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善——大舟 若雪扇面联合创作展 将在念庐展出 | 大米艺术

观善——大舟 若雪扇面联合创作展 将在念庐展出 | 大米艺术

观     善 

—— 大舟 若雪扇面联合创作展


【前 言】

 观心不观迹 善听在知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梦得这句诗颇具禅意。悲寂寥与秋日无关,是内心不能安住不得清净不得自在的外化。人生也好,四季也好,无一刻不是生动的活泼泼的,伤与悲皆是心相所化,若心能常关照于内在的每一个念头,且以觉照的心善护念,则四季如春,八苦皆净尽。
一扇在手,清凉自生。更当观照扇动,风动,仁者心动。扇者,善也,善念也。执扇在手,若执戒尺,以时时护念方寸,使内善得生,外恶得护。故而,一扇之妙,又岂在贪一时之凉风,而沦之为玩物哉。执扇者,乃护念之仪也,可谓四时皆宜。执善者,乃君子之本分也,昼夜六时不忘。
入夏以来,若雪君应四方之嘱,画扇若干,为诸友人藏家送得一分清凉。然每画到动心处,便自珍之。常带来念庐,以为共赏,或嘱我题诗,或为美人添得“竹荫”一丛。方寸之间所画美人清雅绝尘,祈我一粗人,为之添竹。我常至夜深人静,沐手焚香,展扇静观,于妙心一动处,将日间读书之佳句,敬录其上。或调丹青,以“此身愿劈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得勇气,为之添竹,以为依祜。然每落一笔,皆战战兢兢,题跋处,常落“添足”,以示狗尾续貂,画蛇添足之意。
夏尽秋来,数数竟不觉近三十余把,若雪君说可为一雅集展,又恐人说“秋风悲画扇”,转念一想,又说:“秋日集扇,是对一年盛夏炽热的相随,选在深秋时节做一场展,寓意与这炽热的夏日做一场最深情的告白,不负时光清浅,不负来日方长。”我拍案叫绝,便定下此事。想想:“一生的夏日有限,她充满了激情,热烈与旺盛的生命力。如同追随了一夏的扇一样,总觉得夏日很长,突然一阵秋雨,盛夏便以最后的旋律戛然而止。内心却总还怀念着初夏时的那般美好。既然夏日短暂,稍纵即逝,不如在深秋时节来做一次盛大的告别。”
更近一步,我们不止于夏的炽热与激情,生命的绚烂与光彩。这些是我们看到和经历的当下,他是相,是果。而这一切的因,却在执扇若尺之“戒”和与扇同音之“善”。唯此二字不舍,则千祥云集,福慧俱臻。
与若雪君的师叔杨晓阳老师,谈及此念,先生提笔为此次展览题“观善”二字。先生说:
“观者,谛视也。一者善察万相,由表及里,以参妙有。二者舍目谛听,摒弃万缘,听心之声,觉心之动。画者,以丹青之妙,非为粉饰,乃启观者由相见道,了知本来,感知其所含之大善大美。”先生一席话,使此展,展微而义大,一叶知秋,一善见心。
余陈扇榻上,凝观良久,思绪万千,集唐人句,以为赞。
观心不观迹(唐 白居易)
善听在知己(唐 储光羲)
大舟 壬寅寒露夜于念庐










 画家简介 



雷江,字大舟,号弘光居士,陕西合阳人,现居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仰光学社社长,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大舟文化品牌创始人,念庐人文艺术生活践行者。


幼随家伯雷鸿昌学书,后拜家族前辈、著名书法家雷珍民先生门下。画学受教于王非、梅墨生先生门下,犹醉兰竹。书法受教于雷珍民、张世刚、王岳川、曾来德诸先生。






雷银银,字若雪。陕西咸阳人,201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著名人物画家张小琴老师。陕西省美协会员,西安市中国画院聘任画家,中国书画创作院副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工笔人物画创作与研究,2021年举办“弄花香满衣”个展。


【空间展示】
































特别声明:因为西安疫情原因,我们采取预约观参,望诸师友见谅,再次拜谢。 


参观预约电话:13359186857     1322780515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米艺术”(ID:zouxun194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