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瓶子”玩出了花!这样器型的瓷器你有吗?

古人将“瓶子”玩出了花!这样器型的瓷器你有吗?


想必很多朋友在生活或博物馆里,

都有见到一个很漂亮

或者很独特的瓶子,

却叫不上名字的经历。

在陶瓷的造型中,

瓶子是一个很大的门类,

各式各样的瓶子,造型繁多。

器型和来历都颇有亮点,

比如说下面这几种





【花口瓶】


清嘉庆掐丝珐琅祥花瑞果瓜棱花口瓶



因瓶口如开放的花瓣而得名,细颈,圆腹,撇足。始见于唐,至宋代较为流行。




【琮式瓶】

宋 官窑粉青釉琮式瓶


琮式瓶始见于宋,一般认为始出现于南宋,至于北宋是否已有琮式瓶生产,说法尚不统一。宋代盛行仿古之风,这种瓶式系仿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外形加以变化而成。南宋官窑、龙泉窑均有这种器形。




【活环瓶】


清乾隆豆青釉青花哥釉双耳活环瓶


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胆式瓶】


清康熙青花龙纹胆式瓶



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流行于清代。




【天球瓶】

清雍正 御制青花釉里红云海腾龙大天球瓶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


除了上述提到过的“瓶子”

常见的还有葫芦瓶、梅瓶、凤尾瓶、

蒜头瓶、六方瓶、观音瓶、转心瓶

.......




今天,就从器型和用途的角度,

带你认识另一种器型的瓶子——琵琶瓶

琵琶尊

琵琶尊因瓷器器形纵剖面似琵琶而得名,收藏界喜欢叫“琵琶瓶”


清康熙 青花缠枝莲纹琵琶尊


乾隆御制洋彩江山万代如意耳琵琶尊

尺寸:高37cm

成交价:HKD 106,961,669

虽然琵琶尊流行于清代,但是不同朝代琵琶尊的器形也在演变,因为随着的时代的变迁审美变了,所以瓷器造型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而在改变。

琵琶尊瓷器的器形的演变

琵琶尊瓷器的器形整体是洗口,束颈,圆腹,二层台式圈足


因为是在古代琵琶尊是陈设类瓷器,所以有二层台,这样摆设比较稳重,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让人感觉主人家比较端庄大气。



清康熙 青花山水高士纹琵琶尊 

二是琵琶尊瓷器不容易打碎,这是很关键的设计点,这是古人设计陈设瓷器造型的初衷。
早期琵琶尊以盘口为主,琵琶尊底足二层台比较高,为了让瓷器更平稳。



清早期•漳州窑琵琶尊


清 德化窑白釉划花八吉祥纹狮耳琵琶尊
清代康熙晚期琵琶尊开始从笨拙到小巧纤细的演变,随着人康熙晚期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也随之提高,陈设器不再是实用上了,还需要注重器形的秀美。
所以这个时期的琵琶尊器形也在改变。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琵琶尊


纵观瓶的历史轨迹,

汉唐有明确的礼仪用途;

宋元时瓶开始承载实用功能;

明清时期引出大量的新工艺和装饰手法,

同时实用性开始减弱甚至消失,

审美的价值愈发突显。


在瓷器的诸多品类里,

只有瓶一直笼罩着形而上者的光环。

除开实用性,瓶子摆在那也是艺术!



近期,域鉴APP的严选优品中上新一晚清·黄地粉彩花蝶纹琵琶尊,愿请诸君共赏之。


晚清·黄地粉彩花蝶纹琵琶尊

口径15cm,高36cm








































此件晚清·黄地粉彩花蝶纹琵琶尊,口微撇,束颈,圆腹,底承圈足,器型别致。外壁施黄彩铺底,以恰到好处的间隔绘花枝,各色花卉和蝴蝶纹样相结合,各自精彩而互相辉映,使人倍感生意盎然。

 
 
 
 

更多精彩

                  
                  
                  
                  
                     
                     
                     
                     
                              
                              
                              
                              

域鉴&宝臻2022秋拍 | 臻选御品高瓷,值得期待!

●重磅!“域鉴2022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精彩拍品抢先看!
●观瓷吃席!宋代吃货的“高颜值饮宴瓷”,让你大饱眼福~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域鉴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