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画家维米尔,他的画面仿佛被定格了一般,瞬间成永恒

荷兰画家维米尔,他的画面仿佛被定格了一般,瞬间成永恒

插画与艺术

立志于提升绘画技能跟艺术素养



他的画面仿佛被定格了一般,瞬间成永恒
DOMESTIC ADVICE

维米尔 1632-1675


维米尔,这个大家貌似非常熟悉的画家/男人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倒牛奶的女仆等就是出自他手





在他2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于是他就开始接手家族艺术事业

在他21岁的时候,跟自己的模特结婚,育有15个孩子

想了想,按照三年生俩的速度,那怎么也得……

Emmmmm 多少年来着?




连续22年不间断的积极造人

这生育意愿要搁一半放在现在

那上面的人岂不得拍手叫好?



害 又不小心扯远了 言归正文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关于维米尔的绘画特点




维米尔的大部分作品都卖给当地的一名赞助商——彼得·凡·路易文,所以外界对于维米尔其实是所知甚少的。



而且由于维米尔的绘画周期长、加上要兼顾家庭和艺术品经销等,使得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教授学生,他的绘画思想和技法也就没有得到更好的延续和传播


让人难过的是,他几乎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离世,直到19世纪,随着一些艺术家的评论,他才逐渐被大众所认识和关注。

维米尔的绘画具有瞬间与永恒的特点,这绝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按照孙乃树老师的说法就是他把人物画出了静物般的感觉,刹那成永恒想必也不过如此吧


维米尔的绘画极具个人特点,自我感觉的话最强烈的就是光线、色彩以及透视这三种绘画要素


光线:在他的画中,虽然我们看不到具体的光源在何处、比如太阳、台灯、蜡烛等在哪,但我们却能感受到从窗户出照射进来的光线,而且这种光线打在人物身上、显得非常地柔和,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这种也是俗称的漫反射光,它跟卡拉瓦乔那种强烈的光线明暗对比是很不同的,比如卡拉瓦乔的《圣马太蒙召》。




想了想,为何维米尔的人物画,总给人一种宁静闲淡、岁月静好的感觉,这柔和的漫反射光绝对功不可没吧


色彩:不难发现,维米尔的画中经常出现蓝色、黄色以及红色,也就是俗称的三原色,而他最出名的那些作品,大多都是蓝黄对比色




对比色是指色轮上夹角在120度——180度的颜色,这是基于我们人的感官所产生的的一种生理现象,其实说白了就是视网膜对色彩的一种自动平衡作用




由于对比色在色相上有很大的差异,不同颜色的明度也差距悬殊,因此,当两个对比色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就会相互鲜艳地衬托,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蓝黄对比色则是一个很经典的配色法:蓝色是冷色、具有收缩内敛,清冷低调的特点,会产生视觉后退的效果;而黄色是暖色、具有热情奔放、暖意融融的特点,会产生视觉向前突出、膨胀的特点。






一退一进、一冷一暖,相得益彰


蓝黄只是对比色的其中一种,常见的还有红绿、蓝橙、黄紫等等。对比色要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呈现出高级感,还能让画面氛围显得明朗、热情;但若运用得不好,可能就显得画面太过于突兀、不相协调。


历史上,不论古今中外,对于对比色的热爱可能都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比如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以及凡高的《星空》

这些都是经典的蓝黄对比色法则


但就算是遵循同样的配色法则,由于不同颜色的面积占比不同,也会发现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

透视:在维米尔的作品中,室内空间的场景出现的频率最高,他也最爱通过格子的地板暗示出空间感





——END——

作者介绍

一枚95后的艺术爱好者

你想了解的艺术作品跟故事,这里都有

每天一点油画故事和作品欣赏

心动的话 就关注或转发收藏吧

欣赏西方油画
艺术的故事

感受艺术的美
艺术流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方油画”(ID:kautly1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