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 | 一场漫长和解

过春节 | 一场漫长和解

途鸦er,分享旅行之美

文:嗨皮不二 | 首图:Tom Hacking


在这个春节里,我终于与我家的狗:名叫狗狗,达成了和解。
准确来说,这是我爸妈养了十五年的狗狗,一只博美,小型犬,四、五斤重,浑身白色。
在我结婚搬出后,便不再与她朝夕相处了。
这样子,大约四年过去了。
 
狗狗拥有一切博美的典型特质,好的坏的,一样不落。
 
例如好看。
即便每次聊到我自养的两只田园猫时,我都不懈地向我妈普及救助宠物的重大意义,但我妈从来都没深入探讨的兴趣。
她从心底里,希望自家的宠物好看,那种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好的好看,那种没有救世主滤镜的好看,那种不用靠习惯养成的好看。
狗狗在十五年前,就是用这种好看,让我妈一下决定把她带回来。
 
也例如吵闹。
出门时,狗狗会向路过的一切人或动物大声吠叫。如果其他狗也大叫回应或向她示好,那就是一场得让我妈弯下腰张开臂膀,才能免走的灾祸。
即便在家,她也会叫,对着所有来的人叫。
也对着我叫,当我爸妈在家的时候,她以此平复她的童年创伤——当时,我喜欢和她开一些惊吓的玩笑,就此结怨了十五年。
 

© Andrzej Stasiukiewicz


但她的身体确是一天天地衰弱下去了。
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我不知道,我想,这就大约如同我搬出去的这些时日,春来夏往,自然得仿似窗外的那棵杉树,已经长高到,能遮去我向外的眺望。
 
狗狗每天要吃许多药,治疗关节的、骨骼的、心脏的,都是我妈一趟趟从宠物医院配回的,价格相当不菲。
而我爸就负责,把药片一粒粒地塞进一小块一小块的山芋里,哄喂狗狗吃下——放在碗里是决计不吃的。


狗狗的后腿已经不能支撑她上下家中的楼梯了,有时在平地走路,也会无端崴一下——每当此时,我妈的眉毛也会跟着一崴,母女连心。
更为要命的是,肾功能的下降,让她现在每隔一小时,就要去三楼的阳台小解,由我爸将她抱上抱下。


这些信息如碎片般,卡在我每次回家的聊天间隙,在闲时稀里哗啦地落下,落成一幅狗狗生活的速写画。
 

© Sebastien Major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春节,家里不很太平,疾病接连而来。
于是我更多地回去,有时探望,有时陪同,有时仅在家中值班——负责狗狗每小时一次的上楼小解。


时点一到,我就走向客厅。
狗狗总是窝在客厅角落的柔软小窝里,见我过去,略显紧张地抬两次头,但不吵闹。
我将她拿起,挣扎的力道比我记忆中小得多,她紧紧地趴住我的小臂。


在三楼,我轻轻地把她放下,直到她四脚着地,才卸下我手里的力,否则便可能崴到。
狗狗步步蹒跚地走向铺在地上的尿布,毕,又慢慢走回我身边。
但每每在我伸手要抱的时候,就转头走回三楼的小窝,蜷身窝进,张起乌黑浑圆的眼睛望向我。


这是她每次事毕都要坚守的仪式,如同一位动画片里的公主,把所有的衰弱,都藏起在糖果般的卡通形象里。
 
每次做完值班工作,我回到自己家,看到两只猫上蹿下跳,便感到一种生命节奏的强烈切换。
两只猫是近年陆续捡到的,一只一岁半,一只半岁。
生命的旅途才开始,身体蓬勃生长,精神毫无忧虑,每天醒来都要探索一遍家里所有的角落,把握身边的一切。
对她们而言,衰落的进程尚且遥远,想做的事如同无数在眼前涌现的逗猫棒,叮铃当啷,希望四溢涌现。

© Agnieszka Kalita
 
从我十多岁的某一天,我突然开始对于死亡的恐惧,没有一点缘由。
我问每一个大人:人死后会怎么样?
我所惊惧的是,在那一刻到来以后,我就再也不会知道,世上在发生些什么了。
一个画面屡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刚建成不久的东方明珠笔挺挺立在江畔,而后黑幕合上,我再也看不到了。
 
如今回想,这个画面仍然清晰无二。
这是一张越过了时空的明信片,邮戳打了一遍又一遍,我知道它仍然在途,在寄往今后的时日。
 
从那时开始,直到如今我三十几岁的时日里,死亡的吊诡之处一点点显现出来。
它绝非如明信片般,是在一个瞬间就完成的切换。
相反,它是一种如同暗物质一般的力,与这个现世如影随形,牵扯神经,在心中不断堆叠着一座纸牌屋。


© Marnix Detollenaere
 
这两年来,我越来越喜欢听别人说话,听一些在过去的自己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
例如一些在某个时刻的细碎感受、一些我连面都没有见过的长辈往事、一些在时代里已经凋零的生活,不一而足。
顾老师说这是变老的迹象,开始和一些无所事事的老法师一样,爱讲闲话了。
我说不是,我又不爱讲,又不吹牛逼,我只是爱听。
 
我想,纸牌屋是很容易倒的,所以有加固的必要。
用回忆筑起房梁和柱,时不时地刷墙和养护,总会让它坍得更慢些。
 
我又想,很多过去所认为的“意义”,在死亡这个最大的公平面前,都被消解如烟。
那也便不值得更多的关注了。
 

© Thiago Rigonatti
 
自从养猫之后,我开始时不时地下楼,喂养小区的野猫们。
给他们每只都取了名字,每次下楼,特别聪明的那两只,总是提前等候。
年前和奶奶聊天,聊到两年多前去世的爷爷,才知道他竟也有这个习惯,不间断地保持了几十年。
这和爸爸那辈口中严厉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萌。
也几乎让安逸到有些愧疚的我,有种传承到些老辈精神的慰藉。
 
都说上海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淡到不买年货,外出吃餐,不放鞭炮,不迎财神。
但今年,我却感受到比往年更浓重的过年意味。
一种在饭桌上全力享受的张力,一种由闲话构筑的团圆感,一点没来由的对未来的冀望,一份一切都在当下的安心。
 

© Simon Josephsen
 
“过春节”系列,是年前就和几位作者们约定的主题,大家都早早地定了稿,很是出色。
惭愧是自己的作业,却拖到假都放完了,才写出来。
远不如狗狗小解那般准时。
 
不过,我忙安慰自己,不到元宵,都在年里。并不算拖稿吧。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




本文作者:嗨皮不二
途鸦er之人文/行业/杂谈向旅行家,
在或不在路上,都想好奇地探索这浩瀚世界。

-更多关于过春节的事-


《过春节 | 母亲,与母亲河》

《过春节 | 漂泊后,我回家了》

感谢你的阅读、转发和在看。

下面是1个抽奖链接按钮,2月16日晚上18点开奖,一共188元,18个红包,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我参与抽奖。

途鸦er往期精选


#玩世界系列,涂鸦旅行生活
北京|何以铸就    扬州|不当大哥
滇西北|徒步    青海|无人区    
西藏|潦草环线    天津|倍儿哏儿
厦门|六年之约    济南|老城巡礼  浙江古镇|合辑 
墨西哥|旅居    爱尔兰|旅居    科特迪瓦|旅居
英国|哈迷之旅   西班牙|巴塞罗那   意大利|一路向北  
耶路撒冷|片段    巴黎|在左岸     意大利|夏日
阿留申群岛|邮轮    印尼|横向穿越    印度|杂记


#轻文化系列,轻度旅行人文
旅行者|徐霞客    建筑师|高迪    建筑师|波菲  
建筑|希腊奇迹     建筑|新天鹅堡    建筑|清西陵 
建筑|云冈石窟    建筑|龙门石窟    建筑|双林寺
风物志|杭州    城市纪|杭州
电影|公路传奇    萌物|熊猫
旅行方式|旅行赌盘    旅行方式|真空管道旅行    
旅行方式|废墟之美   旅行方式|农业文化遗产


#Check in系列,超主观住宿体验


#Report系列,实用型住宿评测


#好酒店系列,深度酒店文化
编年史|精品酒店(1)
上海|和平饭店     上海|建业里嘉佩乐


#瞎扯淡系列,不仅关于旅行
星座旅行学    泰国微笑背后    复古骑行    猫不爱旅行





分享旅行之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途鸦er”(ID:tuya_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