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丰子恺谈艺术十二境,通透!
| 艺术留学 | 论文发表 | 收藏鉴定 | 印刷出版 |
收藏合作 VX:ddms888
原名丰润 ,又名仁、仍, 号子觊,后改为子恺,堂号缘缘堂 ,笔名“TK”(FONG TSE KA ),法号婴行,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 (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石门湾),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 ,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 “中国现代漫画鼻祖”。
艺术的园中,旧时只有八个部分。
就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音乐、文学、舞蹈、演剧。现在应该添辟四部,就是书法、金石和照相、电影。
前两者向来被忽视。因为这两者在西洋是没有的,西洋的艺术之园中不设此两部。
中国旧时的艺术之园中,把“金石书画”三部分看作一部,使金石和书法附属于绘画,至于照相,从前不入艺术之园,或称之为“准艺术”。电影因为新兴,亦未被列入艺术之园的部类中。
其实,如果工艺(就是器什等日用品)列入艺术,照相也应该列入。
如果演剧列入艺术,电影更应该列入。
所以现代的艺术之园,共有十二部门。
用一个字代表一门,即书、画、金、雕、建、工、照、音、舞、文、剧、影。
现代艺术的园地中,有这一打东西蓬勃地发展着,光景何等热闹啊!
学习艺术,当然不是定要全部修习这十二门艺术。
如果要做艺术专门家,一个人一生,只能修习数门或一门,甚至一门中的一部分。
但是,各种艺术都有共通的关系。
所以修习一种,对于其他各种不能全不顾问。尤其是青年人,需要获得各种常识,来建造健全人格的基础。故对于各种艺术,应该都知道一点。
现在先就艺术的十二部门的状况,大约地讲说一番。
好比游园,我们先走上一个高岸,鸟瞰全景,就园中各部的风光,大约地领略一番。
第一境,书法。
这一境域,位在艺术的园地的东部最深之处,地势最高,风景最胜,游客差不多全是中国人,日本人有时也跟着中国人上去玩玩,西洋人则全无问津者。
虽说游客全是中国人,但大多数的中国人,步到坡上就止步,不再上进。真能爬上高处,深入其境的人,其实也不很多。所以这在艺术的园地中,为最冷僻的区域。
多数的游客,还不知道园中有这么一个去处呢。
我为什么这样地比方呢?
因为书法这种艺术,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西洋向来没有书法艺术。
日本人模仿中国人写汉字,但是写得好的极少。
中国人虽然人人会拿毛笔写字,但大多数是实用的,不是艺术的。
换言之,大多数人写字只求划平竖直,清楚工整,便于实用;而不讲求笔情墨趣,间架布局,以及碑意帖法等艺术的研究。
因此,西洋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一种艺术,中国人也多数不把它当作艺术看。
尤其是到了现代,学校功课繁忙,社会国家多事。
许多青年学子,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机会去认识、欣赏或研究这种艺术。又因为这是实用工具的缘故,被现代生活的繁忙加以简笔化,实用化,通俗化;商业竞争又给它图案化,广告化,奇怪化……几乎使它失去了原来的艺术性。
现在我讲艺术,首先提到书法,而且赞扬它是最高的艺术。
一般人听了这话,也许不相信。
其实我这话根据着艺术的原则。
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
感觉中最高等的无过于眼和耳。
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书法。
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音乐。
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
故艺术的园地中,有两个高原。
如果书法是东部高原,那么音乐就是西部高原。
两者遥遥相对。
第二境,绘画。
这一境域,也在园的东部,位在第一境之次。
其地势不及第一境之高,而其地带却比第一境广大。在全园地中,这一境域范围特别广。
游人也特别多。
有许多人,专为游览此境而入艺术之园。
游览别的境域的人,也必先到这境里来观瞻一番,然后他去。
游客中,全世界各国的人都有。
而中国人享有特权:这第二境虽与第一境毗连,而接壤之处没有界限。
中国人到这第二境去游玩时,这界限便撤消,第一境与第二境相连通,任中国人随意游览。
日本人托中国人的福,有时也得享受这特权。
然能享受的人极少。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绘画在艺术中为最发达的一种。
全世界各民族都有绘画艺术。全世界的艺术家中,画家亦占有多数。
绘画是造型艺术(书法、绘画、金石、雕塑、建筑、工艺等,凡专用眼鉴赏的,总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所以凡学造型艺术的人,必须先学绘画,或者参考绘画。
中国自古有“书画同源”之说。
就是说描画要参考书法的用笔,方才画得出神气。
所以中国的画家大都能书,书家大都能画。
画要参考书法;而书不一定要参考画法。
所以书法比绘画更为高深。
反之,绘画比书法更为广大。
这就是说,在质的方面,书胜于画;在量的方面,画胜于书。
这两者在艺术中,一高一广,都很重要。
第三境,金石。
这是艺术之园的东部最精小的一个区域,位在书画两境之旁,琼楼玉宇,中有雕阑画栋,备极精巧。
这一区范围虽然最小,而层楼宝塔,直指云霄。
其高度不亚于第一境。或曰,比第一境更高。
因为地方太小太高,所以游人很少,只有几个中国人上去游览,直上最高层的也不多。
中国人到此境内,也享有特权:即得撤去其与第二境、第一境的界限,而遨游于这三境之中。
读者大概都知道:金石,就是刻图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极精深的艺术。
在数方分的面积中,用刀刻上几个字,要它们布置妥帖,笔法典雅,全体调和,自成一个圆满无缺的小天地,原是难能可贵的事。
专长这种艺术的人,叫做金石家。
金石家大都兼通书画。
故“书画金石”,向来并称。
最近这方面的大家,像吴昌硕便是。他能画,能书,又能治金石,三种作品都很高明。
最近逝世的弘一法师,即李叔同先生,也是三才兼长的一人。
此外在中国还有许多专家。
但因为这种艺术太精深,能欣赏的人甚少,所以不能发达。
这是几方分的面积中的工夫,没有高度发达的审美眼,简直不能欣赏。
所以这一区域,在艺术之园中,最为幽寂。
第四境,雕塑。
此境与第二境接壤,是艺术之园中的一个动物院。
第二境平旷,包含森罗万象;此境崎岖,多畜禽兽动物。这动物院没有独立的门。
要游览此境,必须先入第二境,由第二地转入此境。
原来雕塑与绘画是姊妹艺术。
绘画表现平面美,雕塑表现立体美。
绘画取材极广,人物、动物、植物、矿物、天体,以及超自然界各种现象,均得入画。
雕塑则取材较狭,大多数是人物,动物之像。
要学雕塑,必须先学绘画。
即由平面空间美的研究进入于立体空间美的研究。
这里要附记一笔:第二境(画)近来扩充一个新境地,位在园的东偏,外边向大众行道开放,内边与第二、三、四境(画、金、雕)交通。
有人特称此境为“木刻境”,实则附属于第二境,故不另立,但附记于此。
读者如欲游览此境,请从第二境转入。
第五境,建筑。
此境位在第四境外边,离艺术之园的大门不远了。
全园之中,此境最为繁华,各种供给都有,恰是园中的一个招待所。
同时,因为繁华的缘故,缺乏自然之趣。所以有许多游客,不爱向此境游览。
这境地有一个特点,即与“工业的园地”接壤,而且交通往还甚密。
因此,游客往往对它歧视,以为它不是完全属于“艺术的园地”的。
读者都知道:建筑是实用物之一。
艺术约分二大类:一类是有实用的,还有一类是但供欣赏而无实用的。
书画金石等,都属后者;建筑则属于前者。
在艺术上,称无实用的书画金石等为“纯正艺术”,称有实用的建筑等为“应用艺术”。
因为前者可作美的独立的表现。
后者美只是房屋上的装饰。又称前者为“自由艺术”,后者为“羁绊艺术”。
因为前者可以自由创作,后者被住居的条件所拘束,不能自由创造美的形式。
况且工事方面,属于土木工程。
故建筑被人视为“半艺术”。
这半艺术,其实对人生关系甚大。
因为建筑庞大而永久,其形式的美恶,对于人群的观感影响甚大。
希腊全盛时代,曾利用最美的殿堂建筑的亲和力来统制人群的感情,使全国民众和谐团结,所以这种半艺术也不可忽视。
第六境,工艺。
这境域更在第五境的外面,靠近艺术之园的大门了。
繁华亦更甚于第五境。
第五境是园中的招待所,这第六境可说是园中的市场。其与“工业的园地”的交通往还,也同前者一样地密。
总之,各种情形,都与前境相似,只是零碎琐屑,规模较小而已。
工艺美术,如器具、纺织、日用品之类的制造,是属于工业的;但其形式的美,是属于艺术的。
故工艺与建筑同为羁绊艺术或应用艺术。
这两种艺术,都受实用条件的拘束。所以在艺术的园中,这二境位在大门口最浅显的地方。
第七境,照相。
此境狭小简陋,向在艺术之园的大门以外,最近因为境内景象
同第二境(画)有些相似,故被列入艺术的园地内,靠着园门,好比门房。
这境域虽然狭陋,但近来努力模仿第二境,有时倒也足供游览。
游客以西洋人为多数。
有的西洋人,对于这第七境,竟用对第二境同样的兴味来欣赏。
照相,原来是工艺之一;最近模仿绘画,就得了“美术照相”的名称,而抬高了地位。
同时在绘画方面,最近盛行一种如实描写的绘画,叫做“写实派”的,竟同照相类似。
因此西洋人对于照相,有了与对绘画同样的兴味。
但照相的制作,毕竟机械力居多,而人力居少。
故作品中客观模仿的分子太多,主观创造的分子太少。
故其艺术的价值低浅。
只能派它做艺术之园的门房。
以上七境,都位在艺术之园的东部,由深而浅,自成系统。
这东部七境,有一共通点,即都是静穆的境地。——这都是用眼睛观赏的。
还有五个境域,位在艺术之园的西部,也自成系统。待我一一说明如下:
第八境,音乐。
这一境域,位在艺术之园的西部最深之处,地势最高,风景最
胜,与东部的第一境(书法)相对峙。
但这所谓风景最“胜”,并非普通的好景。
这境中并无固定的具体的楼台亭阁,花卉草木;只是云烟缥缈,波澜起伏,光色绚烂,气象万千,远胜于固定的具体的风景。
第一境也有这种胜景,但与此境情形稍异:第一境是静止的,此境是流动的;第一境游客甚少,此境游客非常热闹。
古今东西各国的人,都爱向此境游览。
子。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点击链接开始咨询 ↑
可选专业:东洋画,创作研讨会,书法,东方美学,西洋画,东西方美术比较,美术评论,韩国美术史,雕刻,展览企划,立体造型,工艺设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