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最狠的酷刑,就是让人没完没了地工作!

古希腊最狠的酷刑,就是让人没完没了地工作!


继口县风波、俄乌战争后,最近又传来了一条重磅消息:江苏省决定正式试行延迟退休政策,讨论了N年的延迟退休终于落地。
 
尽管消息不算意外,但还是让不少饱受工作摧残的打工人,再度忍不住灵魂发问:
 
没完没了的上班到底和上刑有什么区别?
 
虽然很残酷,但是……或许,这两者自古以来还真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在大多数欧洲语言里,“工作”一词原本就有“惩罚”或“酷刑”的含义。
 
而在古老的希腊神话中,你也会发现,那些高高在上的众神正是用无休止的工作来惩罚罪人,而且他们甚至还亲自发明了各种折磨人的奇葩“岗位”。
 
传说中的达那俄斯的49位女儿,就是第一批受害者……


达那俄斯是埃及国王的儿子,他十分幸运地有50个女儿;而他的孪生兄弟,则恰好有50个儿子。
 
当他的兄弟想让他把女儿们嫁给自己的50个儿子时,达那俄斯却从一则预言得知,他终究会死在自己的女婿手上。
 
于是,他表面上把婚事答应下来,背地里赶忙打造了传说中人类史上的第一艘船,带着女儿们漂洋过海,逃到了希腊南边的阿尔戈斯。



达那俄斯一行受到了当地土著国王的盛情招待,他也投桃报李,勤勤恳恳地教当地人挖井取水,还做了许多其他贡献,最后国王干脆把王位传给了他。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他的兄弟和准女婿们就得知了他的行踪,气冲冲杀来问罪,要求他履行婚约。
 
达那俄斯不愿意国家陷入战火,只好被迫答应,但他还是留了一手:
 
命令他的女儿们在新婚之夜,用他给的短剑杀死她们的丈夫。
 
尽管杀夫是重罪,但女儿们不敢违抗父命。等到新婚之夜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年轻的新郎们一个个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唯独大女儿躲过了这场骇人的悲剧,她因为深深爱上了丈夫林叩斯,没有执行父王的命令。
 
林叩斯后来亲手杀死了达那俄斯,替兄弟们报了仇,那则预言终究还是应验了。

至于达那俄斯的其余49个女儿,由于犯了重罪,激怒了众神,死后被发配到了冥府的最底层,而她们得到的惩罚是,要灌满一个永远也不可能灌满的无底桶。
 
所以,从此以后,这49位美丽的少女每天要做的,就是排队走到冥府低洼的水边,用她们的瓦罐盛满水,然后再一路登上崎岖难行的台阶,最后将瓦罐里的水倒进无底桶中。
 
直到精疲力竭,快要累昏过去的时候,她们才能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是复仇女神马上就又会用鞭子劈头盖脸地抽打她们,逼着她们去完成那永无止境的工作。
 
达那俄斯女儿们的不幸遭遇,后来成为许多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或许,她们最令后人扼腕的地方就在于:
 
自始至终,她们都逆来顺受地接受了不公的命运,而没有勇敢地与之抗争。
 


同样是在冥府中受刑,科林斯国王西西弗斯却从未想过向命运低头。
 
西西弗斯一向以机智狡黠著称,而他受刑的原因也实在叫人惊叹:
 
作为一个凡人,他不仅胆敢惹毛众神之首宙斯,还一度靠诡计成功躲过了死神的魔爪。
 
故事是这样的:
 
有天,喜欢拈花惹草的宙斯又看上了河神的闺女,直接就把人家掳走了。
 
河神找不到女儿,万分着急,西西弗斯跑来见义勇为,告知了河神他女儿的去向,但这也相当于泄露了宙斯的机密。
 
于是,恼羞成怒的宙斯赶紧召来死神,让他去把西西弗斯带入地府。
 
这位死神其实并非大家印象里恐怖的镰刀骷髅,而是一个长着翅膀的小天使,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老辣的西西弗斯绝不会轻易乖乖就范。

所以,当死神用施了咒的铁链,把西西弗斯绑到冥府入口时,西西弗斯假装好奇地想让死神给他演示一下铁链的用法,死神没多想就帮他松了绑。
 
结果西西弗斯瞬间夺走了铁链,一通操作后反把死神绑了起来。
 
宙斯闻讯后大怒,派小弟解救了死神,而西西弗斯虽然躲过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最终还是被带到了冥府。
 
为了彻底制服这个刺头,宙斯给他也安排了一件永无止境的工作,比达那俄斯女儿们的工作还要令人崩溃。
 
从此以后,西西弗斯必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将一块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而每当他眼见着巨石就要到顶的时候,巨石就会轰的一声又滚回山脚。


而每一次,他都不得不重新开始,再次失败,又再次开始,如此不知过了多少个春夏与秋冬,直到永远…… 


显然,不论是达那俄斯的女儿们,还是西西弗斯,他们的故事都反映出了一种望不到头的绝望感。
 
然而,在空怀绝望之外,这些神话是否也包含了一些给人安慰的积极含义呢?
 
一位当代的德国哲学家,就乐观地指出,西西弗斯的困境其实是神对他的考验,并非无解。
 
只要他每次爬到山顶时,从上面扒掉一块石头,这样,这座山最终会被夷平,巨石也不会再滚来了。
 
所以,这个故事最终会变成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人生也因此有了目的。

而著名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解释则更加经典,也更多了一分悲剧的崇高感。
 
在他看来,永远落下的巨石无疑隐喻着人生和世界的荒诞,但他同时指出,生命应当是对荒诞的反抗。
 
西西弗斯的工作正印证了这条真谛:即便我们要不断面对荒诞的命运,我们依旧可以有一个充满激情和主动性的人生。
 
因此,对他来说,这无休止的工作可能并非惩罚,而是对命运的反抗,是对高高在上的诸神的嘲讽。
 
而如果说,西西弗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写照的话,那么真正值得思考的就是:在面临困境和磨难时,我们究竟是要放弃,还是做一个斗争的勇者。

参考资料

[1] [美] J·E·齐默尔曼(著),张霖欣(译):《希腊罗马神话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美] 伊迪丝·汉密尔顿(著),余淑慧(译):《希腊罗马神话》,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3] [古希腊] 荷马(著),王焕生(译):《荷马史诗·奥德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4] [法] 阿尔贝·加缪(著),沈志明(译):《西西弗神话》,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5] Pausanias, Description of Greece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W.H.S. Jones, Litt.D., and H.A. Ormerod, M.A., in 4 Volum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Ltd. 1918.

[6] Pseudo-Apollodorus, The Library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Sir James George Frazer, F.B.A., F.R.S. in 2 Volum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Ltd. 1921.


版权声明


《硬核博物馆》连载的全部文章包括原创、肖像、评论、剧本、改编、译本、转载等内容,其著作权一律归原作者所有,《硬核博物馆》为经原作者合法授权的唯一版权代理方。


转载须知


[1] 公众号文章留言或公众号直接回复联系小编。

[2] 保持文章图片完整性。

[3] 完整标注文章作者和其他文章中标注的版权信息。

[4] 完整标注来源《硬核博物馆》,以及作者相关信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博物馆”(ID:yhbwg66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