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直接先上答案,在一定条件下肯定是能的,毕竟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本身,前者是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后者就是脱胎于工业设计专业,因此它们具有基本一致的底层运作逻辑,但是问题就是如何能上手,和以什么程度上手,以及之前提的条件是什么?因此还是反过来得回到学什么上。
一般来说大学的本科工业设计的专业课内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基础课与实训(主要是设计studio)前者含有这样几个模块,分别是设计调研,概念图面与计算机表达,实现标准和方法,以及实物模型的制作,后者则是各种项目设计课用以锻炼和实践前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整和能力。在最好的情况下,讲述内容如下:
设计调研主要是了解定量和定性两类研究的若干方法,那么呈现在表象上的就是学生能知道怎么从各种媒体的信息来源收集二手资料,以及如何确定预期中的潜在使用者或者其他的利益相关方,再从他们的口中得到第一手调研,在以各种研究方法提取对于调查研究的洞察。
原则上上述内容包括大约六十到七十钟方法,不过在整个四年能通过实践去实际掌握的大约能有1/3就很好了。在这部分的讲授中如果老师足够良心的话,可能可以通过讲述调研来扩展至整个设计流程,并使学生意识到设计本身也是一种调研方法。
图片来源https://www.classcentral.com/course/adelaidex-fundamentals-of-project-management-48237
概念图面与计算机表达就是完全的我们一般意义上称之为设计技能的基本功的东西,关于设计表达的内容通常包括设计手绘,草模制作,工程制图,计算机三维辅助建模,和计算机三维辅助渲染,这一块的内容和教学是不是够良心关联不会特别大,主要还是在上课讲了后自己回去花了多少时间来进行不间断的联系,这完全就是靠时间堆出来的。
图片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Y26wv5izA
实现标准和方法是关于设计如何从一个个人概念走向具有适应社会和使用中的实际情况的内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人机功学,产品的材料与生产工艺,产品结构工程,和产品设计中的交互设计这样的内容,但前三个一定是最基础的课程,这一部分的会因为实际教学方式的差异对产出的质量造成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国内的源于苏式体系的理工教材的实际阅读体验不佳,另一方面这类课程只能是以老师干讲为主。
所以如果因为课时,场地和资金的限制学生不能获得很好的实操机会的话,课程就会很容易变成水课,但是如果课程体系设计的好,学生有可能可以在studio部分始终能够得到这些课程的老师的支持,两个方面的产出都会更好。
图片来源https://ads.hbut.edu.cn/info/1049/1341.htm
最后就是物模型的制作,一般来说如果院校是带理工或者工业字头的,学生能够有很好的金工实习的机会,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最初的泡沫模型走过场后靠3D打印来维持必要的作业提交体量。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ODO”(ID:sodo_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