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在谷雨时节,春天用雨离别,万物在雨中迎来新生。
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亦有“雨生百谷”之意。自这日起,雨水阵阵,土地脉动,谷物得雨而生。
谷雨前,春雨还如云雾般迷离,谷雨一到,雨水便变得利落,一颗颗从天而降,落在花瓣上,落在村庄的屋檐上。
于是,农人们醒了,春忙开始了。暮春,对农人而言是一年生计的起始,是对来年的期待。此时一场恰逢其时的大雨,便是时节最好的消息。
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在谷雨时节,春天用雨离别,万物在雨中迎来新生。谷雨的新生,是众生的欢腾。
有时是花朵赶着晚春,在谷雨绽放,晕染成一片彩霞;有时是南方的青梅在枝头冒了出来,结成一个个圆润喜人的绿色小团。
谷雨这个时节,对人而言也是一个小小的新生。
农民们趁着春雨播下谷种,为一年种下了新的希望。人们面对着崭新的日子,或许有了新的想法,去追求新的目标。
春雨淅淅沥沥,流向了无数条道路,也流向未来的无数可能。春雨可贵,未来可期。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菱透浮萍绿锦池”淅淅沥沥的雨,点在水中,把平静的水面染成一片新绿,那是被雨滋润的浮萍。
浮萍无根,却也自由自在,漂泊之时,有些偶遇,有些邂逅,有些重逢。
“南村北村布谷鸣,家家陇头催出耕。”鸠,既是布谷鸟。谷雨时节,布谷鸟的啼鸣,这是春耕播种的信号。
桑树错落的叶影下,一个小巧却羽毛华丽的身影在跃动,它是戴胜鸟。它的出现也是对人们的一种提醒,蚕桑之事需要作准备了。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
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
明人许次纾《茶疏》里写道:“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谷雨茶,经历冬的沉淀,春的滋养,正是柔润饱满时,又叫雨前茶、二春茶。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
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
第二天真的满天落下谷粒。黄帝便把下谷子雨这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
谷雨,是春天与我们的告别。它绵绵不断的雨,润物无声;像无数个平凡的日与夜一样,日子很是寻常,好像来不及感慨,春天就过去了。
我们常常以为,告别是很有力的,饱含仪式感的。但事实上,告别往往是无声无息的。
不过一个寻常的日子,下着不大不小的雨,花还开得好好的,有的人,就见了人生中最后一面。
就像,我们遇见的每一个春天,也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春天。一春花事将尽了,谷雨之后,绿肥红瘦。
我们舍不得这个春天,不仅仅是因为春色美好,还有疫情让我们错过的许多春光。
原本稀松平常的平和日子都变得遥远而朦胧,未曾熟悉,便要离别我们。遗憾着春的离去,也期待着春的新生。
明日谷雨,愿你保持希望,愿世界早获新生。
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文人书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