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汪曾祺《岁朝清供》
每每辞旧迎新之际,
中国人总会用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
驱灾辟邪、迎福纳新。
家家户户写福字、剪窗花,
贴年画、挂彩灯,
爆竹声声、红灯盏盏,
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欢腾。
要说起中国人自己的“年文化”
从历代名家的《岁朝图》就能品味到,
庆辞旧迎新,贺岁岁太平。
岁朝图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不同的时代,春节有不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春节被称为“岁朝”。
“岁朝”即一岁之始,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日,以鲜花、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求新年好运、春意盎然,被称为“岁朝清供”。而《岁朝图》顾名思义,就是为庆贺“岁朝”所作之图,它通常以静物画的面貌出现,并配以贺岁诗词。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传达美好的新年祝福。
“岁朝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独特的题材,从古至今,每逢新年伊始,中国人都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喜悦或思念等情感。《岁朝图》始于唐代,起先不过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大年初一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之物,精心摆设于临窗的案几上,渐渐地也有将这些物品勾染成画挂壁,意在祈福纳祥。
故宫藏画乾隆御笔《岁朝图》全六幅
宋代时皇宫中开始兴起绘制“岁朝图”,以写实逼真的手法表现冬天不易看到的花卉、树木,意思是春天很快到了,以此来增加节日气氛。
此后,岁朝图的内容逐渐扩展,经明、清而至近现代,大至文房器物,小至灯笼、鞭炮、果蔬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为图上的吉祥物,日益成为一种雅俗共赏、意蕴丰厚,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画种。
清代,每逢新春,宫廷画师们便要按时呈交“年例画”以供宫室春节点缀之需。甚至,皇帝本人也会举行“开笔式”,亲绘《岁朝图》,表达对新年的喜悦和祝福。
清 郎世宁、沈源、周鲲、丁观鹏等合绘《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明宪宗朱见深 《岁朝佳兆图》
【齐白石】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118.5 cm×55 cm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岁朝图
齐白石 岁朝图
齐白石笔下的《岁朝图》,从宫廷走向了民间,所画之物都是新春佳节普通人吃的、用的东西。贴近生活,让观者真实地感受到新年的喜悦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张大千】
张大千 岁朝图
.....................................
张大千 岁朝清供
张大千 岁朝清供
【吴昌硕 王震】
吴昌硕 王震 岁朝清供
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
【丁辅之】
丁辅之 岁朝甘果图
丁辅之 岁朝作供图
丁辅之 岁朝甘果
【任伯年】
任伯年 岁朝图
【梅兰芳】
梅兰芳 岁朝清供
梅兰芳 岁朝清供
【黄山寿】
黄山寿 岁朝清供
【黄宾虹】
黄宾虹 岁朝图
【溥儒】
溥儒 岁朝清供
溥儒 岁朝图
【唐云】
唐云 岁朝图
杨之光、尚涛等合作 岁朝图
萧平 岁朝清供
陈大羽 岁朝清供
陈大羽 岁朝清供
【钱松岩】
钱松岩 岁朝图
钱松岩 岁朝图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