,字里行间渐入化境!



在1924年之前,弘一法师一度学魏碑书法,这是弘一书法的基本功,也是基本色,其存世早期书法也多以魏碑临帖为主,方笔为主,金戈铁马,火候旺盛。举例:


临魏灵藏造像(早年)


这就是李叔同临的《魏灵藏造像》,1924年之后,弘一法师融会贯,尝试多变,尤其是通这四年(1924—1927),弘一在印光的启发下,借鉴魏晋小楷,北碑风气终于被彻底打破,楷书新风格开始悄然形成:平静、沉稳而恬淡。


不过,这只是正经创作的时候,写给朋友的信札可不是。这个时期弘一大师出现了大量与魏碑结合的行书作品,形成较为难得的奇肆灿烂的行书写意。一起来欣赏:


致某居士




               

致刘质平


这个时期的弘一法师笔飞墨舞,轻松自如,在佛门敛去的艺术家气质,表露无疑。行书的变通与成功尝试,也成为了他后来“弘一体”楷书的雏形。这种成功告诉我们,书法形成独特个人风貌,行书的融会贯通、写意与提炼起到了极大帮助。


一即文随七言联(1931)


广大清净七言联(1932)


后来的五年(1928—1932),变法,探索,终于早期的“弘一体”成形了。面目虽已清晰,却还左右摇摆:有时刚性犹在,有时一味恬静。


如来普贤八言联(1933)


佛号(1934)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1937)


念佛救国六言联(1938)


闽南佛法四言联(1940)


灵峰(蕅益)大师警训(1941)


常获恒涂五言联(1942)


后来的字,对于多数观赏者尤其是门外行来讲,是越来越高寒,而对于弘一法师而言,他已渐入化境。尤其这十年(1933—1942),弘一书法成熟了,烟火气一步步褪去,慢慢写出了佛系的自我。书法风格极其统一,即使有,也只是丰腴到疏瘦的渐变。


遗嘱(1942)


悲欣交集——绝笔(194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