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志瀚 Ryan Chiu
摄影:Justin Cheng
古董令人难以亲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总觉得买了回家,得无比谨慎对待之。最好放在坚实柜子里头,外面有玻璃包围,既无尘埃又无碰撞,那便最是稳当。
久而久之,这些珍器束之高阁,最初为我们带来的趣味与喜乐都因着被关了起来而殆尽。
其实不少古玩本来就是实用器。举如11月香港秋拍,邦瀚斯策划「将进酒-中国饮酌文化与艺术」专场,带来逾40件酒文化器物,横跨商周至明清逾三千多年时空。无论是斟酒的壶、饮酒的杯、乃至伴饮旁置的摆件,俱是古人真箇曾亲手使用的真品。
乘此机会,值点网专访了虞咏芝(Gigi Yu),请这位中国古董艺术部主管挑选箇中精品。不论阁下喜欢异国情调还是独爱中国风、向往文人雅趣还是讲究仪式感、追求细节还是钟情简约美学,也可以一同借之追慕古风,把酒同欢。
虞咏芝|邦瀚斯 中国古董艺术部主管
Lot 135
执壶:高33.5 cm;杯:直径6.2 cm ;盏托:直径10.8 cm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Lot 137
高度:27 cm
估价:HK$60,000 - 80,000
综观中国历史长河,大唐乃金银器最为流行之世。在这个堪称「文化大熔炉」的朝代,中原一方面继承自商代以来的金属工艺,另一方面又融合胡夷民族、乃至西亚文明的风貌,碰撞出灿烂火花。自此,中华金属器便一直流着结合东、西的血脉。
金属材质也突显出农业与游牧社会的分野 - 前者固定于一方土地生活,陶瓷用器获得长足发展,金银器则更多是财富象征;后者常于马背上驰骋草原大漠,金属不易损毁,无论制成器皿还是装饰穿戴,皆是合适。
以此种执壶为例,充满异域风情,器形便是源自中亚金属盛酒器。
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制作的一件,盖钮鎏金与短桥饰鎏金羔羊,流底则鎏金錾刻源自印度神话的摩羯。壶身正反面饰滴露形开光,内饰海水江崖、松、竹、鹤、方胜、灵芝、蝙蝠纹,代表高尚、长寿、福到等中华传统寓意。执壶以白料珐琅为地,与鎏金掐丝对比鲜明,杯盏又难得地原装保留。
其中的卍字,以及壶身两侧的八宝纹,则是佛教信仰符号。观乎中原佛教严格禁酒,应为藏传佛教之器。
至于银制执壶,虽然壶身光素,但无论是节形长曲流、莲花形流嘴片饰、还是流颈之间的多云形片饰,都刚刚起到点缀之效。足壁海棠形镂空,也很适合我们用来加热温酒。
壶口缘阴刻双钩「富寿社丙戌年」六字款,翻查资料,有明一代历经四个丙戌年,分别为永乐四年、成化二年、嘉靖五年、万历十四年。
Lot 128
高度:30cm
来源:伦敦苏富比,2014年11月5日,拍品编号247
估价:HK$250,000 - 500,000
Lot 126
直径:6.5 cm
估价:HK$400,000 - 600,000
Lot 129
宽度:6.2 cm
来源:伦敦苏富比,2010年5月12日,拍品编号196
估价:HK$120,000 - 150,000
Lot 127
直径:6.7 cm;高 5.3 cm
估价:HK$60,000 - 80,000
收藏Figure公仔的朋友,往往喜欢集齐同系列的一整套出品。古董界也有类似情况,十二花神杯便是一例,只是要齐集一套非常不易。
清宫每月举办各式宴会,王公大臣喜欢用使十二花神杯饮酒行乐。每杯代表一个月令,上绘相应花卉作装饰,兼写有唐诗衬托。这一件是七月兰花,上书「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出自唐代宰相兼诗人李峤的《兰》,全文为「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元朝创烧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接着很快就把这两种工艺合而为一,进化出青花釉里红这个高贵品种。
釉里红以铜为呈色剂。这种金属易于高温挥发,对气氛、含量、冷却速度等因素极为敏感,故即使到了满清一代,御窑仍会屡屡烧出呈色灰黑的失败品。本小杯釉里红呈色雅丽,铜红八宝纹与钴蓝莲花配搭得宜,留白空间发而中节,尽显雍正帝脱俗审美。
清宫在西洋艺术影响下,创烧出瓷胎珐琅彩,此后又衍生出粉彩、洋彩,令中国彩瓷发展攀上颠峰。
此对粉彩八角杯以八仙为主角。曹国舅、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围石案而坐,桌上绘酒杯果盏。左侧绘韩湘子与何仙姑观望,右侧绘蓝采和及铁拐李赶赴,以山石松树灵芝隔离画面,勾勒细腻生动,料色鲜艳厚重。杯内施松石釉,更添一份优雅。
道教八仙之中,铁拐李拐杖上常系酒葫芦,最为嗜酒。大家熟悉的八仙过海故事,就是描绘八仙献寿,王母赐酒,众人饮醉于东海而大显神通之传说。
Lot 111
高度:12 cm
来源:纽约苏富比,2014年3月19日,拍品编号215
估价:HK$1,800,000 - 2,000,000
Lot 112
高度:21 cm
来源:2015年购于大阪藤原集古堂
估价:HK$900,000 - 1,200,000
Lot 104
宽度:19.5 cm
来源:
-
香港私人旧藏,1998至2007年
-
香港澄览堂珍藏
估价:HK$500,000 - 600,000
文人总是予人内敛沉静的印象,很难和开派对三字拉上关系。其实历史上许多骚客都是性情中人,派对上也自然要与文友把酒谈欢。
宋朝让雅儒之士向往的,除了代有才人出的一众文豪和文学作品外,还有高雅脱俗的审美。
中国陶瓷史上,宋代以追求釉色的极致而闻名天下。如斯美学,近千年来俱为日本文化所喜欢和追慕,深深影响着当地的艺术创作。这也是为何新晋藏家欣赏宋瓷时,往往有一番很东瀛的感觉。
宋朝各大窑口各有其特色专长。好像北方的耀州窑,以青瓷为宗,刻划装饰汲取了大唐金银器的錾刻工艺,甫面世时就成为独当一面的艺术作品。开初风格是简练明快,入宋后走向精美华丽,达至耀州窑的颠峰。
至于南方吉州窑,除了黑釉剔花、木叶纹等各色装饰外,玳瑁釉亦是有名。玳瑁釉是一种窑变釉,匠人先在器物上施氧化铁含量较高的釉料,然后再随意甩洒氧化铁含量较低的釉料,烧成时产生交融、流淌,呈色如天然玳瑁,又千变万化,另有一釉情趣。
Lot 105
高度:72 cm
来源:
-
1990年代购于台湾(据传)
-
台湾清翫雅集成员旧藏(据传)
-
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HK$3,000,000 - 4,000,000
Lot 101
高度:21.5 cm
来源:
-
日本私人旧藏,购于大阪
-
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HK$600,000 - 900,000
Lot 103
高度:25 cm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购于2000年代早期
估价:HK$400,000 - 600,000
古青铜酒具的器形,我们今日大多已不复使用,也令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角,形制与大家熟悉的爵很相似,主要分野是没有流嘴和双立柱。据学者考究,角实为爵之变体,而且级别比爵级更为高级。本青铜角尖唇,两角飞鸟状,口沿下饰蕉叶纹一周,蛋形鼓腹,前后铸两面饕餮纹,双目作凸起乳钉,以雷纹填地,鋬作牛首,鋬内铸铭文三字,腹下承三棱形腿。整器三层满工,俗称「三层花」,精彩相当。
古代铭文中暂未发现觚这个字,是直到约东汉时期才出现,至宋代为儒士所确立使用。器形方面甚为突出,杯身上下都呈喇叭状往外张开。
本觚装饰属典型构图,口沿下饰四片蕉叶纹,颈出四戟,前后饰饕餮纹各一面。圈足外撇,足墙镂空作饕餮纹,双目凸起如乳钉。
周代鉴于殷商滥酒荒淫,颁布《酒诰》总结商朝灭亡教训,提醒天子及诸侯只有祭祀时才能饮酒,且不能饮醉。是故,西周早中期青铜食器较多,酒具则多作礼器之用。至春秋战国,礼乐掣肘日去,青铜酒器制作愈趋华丽繁复,本壶便是一例。
盖作七瓣镂空花瓣形,外侈,盖缘饰象鼻龙纹一周,雷纹填地,粗颈微束,两侧铸龙形铺首,龙角镂空呈扇形,张口露齿。颈部饰波曲纹一周,其下饰象鼻龙纹一周,溜肩鼓腹,腹部饰两圈波曲纹。圈足外撇,足壁满饰交龙纹。
山西省隰县曾出土一对春秋青铜波曲纹壶,器型、波曲纹、象鼻龙纹乃至龙头铺首之双角,尽与本壶相似。顶盖也作花瓣形,只是八瓣而非本品般的七瓣。
Lot 146
宽度:20 cm
估价:HK$200,000 - 300,000
Lot 140
宽度:12.1 cm
估价:HK$120,000 - 150,000
Lot 132
宽度:18 cm
来源:伦敦富艺斯,1994年12月8日,拍品编号209
估价:HK$60,000 - 80,000
另一件玛瑙摆件则以李白为主角。这位酒仙长袍长髯,醉倚酒缸而卧,缸前浮雕方斗,底部铤钻山石。据记载,李太白入宫侍奉翰林期间,常有酒后不羁之事,如酒后命高力士脱靴,故太白醉酒有品行高傲不事权贵之意。
接着这一对竹雕狮子,窄看也是摆件,惟留意匠人特地把狮子顶上作平头造型,自是另有乾坤。没错,两者内膛掏空,翻转倒立便是酒杯。
一狮伏地而坐,双耳及双眉后伏,双目圆睁,口微张,身上再圆雕匍匐一小狮。二狮须发皆细刀钩挑,可见匠人手工之巧。
Lot 118
清乾隆
高度:20.2 cm
来源:纽约古董商Hartman Rare Art,1993年2月8日(发票)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乾隆朝所以能出产此般大型玉器,主因在于成功征讨准噶尔与回部,使得玉路畅通,令新疆玉科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进宫廷,解决长期以来的原料问题。
Lot 133
十八/十九世纪
紫料酒杯(左一)
直径:8.5 cm;高 6.7 cm
来源:
-
伦敦古董商Spink & Son Ltd., 伦敦, 1989年 (标签)
-
加州私人收藏
-
纽约苏富比,2020年9月30日,拍品编号1014
Lot 117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7年4月30日,拍品编号782
估价:HK$60,000 - 80,000
Lot 124
直径:9.5 cm
估价:HK$70,000 - 90,000
Lot 113
长度:9 cm
估价:HK$120,000 - 150,000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邦瀚斯
专场:将进酒—中国饮酌文化与艺术
拍卖日期:2022/11/30
战国
估价:HK$1,500,000 - 1,800,000
秋季网上专场:亚洲私人珍藏中国艺术精品
日期:2022/11/25 - 12/2
今年春季,一件风格相类的「战国 青铜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方壶」在纽约举槌,估价仅US$40万,结果引发激烈争夺,终以逾六倍的US$276万易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值点网”作者:值点网(ID:thevalueco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