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小白
不得不说站在国内最早一批拥有纯电汽车平台的广汽肩膀上,广汽埃安已逐步成长、独立前行,甚至青出于广汽而胜于广汽
距离广汽埃安品牌独立已近2年,从2019年广汽埃安10万辆产能工厂建成、首款车型AION S投产,再到2020年11月20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宣布“广汽埃安”品牌独立运营,如今通过混改重组、A轮引战融资计划,整体估值最高逼近2,000亿元。
而截止8月17日收盘,广汽报收14.78元/股,总市值1,547亿元,已被广汽埃安的预测估值拉开距离。
不得不说站在国内最早一批拥有纯电汽车平台的广汽肩膀上,广汽埃安已逐步成长、独立前行,甚至青出于广汽而胜于广汽,虽然目前市场上还存在对广汽埃安曾经主打网约车赛道、现转型高端车型质疑“名不副实”等等声音,但也要看到广汽埃安在混改道路上的特色化前行。
估值超过曾经的“母品牌”是广汽埃安的虚高泡沫,还是已然可以独扛造车新势力的大旗,还要看广汽埃安最终能否上市之后的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起于网约车,志在埃小蔚
2020年广州车展亮相,是广汽埃安以车型Aion S切入网约车赛道的起始。在那个续航300公里都要15万元的纯电轿车年代,后来者Aion S定价13.96万元起,最高续航达510KM,广汽埃安就打性价比这张牌。
为什么说这是广汽埃安进入网约车市场的敲门砖?这还要归功于同一个“父亲”广汽旗下的如祺出行,或许因为同是“同胞兄弟”,广汽埃安得以靠着网约车司机们的青睐,Aion S迅速抢占B端市场,2020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4.56万辆,2021年推出一款紧凑型SUV Aion Y,同样成为热销车型。
广汽埃安在2021年独立运营的第2年,就完成了12.4万台的销售,同期的蔚小理年销售还在10万台上下。
图片来自网络
起于网约车,但尾大不掉也是广汽埃安的现状之一,B端更多的是靠网约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撑起可观销量。
B端的独大,代表的是将挤压市场空间更大、更具可持续性的C端个人消费者客户,也固化了广汽埃安“网约车”的低端形象,导致实际销售中能够被多数消费者接受的只是10-20万元的主流市场,销量结构上依旧,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021年1-11月,广汽埃安B端销售占比为43%。其中,重点销售车型AION S、AION Y各自B端销量分别为63.01%、20.33%。
图片来自网络
C端的市场空间潜力是有目共睹的,广汽埃安不会放过这块“蛋糕”,今年3月广汽年报沟通会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冯兴亚高调表示,要将目前蔚小理的格局改成埃小蔚。这意味着广汽埃安开始想要撕掉身上“网约车”的低端标签,转型中高端车型,更要挤掉搞增程式的理想汽车,成为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
定位高端,高端未满
其实广汽埃安的高端之路,在品牌独立之初便已开始,但至今却显得低端有余,高端未满。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让广汽埃安自诩定位高端的或许来源于高效的充/换电能力,去年8月,广汽埃安发布了超倍速电池技术和A480超充桩,当车辆支持6C倍率充电,并且充电理论峰值充电功率在400kW以上,其充电效率将远超理想汽车正在开发的4C倍率的产品,而极氪是2.2C倍率。
作为广汽埃安旗下主打的高端车型——AION LX Plus将搭载电池容量为144.4kWh、能量密度比为205Wh/kg,号称可以“千里续航”是其在高端市场的首要卖点。
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的优化,来切入高端车型市场,是广汽埃安想要打出的产品差异化,以及成为入局高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广汽埃安先后自研推出了针刺不起火的弹匣电池系统技术、高比能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以及超能铁锂电池。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否能够称得上高端,不是广汽埃安一个人说了算。前有蔚来将在第四季度开始交付150kWh的固态电池,届时旗下ET7纯电续航同样突破1,000km;后有小鹏旗下即将发布的G9,最高续航也将超过700km。
高端市场上兵家必争的智能化赛道,广汽埃安选择了和华为联手,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技术展开战略合作,但近日广汽埃安总经理也表态,跟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显然,在充/换电能力上已先行,但续航能力、智能化的赛道也并不算突出,广汽埃安的转型高端化策略还需要更进一步。
主打新势力造车理念,特色化前行
在刚刚过去的7月里,据产销快报显示,广汽埃安7月销量达到25033辆,同比增长138.27%;1-7月销量为125284辆,同比增长134.74%。
单纯从数据层面上看,广汽埃安挤进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名副其实,同时据乘联会数据,按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广汽埃安排在第五位,仅次于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
但或许推动广汽埃安得以破圈的真正核心机制,还在于其独特的新势力造车理念。
区别于其他造车新势力聚焦以不同品牌布局不同细分市场,广汽埃安以单一品牌不同车型覆盖10-50万价格区间汽车,靠近了传统造车新势力的对标品牌策略,只不过广汽埃安对标的是全阵营。
目前,广汽埃安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具体来看,AION S在B端占比依然较高,官方售价在14-18万之间;升级之后的AION S Plus主打C端市场,推出了更多的配置选择,售价在16-20万之间;AION Y主打个性和超大后排空间,售价更低,在13-19万之间;而AION LX Plus则保持高端定位,目前官方售价在28-47万之间。
图片来自网络
不同价位的全矩阵车型基本覆盖了传统燃油车最主流的售价区间,要说广汽埃安对标的是造车新势力企业,不如说广汽埃安在直指传统燃油车的“致命”痛点。
前浪已折戟,后浪如何弯道超车?
在广汽埃安传出要登陆资本市场之前,已早有多家造车新势力如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威马汽车等,意在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回笼资金,放大品牌价值。
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此前已比比皆是,曾经与“蔚小理”齐名的造车新势力之一的奇点汽车陷入了破产危机;云度汽车烧钱苦撑7年濒临出局;刚上市一年的造车独角兽ELMS也已申请破产……
不难理解广汽埃安希望借助资本化运作,来帮助自身加速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布局,从而提升产品和品牌的附加值,在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上与“蔚小理”等新造车比肩,从而真正实现“埃小蔚”的梦想。
但广汽埃安仍然需要努力的是,除了造车理念的“新”,还有驾驶的“新技术”、品牌的“新定位”、营销的“新出圈”以及智能化带来的“新体验”。
图片来自网络
从动力电池技术的升级到转型中高端市场的初战告捷,都吸引了投资人的眼光,堆高广汽埃安的估值,要知道在资本市场上,最受投资者青睐的就是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凭借自己的拳头产品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近2,000亿元的估值,不仅是市场给予广汽埃安目前取得成就的肯定评价,也代表了市场对广汽埃安的预期值,是不是超越广汽的估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代表着广汽埃安从传统燃油车企转型新能源领域的阶段性里程碑,也是市场赋予广汽埃安的未来期许。
相关推荐
新出行
集度汽车按下加速键,自动驾驶道路上的一匹黑马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新出行
日系车在中国过得还好吗?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文中部分素材可能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胖鲸头条”(ID:pangjing-touti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