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推出元宇宙产品“希壤”App / 图:百度VR.
从一个陌生新鲜的词汇变成席卷各个领域的热门潮流,“元宇宙”似乎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在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的 2021 年即将步入尾声之际,中国的互联网巨头百度再一次把这股潮流推向热议的高峰——就在本月 10 日,百度宣布于本月 27 日发布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App。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这里创造一个专属的虚拟形象,在个人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上登录“希壤”的虚拟世界,进行听会、逛街、交流、看展等多种活动。
同时,刚开幕的“百度Create 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也是在“希壤”App中举办。本次大会可让 10 万人同屏互动、实时交流。而这,也是国内首次出现在元宇宙中举办大型会议的先例,令人联想起比尔·盖茨在不久前提出的“未来三年内,大部分工作会议将转移至元宇宙内进行”的大胆预言。
百度官方表示,“希壤”要打造一个跨越虚拟与现实、永久续存的多人互动空间。在这个以莫比乌斯环星球为主体的虚拟世界,中国元素与科技感设计融合在一起,中国的山水、文化、历史、建筑等,都将被融入“希壤”世界的视觉设计与游戏体验之中。用户既可探秘刺激科幻想象的三体博物馆,也可寻访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刹少林寺,还可与年轻一代熟知的西方科幻界IP明星们相遇,充分利用了虚拟世界跨越时空、四通八达、自由开放的特性。
/ 百度推出的“希壤”App中,既有科技感设计也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 / 图:百度VR.
据“希壤”官网介绍,这款元宇宙产品将主要以三大功能为亮点:第一,这个由无限连接的虚拟空间组成的世界,能为商家或合作伙伴提供虚拟空间定制功能,供其打造独家专属的个性化品牌世界;第二,每个用户都可以定制自己专属的虚拟角色,并通过虚拟形象与客户或合作伙伴进行即时语音等互动交流;第三,这个支持多人同时在线的世界,也为商务拓展与其他属性的活动提供了具有多样潜能、超越现实局限的新平台。
如此具有野心的构想与本身就热度正高的“元宇宙”概念,令“希壤”自一诞生便赚足了目光。然而,当百度此前开放了手机端和VR一体机端的测试版“希壤”后,吐槽与争议也随之而来。那时的测试版本仅开放了三个场景,分别是位于 99 层的冯唐艺术展、位于 188 层的百度世界大会和位于 300 层的观景台。其用意也很明显——艺术展和大会场景用于分别展示“希壤”空间的亮点功能与多样价值,而观景台则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俯瞰城市规划、预览其未来发展的“蓝图”。可目前来看,这些场景的设计与用户体验却有些稚嫩和粗糙,并暴露了不少短板。
/ “希壤”中的虚拟城市与少林寺景观 / 图:转自智东西 / 凤凰网科技
比如,在本该令人激发想象、展望未来的观景台上,四处碰壁“空气墙”、只能在小小圆台上绕圈的体验带来了不小的局限感。俯瞰之下,缺乏想象力和美感、甚至看起来有些简陋平庸的城市景观设计,更是让一些用户心生失望乏味之感。而在冯唐艺术展区域,用户虽能观看悬浮在空中的数字版书画作品,却无法对作品放大、缩小、或进行其他更为复杂的互动,只能在作品间走来走去,整个场景的设计也都十分简单。
如果是十年前,虚拟观画的模式本身也许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可如今,在越来越多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展览因疫情而加速数字化进程后,我们已见识过太多的虚拟画廊与线上展览,且其中不乏能在技术、设计、创意、交互性与沉浸感上远超“希壤”的例子。
单一的捏脸系统、互动方式、动作设计,过分简单并略显粗糙的场景与人物外观设计,以及卡顿、穿模等问题的频繁出现……这些“槽点”在人们对“元宇宙”一词寄予的极高期望下显得格外刺眼,令“希壤”在测试阶段频遭差评。对于数字时代的观众而言,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玩游戏的玩家们而言,“希壤”确实显得不够成熟,在设计和体验感上甚至比不上普通水准的网络游戏,因此被许多人吐槽为是“学生作业”、“打着‘元宇宙’的噱头圈钱”等等。
/ “希壤”测试版中已开放的场景设计较为乏味、活动方式较为单一,令一些玩家颇为失望 / 图:转自GameLook.
对此,百度副总裁马杰本人也坦诚表示:“目前元宇宙尚处于非常初期的产业探索阶段,其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将由整个社区花费很长时间来共同构建并成熟”。不过,这些在发展初期呈现出的技术设计上的不够成熟与直观体验上的亟待完善,不该是“希壤”的“一票否决”,也不该掩盖住“希壤”具有的独特亮点、优势与丰富潜能。
首先,“希壤”在视觉、听觉、交互这三个方面做出了技术上的创新突破,而这三个方面正是当前阻碍元宇宙发展的三大技术难题。据百度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所述,在“希壤”中,“如果用户戴上耳机,就马上能体验到 10 万人会场内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音视觉效果;如果打开麦克风,就能马上连麦,实现多人语音交流。而随着用户的走动所带来的位置的变化,用户也会遇到更多的人,并听到新的聊天内容,模拟真实世界中的音效场景”。这种逼真立体、“声”临其境、“万人演唱会”级别的声效体验,在国内尚属先例。
同时,“10 万人同屏技术”也同样值得关注。就如《北京商报》所指出的那样,“不同于网络游戏,元宇宙的身份系统、社交系统和随时随地需求,要求希壤必须将用户尽量置于同一服务器下,并保证低延时、高沉浸的用户体验。”而本次即将在“希壤”举办的“百度Create 2021”,将能“支持 10 万用户规模聚集条件下的相互可见,以及基于参会者不同位置的实时交互,实现在不触发广播风暴的前提下,完成大规模的实时状态同步”。“10 万人同屏”展现出的规模、空间容纳力与背后的技术能力,正是为何看似简陋粗糙的“希壤”会比普通网络游戏更为接近“元宇宙”概念的原因之一。
/ 百度“希壤”中以三星堆为创意而设计的表演舞台/ 图:百度VR.
此外,另一个让“希壤”比那些视觉酷炫的网游世界更为接近“元宇宙”构想的原因,便是“希壤”在空间功能和空间属性上的多样化与综合性,以及功能与功能、功能与场景、功能与整体世界之间的这种“点、线、面”的连接。在“希壤”世界,结合avatar真人上线或AI数字人,用户可在沉浸的定制空间中开展包括展览、实况竞技、艺术表演、演讲、商业洽谈、客户服务等在内的多种活动。而随着技术与思维的继续发展,未来还将有更加多样的功能与属性可以挖掘,一些像购物、学习、社交、逛展这样的日常活动,甚至将可以完全在元宇宙内部进行。
作为背靠互联网大厂而诞生的产品,百度AI智能技术的赋能,支持VR、PC、iOS、Android全面打通的多端兼容,以及能够“一次搭建、长期使用、更新便捷”的永久复用性等等优势,都为“希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虽然仍显稚嫩和粗糙,但“希壤”蕴藏的潜力不可否认。
凭借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能力,以及百度智能云的强大算力,百度正推动着虚拟社交空间向“元宇宙”一词所承载的目标与未来期冀进一步靠近。诚然,初露端倪的蓝图若想变为令人信服的世界,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从目前已有的技术与资源基础、以及在这基础中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来看,这一切的前进速度也许会超出初期的预判。
/ 百度“希壤”App宣传图 / 图:百度VR
· End ·
文字:Yifan
编辑:Yifan
JCC 文创未来
J I N G
往期推荐
· RECOMMEND ·
JING CULTURE & COMMER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CC文创未来”(ID:JingCultureCommer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