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元素”助力品牌

观 “元素”助力品牌

   

耐克、洛丽塔、麻辣烫、公主……

一系列名词的举例,

在脑海中是否呈现出了对应图像?


元素的特性正是如此,在各方面有着自身的定义。


那么!




1

品牌的塑造元素需要什么?



视觉元素


LOGO、VI、包装、产品设计等都可以称为视觉符号。


 


扩大产品特点与联想性,增强产品整体的塑造感与氛围感,在大众心中留下记忆点,利于品牌影响力传播。



 文本元素


文案作为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线索,起到指导与提示的作用。


 


利用文字体现品牌价值与理念,将大众代入情绪化、深入化的心理痛点,以此吸引多重消费群体。



人格化元素


近两年爆火的虚拟人物在形象与调性上更加贴合品牌,人格化形象确立消费群体。


 


凸显品牌温暖、亲民的正面形象,与消费者形成交互,扩大品牌私域流量池。



内容化元素

增强产品与品牌之间的连接感,内容的注入提升品牌构造的完整性与故事感。


 


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独特化的品牌认知,在同质化品牌中形成差异,塑造品牌特性。










品牌固态形式由四点元素进行突显,但动态宣传如何展现呢?IP派上了用场!


传播理念,突出导向

IP一部分源于内容,利用其独特性与感染力突出品牌理念,IP形象激发与大众的共情特点,以此扩大品牌传播推广面,提升品牌知名度与调性。


圣诞老人诞生于哪里?

圣诞节?不!是可口可乐公司。


 


上世纪30年代,大众认为夏天饮用冰镇可乐最佳饮用时期,这一思维让产品在冬季购入量受限。


公司借助国外过年节日的IP形象——绿衣服圣诞老人进行改造,利用画报形式进行宣传,画中描述“白胡子圣诞老人穿着红色服装,打算偷喝可乐”的形象。


 


衣服颜色的改变突出品牌色,打破大众对产品的固有认知。


借用大众熟悉的IP形象进行宣传,以此营造团圆、和谐的氛围感,为产品增添使用场景与认知,提升品牌调性。


 



特性添加,持续增强


IP一部分源于形式,如何利用包装打入市场?抓住这一问题更容易解答疑惑。


马拉松作为群体式健身运动,在近几年逐渐流行,但马拉松的呈现方式较单一,各地举办的活动近乎相同,无法吸引大众关注与产于热情。

 


而每年风靡全球的The Color Run(彩色跑),在马拉松中走出自身特性,利用理念、形式多重元素激发大众的涉奇心理,形成品牌记忆点


 


“为跑步注入了享乐主义的文化内涵”


The Color Run遵循这一核心理念,在选手比赛前发放装有白T恤与颜色粉包的随身包比赛全程音乐相伴、颜料洗礼,给予大众新认知。


 


颜料、音乐、马拉松的呈现方式,为比赛加强参与感与氛围感,增强活动的影响力与参与度。


固定举办的活动时间也加深大众的固有印象,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


 



迭代改进,新旧更替


多样化的展现形式更利于让消费者形成印象认知,多维度展现IP内涵与主题,拉近与消费者间的距离。


 


每年双十一便是在基础上进行质变,借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利用实用性新鲜感粘黏大众促成消费,逐渐增强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加强平台购买率的提升。


 










多重元素脱离不了产品与内容的搭建;

产品像内容般演绎,内容像产品般设计;

这是IP,也是品牌。

 

文章所用图片和设计作品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藏者品牌设计升级”(ID:Wzzspa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