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了武汉菜一贯的咸鲜重口
偶尔味蕾也会叛逆出轨,分外想吃外地风味
/
此前我们探索过生猛的潮州生腌(戳我回顾),这次继续在锅碗勺盘中探索山川湖海。
翻遍社交平台千挑万选,敲定三家汉漂们连连称赞的馆子开开胃。伴着餐馆里不熟悉的贵州、福建、襄阳口音,饭也更香了。
疫情当前,即便不能出门旅游,让灵魂先在美食里旅旅游也不错。
自从知道朋友在泉州旅游时,上飞机前跑去店门口求老板开门给她做顿饭,我就对泉州食物充满向往。
听说古田的汉西建材市场附近有家正宗的「泉州面线糊」,心动了。要知道,汉西建材市场里,90%的商人是福建人。
大红色招牌、七八张桌子,普通社区小店的模样,蒸腾的水汽把初春清晨的寒风隔绝在外,自带三分暖意。
面线糊是泉州人最常吃的过早,就像热干面之于武汉人的地位。
长得像武汉的糊汤粉,但面线糊口味更为清淡,是由泉州特有的、0.5mm铅笔芯般粗细的粉线煮成,入口即化,像在喝汤。
不锈钢的案板上小料满满当当,干子模样的猪肺丝、极薄嫩黄的鸡蛋丝,还有泉州小吃醋肉、五香卷等。
随便挑,几样都成,丰俭由人,吃上半个月都不重样。
舀一勺热乎的面线糊往里一烫,滴两滴白酒激发香气,那鲜甜爽滑劲儿,比热鸡汤治愈上百倍。
老板很热情,看我们吃法不正确,默默走过来传授吃法:汤要和菜一起吃,味道才足。
☉ 醋肉是泉州一种特有的炸肉,和东北锅包肉很像,另有一丁点醋味
咸饭是店里的另一主角,人人桌上一份。长得简朴无华,意外地,还挺好吃?
香菇和鲜肉隐藏在饭内,米粒颗颗分明,鲜润咸香,配上酸豆角就很美味。
来的多是附近居民,隔壁的食客用“胡建话”和老板聊天,陌生的方言萦绕耳边,是外地菜小馆子里最棒的BGM。
人均13块钱,吃得舒舒服服,还要什么自行车?
主打贵州菜,「苗姑酒堂」在京汉大道上开了14年,贵州老乡直接把这里当食堂。
一进门,浓郁的冬阴汤味让人瞬间就饿了。味道出自店里的招牌菜,酸汤鱼火锅。
制作酸汤鱼的红酸是大番茄、野生小番茄、辣椒等食材发酵2-3个月熬制而成。鱼直接称重现杀,菜上桌才知道是生鱼当面煮,有点生猛。
酸汤清爽醇厚,鱼肉鲜嫩。建议先喝汤,鱼肉多煮些时才能饱吸汤汁。
为了迎合武汉人的口味,汤的酸度已经降了好几度,但我依然觉得很酸,而爱喝的朋友连干三碗。
煸汤圆是我们第一道光盘菜,一口一个迅速吃光。
雪里红佐餐下的汤圆皮咸香微酥,一口咬下去,黑芝麻的甜馅缓缓流出,咸与甜在这道菜里完美联欢。
为了保证风味,酸汤、辣椒、腊肉这些主要的食材坚持从贵州运来。
笋片炒腊肉风味十足,糟辣椒大白菜里的糟辣椒是贵州特色,怪噜饭里加了超多配料,腊肉、红腰豆、蔬菜丁,美味又扎实。
我们一连点了四五道菜,上菜速度快,味道无雷,整体感觉很棒,我已经迅速安利一圈了😂
如果你问襄阳人,“人在武汉想吃襄阳牛肉面,去哪?”大概率会推荐这一家。
雄楚大道与平安路交叉口,「薛记襄阳牛肉面馆」里24小时牛油飘香。
牛肉面量足油厚,口味偏咸微辣。牛肉有些咸,牛杂更值得推荐。
学着旁边的大哥先磕蒜后吃面,生蒜的辛辣在嘴里爆开,迅速瓦解牛油的腻。
不能接受大蒜的,多加点剁碎的大葱,也有类似效果。
黄酒,是襄阳牛肉面的官配,没有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家面正宗。它不在薛记的招牌上,需要直接找老板买。
黄色的米浆酸甜爽口,比常规的米酒好喝,2块钱一大碗,一天都美妙了。
薛记襄阳牛肉面馆有很多分店,有的加盟有的师从这里,但还是这家店最值得试。
/
人对家乡味道的记忆,总是关乎情感。尤其当人身在外地时,美食越香,乡愁越浓。
虽然说,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我实在瞧不上。但能吃上一口相对正宗的家乡饭,心也会离亲朋更近一点,也算一种慰藉。
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让武汉就像一个万花筒。
天南地北的人汇集于此,把大海的咸鲜、热带的湿润、山野的香辣风味一并带来,在这里闪闪发光。
你有私藏的外地口味小馆子吗,快分享出来!
▄
EDITOR\编辑 PHOTO\摄影
八戒 粉雾海
DESIGNER\设计 TALK\客服
欢喜斑马 李嚯嚯(wuhooo2020)
CONTACTS
微博|@wuhooo武汉
小红书|李嚯嚯的武汉相册
招聘|点击这里加入我们
商务|150723348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uhooo哦嚯”(ID:wuhoooy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