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哼鸣 与曙光相拥 | 枸杞岛海崖度假酒店/骏地设计

海潮哼鸣 与曙光相拥 | 枸杞岛海崖度假酒店/骏地设计


“设计,可以这么说,有其自身的新陈代谢,这使得它保持与自然和社会的生命周期步伐一致……”
——丹下健三


 
 
项目位于有东方“小希腊”之称的舟山嵊泗的枸杞岛,是祖国最东边的人居岛屿,一座远离城市喧嚣、四小时船程的宝藏岛屿,是中国东海岸最早看到曙光的圣地之一。

枸杞岛区位
 
酒店基地位于枸杞岛西南部环岛道路外的自然原始悬崖,被海湾拥于其中,整体海面环境比较内向和安逸。

基地区位
在这里要打造一座拥有近40间客房的主题性度假酒店,但基地自身地形的蛮荒和峻峭,与平静的海洋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也给设计提供了一种场所的张力,给酒店的设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傍晚鸟瞰


项目关键词

 
 
人类改造自然的野心自古便有,我们生活在一座座“看得见”的城市之中,但我们总会在某个特定瞬间同时生活在未来和过去的荒芜中,“看得见”的城市带给我们的许多是失望与焦虑。

 
日景鸟瞰

酒店近景
悬崖酒店的设计初始时也曾面对这样的焦虑,面对一片荒芜的场地,要设计一座“看不见”城市的酒店,同时酒店自身也是“看不见”的。在规划条件中酒店最高点必须低于环岛道路1.5米,也就是说从环岛道路上只能看到酒店的屋顶,是一座隐匿于山崖的酒店。


酒店近景
对于山崖的改造最终将形成一个新的“人工悬崖”,而作为酒店重要元素的客房,就像以单元的方式成为塑造新悬崖的要素,最终与山崖融为一体。打造一座“看不见”的酒店。

 
傍晚鸟瞰

近景人视



悬崖山体是自然的存在,项目受到现场地形的影响,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将单元散落到基地中。同时酒店的单元也应是顺应山形之势而放置的,将端头空间和层间进行叠落处理,形成丰富有趣的退台空间,同时提供给房客一种从上到下的丰富流线体验。

 
形体生成

用单元形成的群体空间营造了如纪念碑谷般的空间漫游体验。


酒店近景
而一侧的海景则成为所有漫游过程中永恒的风景,在酒店中造一座小城市。


 
近景人视

基地由于在偏远海岛,并且面临植物占领和地质勘测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得到一个准确的地形状况对于项目设计来说非常关键。

夜景鸟瞰
本项目利用无人机扫描技术多次对现场山体进行 3D 扫描,可以对场地进行实时原貌呈现,有利于呈现和驻留未来建造的各个过程。


无人机扫描并还原地形
同时设计过程借助ArchiCad软件的BIM平台,增强建筑模型的真实性和落地性,成为公司对于Archicad项目的首次全过程尝试,同时BIM模型也成为后续酒店经营数据的主要载体,因此,BIM模型成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载体。

Archicad界面中的建筑模型

 
Archicad关联lumion实时渲染

Archicad 工作界面

酒店纵向剖面图

酒店横向剖面图

酒店入口
 
后记
建筑于自然之上,建筑也与自然相辅相成,最终也将融于自然,与自然的身体一起新陈代谢。


无框泳池

傍晚人视
嵊泗海涯边造梦的故事仍未结束, 骏地设计将继续更新枸杞岛海边起承转合的故事。

 
海崖酒店便签本

项目信息:

业主名称:嵊泗枸杞岛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浙江舟山

设计面积:2990㎡

设计/建成时间:2019 / 2022

策划、建筑、景观、室内设计:骏地设

PIC:胡劲松

设计总监:肖伟(建筑)、金允珊(室内)

设计经理:李佩泽

设计团队(策划):VT、陈雨致、郭长涛、邹婧

设计团队(建筑):许昱歆、张永立、付先同、郭思彤、于超、赖嘉华

设计团队(景观):付方芳、解雨娇、关键、贾志兴、毛陈祺

设计团队(室内):叶子良、徐婷、柯灵辉、王漪平、金新权、顾芷毓、唐骊婧

顾问:黎晓明  摄影:知影设计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建筑”(ID:i80arch)。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