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虹夕诺雅酒店位于京都近郊十公里外的岚山,从古时皇室、贵族们的度假胜地到现在京都人的度假后花园,虹夕诺雅京都隐藏在岚山深处,是游览岚山的两大交通方式嵯峨小火车和保津川游船的必经的景点。
独特的入住仪式
虹夕诺雅京都有专属的码头,住客需先到达酒店接待处舟待合,然后乘坐酒店专属木船十多分钟,体验纯正的日式贵族生活“朝阳红叶舟”,美不胜收。 途中,清风徐来、涤荡身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眼前的景色并非天然生长,而是经由人工种植;河道则是江户时代的富商为了治水而重新修建的。坐落在河畔的虹夕诺雅京都被建造在景观保护区之中,这座美丽的日本庭园仿佛荡漾在人工与自然的边界,映射出一种体现了审美意识的自然。
每当有新客人入住,酒店的服务人员就会击缶相迎,随着悠扬的音乐,开始体验日本的传统文化,闻香、品茶、和服体验、念经坐禅。
景观规划设计
虹夕诺雅京都由星野集团于2009年将100多年历史的温泉旅馆“岚峡馆”改造而来。酒店设计由御用设计团队:东环境建筑研究所主持建筑师东利惠,景观规划由studio on site设计事务所的长谷川浩己社长亲自担任,深化设计施工及后期养护则是由植弥加藤造园株式会社担任。酒店群落整体呈狭长形,依山势而建,有效利用了山谷的地形空间建造,是现代风格与传统日式旅馆的完美结合。所有的客房都面对保津川,以便欣赏河景。将岚山特有的春樱、夏绿、秋枫、冬雪与酒店融为一体。
▲ 总规划平面图
从船码头下来后,要爬一小段台阶,经过一系列小山门、山涧、石桥、小瀑布之类的小景后,才来到古时富商远离世俗的幽玄之所。
水之庭
在方寸之间蕴藏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虹夕诺雅·京都更是把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 潺潺的水声,让寂静的环境更显孤清。微风伴着蝉鸣、蛙声和鸟啼,此起彼伏地宣告着夏日的来临。覆满庭园的青苔好像一块海绵,将收集到的各式声音过滤成悦耳的旋律。
要在已定型的传统设计中有所突破不是易事,长谷川浩己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设计了三组不规则的矩形铺装,但他们不是孤立一块,而是一个系列,一环扣一环。在百年旅馆的和式风韵上点缀毫无违和感的现代景观,形成独一无二的虹夕诺雅。
向细长形的旅馆内部而行,沿途可以看到每间客房入口前各有千秋的景观以及独具匠心的石子小路。由沙砾、圆石和不规则色的石板铺装而成,辅以绿植。使短短的院落之路颇具特色且耐人寻味。不同道路材质构成大小、质感、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古朴之美。同时,也使道路平面图案丰富,避免了单调。
奥之庭
将银熏瓦当竖向埋于白砂之中构成砂纹的新颖设计,它可以被称为现代枯山水。正因为有着瓦当的支撑,游人可以兴步于枯山水庭园之中眺望和观赏大堰川及岚山的四季美景。弧形条带的交接位置是设计时特别注重的细节,这样的庭园得以实现有赖于植弥加藤造园所继承下来的园艺技术。
清晨的庭院晨雾慢慢消散,小径两旁的石头上残留着晶莹的露珠。在庭园另一端的禅宗花园,一棵400岁的古老枫树盘踞其中。盛开的梨花让人想起枫树在秋天变成深红色之前,就开始舒展的绿色叶子。庭园里的四季和每天从空中划过的太阳一样,从未停止更迭。
酒店设计
建筑师东利惠在保留旧建筑的同时加入大量新的元素,打造出既符合京都气质同时又具备自身特色的高级旅馆。京都作为日本的古都,文化的核心地带至今仍保留着很多传统工艺如京唐纸、格子、土涂壁日本瓦等。同时木材与竹材的植入也为建筑增添了不少自然元素。经当地工匠利用“洗涤”技术磨砺出的栏杆和木质门,呈现出一种再现经典的质感,烘托了楼阁的宁静优雅。
虹夕诺雅京都的客房仅有25间,每个房间都有如诗般的名字:月桥、山端、谷霞、叶滴、水音5种房型。月桥的景色是最好的,近百平米的面积,每个房间都有沿河开着的宽敞窗户,可以将岚山壮丽的景观一览无余。
樱花和枫叶的古树枝桠,被像画框一样的窗户裁剪下来。经验再丰富的园丁也无法准确预料出它们十年后的样子,就像野蛮生长的美,人工永远无法代替。夏天的候鸟落在枝头,摇摇晃晃。当你发现精心设计的亭台座位可以与鸟儿昆虫对视,这幅动态画卷已经铺展在你心中。
最后关于美食跟随体验者视频感受一下吧
注:本文由景观周整理编辑
欢迎分享,转载请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
景观、建筑、庭园、文旅、规划等专业好书
点击海报查看:100位大咖分享、20门课程
海量视频在线观看,景观设计师充电必备!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景观周”(ID:Landscape-zh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