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数藏平台腾讯幻核下线,数藏产业是否还有明天?

国内首家数藏平台腾讯幻核下线,数藏产业是否还有明天?

3月9日,腾讯数字藏品平台“幻核APP”发布通告,称将于2023年6月30日24时产品下线。


幻核APP下线后,持有藏品的用户将无法在APP中查询、下载、展示及分享已购数字藏品,且不能再进行退款操作,建议用户在2023年6月30日前进行退款操作。



 


这是继幻核2022年8 月 16 日起停止数字藏品发行,并接受用户退款之后又一动作。


公众号“腾讯幻核”的更新停在2022年6月27日,且7月8日后再无藏品发新。8月16日“幻核”发布公告,表示基于公司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将做出业务调整,幻核停止数字藏品发行,同时所有通过其平台购买过数字藏品的用户可自行选择继续持有或发起退款申请。



 

 


幻核是腾讯旗下数字藏品平台,2021年8月2日正式上线。


首批上线的数字藏品为腾讯新闻旗下知名IP“十三邀”的黑胶唱片NFT,包含多位名人的语录,并支持用户进行“个性化镌刻”,限量300件,每件定价18元,上线不到1秒即售罄。


由于腾讯的流量加持,上线之初幻核受到用户的追捧,尽管发布的藏品价格相对较高,单价在100元左右,在2022年5月之前几乎每次发行都是秒光。


幻核和鲸探,一度是中国两家互为竞争对手的大厂主导的数字藏品平台。背后站着腾讯和阿里。中国的数字藏品收藏家大部分都知道并实际参与这两家平台的数字收藏。两家平台一度竞争激烈,无论是从藏品的发行还是收藏家群体的争夺。“鲸探的敦煌和幻核的万华镜哪个更有价值,是两边收藏家们争执不断的话题。”这个话题最终随着幻核的退出而被收藏家群体淡化。



 


多名幻核收藏家表示,幻核的这则下线公告其实早有预料,但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有点猝不及防。“原来还幻想有一天腾讯重启幻核,我的向日葵和苔藓(均为热门藏品)会给我带来财富,现在幻想破灭了。”



 



 



 



 


中国的数字藏品从2022年春节前兴起,上半年迅速升温至火热疯狂,下半年又急转直下坠入寒冬,短短一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牛熊周期。经过市场淘汰,曾经数百家的数字藏品平台大部分已经倒闭关停。这些台子中,大部分是打着“数字藏品”旗号玩资金盘的野台子,这些台子几乎都已经倒闭或者跑路,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2023年春节以来,随着数字藏品以及国内外加密市场的回暖,一些野台子也打着“数字藏品”的旗号死灰复燃。对此,业内人士呼吁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这些诈骗分子的打击力度,另一方,正规数藏平台也应该加大对收藏家的宣传,呼吁理性收藏。


一部分玩钱币和邮票收藏的年轻人正在加速流向数字收藏。但数字藏品行业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出现了许多乱象。一些诈骗分子也借机行诈骗之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加快对数字藏品相关领域的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鑫灜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琪雅今年带来了关于建立我国数字藏品监管体系的建议。她认为,数字藏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带动了智能合约、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国外的NFT,我国数字藏品存在两大不同:一是技术层面上,为实现更好的合规,国内数字藏品以联盟链为主,依托跨链互操作技术实现开放生态;二是价值属性上,国外的数字藏品使用虚拟货币进行匿名交易,用户更加寻求其金融价值,我国数字藏品则使用人民币实名交易,强调数字资产本身的内容及收藏价值。


冯琪雅建议,由于数字藏品涉及数字资产和数字版权等多个领域,尽快由多部门联合出台数字藏品监管办法,明确各环节监管主体,对数字藏品进行法律定性,对各个环节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冯琪雅还建议,建立数字藏品交易信息公开平台,公开发行流程、发行价格等信息,方便投资者了解市场行情和风险情况。积极鼓励平台公司开展创新行为,针对数字藏品行业建立相关产业联盟,推动行业自律,制定自律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阎美蓉《推进数字藏品开发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中提出,应尽早出台数字藏品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引导文旅数字藏品开发和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综合丨深圳大件事 、半两财经 
 
 编丨lis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