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设计学院 x 设计共创
红点设计学院依托国际设计大奖的资源网络和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性洞察,通过设计共创的形式,透析产业现状,聚焦产业痛点,让设计具备落地的可能性,为产业升级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与人才提升。
红点设计学院往期部分共创成果展示
震元中药主题设计共创
中药视觉设计具有强烈传达力和感染力,不仅推进医药文化的形象宣传,还反映了其深厚的精神内涵。此次共创方向主要聚焦于药品包装设计与店铺形象设计,升级原有包装、打造城市伴手礼新代表,实现震元品牌设计赋能,以东方哲学智慧与养生理念助力建构“震元生活方式”。
文化传承新思路
目前市场上的中药包装设计风格普遍简洁明了,而要如何在表现形式上采用独特的形象来体现视觉冲击力,做到“生动化”、”形象化”、”差异化”;又如何通过不同的设计语言展现中药文化的魅力、挖掘中药文化的经典,皆是对设计师们的挑战。
The Story of Shen Nong
2020年红点品牌与传达大奖 红点奖
reddot winner2020
这正是此次震元中药共创计划导师和设计师们共同致力于解决的方向和问题
👇👇👇
导师分享
共创分享老师——黄勇
担任意大利A设计大奖国际评委、
瑞士CALANCA国际海报展评委、
国际雷鬼音乐海报大赛国际评委、
4A金印奖评委等多个国内外设计奖项评委
曾获得德国iF设计大奖、意大利A设计大奖、釜山国际广告奖、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等国内外广告大赛200余项
Q:您认为包装设计有什么样的难点?好的包装设 计需要具备哪些必要元素?
在包装设计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把产品特点通过创意设计完美的展现!
好的包装应该具备在货架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通过精美的设计传达出产品的独特销售主张,从而与其他竞品形成差异化;好的包装还会让目标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它会调动目标消费者的情绪和记忆。
Q:对于既要保留品牌理念又要打破产品固有的标签和风格进行再设计,您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两者如何兼顾?
一个产品的标签是消费者的认知,产品的包装风格是外在形象,产品的包装风格就如同我们穿衣打扮一样,在不同的场景中,需要我们穿着不同的服装来融入这个环境。包装亦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的审美升级的需要,包装的风格也要随着消费者的审美需要而进行升级,而产品内在理念则一直是属于传承和继承的发展过程。
共创分享老师——邓雄波
凌云创意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
作品在Red Dot、Pentawards、
The Dieline Award、iF award
等奖项中崭露头角,
总共累积设计奖项近百项
Q:您认为包装设计有什么样的难点?好的包装设计需要具备哪些必要元素?
包装设计难点在我看来在于对不同事物气质的捕捉上,某些手法技法这一类其实都是美术工作的活,气质能否精准捕捉,且能做到这一类气质产品中的高分产品,这一点很难。对于快消品类型的包装,“好”的评判标准从来都是以商业结果为导向。
Q:对于既要保留品牌理念又要打破产品固有的标签和风格进行再设计,您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两者如何兼顾?
长年累月积累的品牌理念,也不存在打破固有标签,隔三差五的打破所谓的“固有”,对品牌建设而言毫无意义。至于说风格,这也只是与时俱进的“手法”,十年前的中华小吃产品上用像素质量不高《清明上河图》满版铺上去后,加入几个书法字做品名,和现在到处可见,甚至可以说泛滥的“国潮风”,本质上都是同一种方向的“风格”,都是“道具”而已。对“对象”、“市场”和品牌自身发展阶段以及产品定位的理解,会导致你配以它不同的“道具”。
GO ON
设计师分享
五月下旬,红点设计学院组织震元中药设计共创计划的设计师们进行线下调研,他们走进震元堂国药馆了解企业文化,探索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发展。
1
2
3
Q:震元中药这一主题带给您带来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经过了解和调研后,对于这一项目的设计理念有什么样的变化?
01
@设计3组 赵祥至
中药最核心受众仍面向中老年群体,设计的首要前提是不要为老年群体带来不适感。
从产品层面,对于精制饮片和大补药选择高质量的药材是震元堂最大的竞争力,中老年群体因为其质量及售价的合理权衡而有动机选择购买,同时产品依托的老品牌背景及在绍兴本地的便利性优势(店面众多,在绍兴本地类似楼下的常见药店),导致中老年群体进一步加大对其选购的可能。
从设计层面,震元堂百年以来延续的元素,可以留存至今并伴随其走向上市,就说明了这些元素对于其用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即具有一定的可取性,这是需要选择部分符合于当今的元素传承,可以以此兼顾新老用户的期望。如果完全更新方向就会导致失去老品牌的传承。最核心受众仍面向中老年群体,因为让大部分青年群体在认知中把中药当作一种常态化使用的保健品并非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设计的首要前提是不要为老年群体带来不适感(设计为他们的选购带来负担)。
GO ON
02
@设计5组 黄钰惠
让中药变得更加实用,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趋于自然。
身处于粤东地区的我,从小对中药有深刻的印象,隔三岔五的药膳汤,生病看中医喝中药,热气上火喝凉茶等等。以前天真地认为中药就是中国的草药,但中药文化并不是那么简单,是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炮制的作用消除和降低了药物本身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质,加强疗效。
通过此次的设计,让中药文化能够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像是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更趋向于自然。震元地处水乡绍兴,我们小组在精制饮片包装中融入水元素,水是我们生命中第二个离不开的元素,在水的作用下,使其发挥出最佳性质,包装采用水波纹与精制饮片药物的形状结合,给大众传达震元精致饮片与水相结合产生药性,激发药性最大化,贴近大众日常化。在大补药的包装中,我们选择更加淳朴的包装,以药柜为设计的出发点,唤起大众对中药文化记忆,打造大补药产品的历史感,对震元品牌的信赖感。让中药变得更加实用,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趋于自然,这是我们想给大众所传达的想法。
GO ON
03
@设计9组 宋姗珊
产品包装设计既要迸发出吸引人的元素,也要与中药的哲学思想、养生理念和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
随着国家对传统中医药领域的支持,近年来中草药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中医药企业,在品牌建设和产品包装形式上,有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然而,中药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其他产品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一味地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过于现代化的设计会让中药产品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初衷。我们的产品包装设计既要迸发出吸引人的元素,也要与中药的哲学思想、养生理念和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体现出震元百年悠久历史。既运用了现代工艺,又保留了传统的审美观念,使包装袋更加的美观实用。这就是我在设计中不断思考和优化的内容。
GO ON
04
@设计16组 云俊儒
我们需要寻求创新、求同存异,让中药以更开阔、吸收的形式带给消费者。
我们对于传统的中药包装其实是一套固化模版的,起初只通过单一方向思考如何在视觉层面对中药包装进行设计,但仅仅思考视觉效果是不够的。通过现代变迁与人们思维观念的转换,人们对中药的褒贬评论出现,在这其中,我们需要寻求创新、求同存异,让中药以更开阔、吸收的形式带给消费者,在设计中需要了解其品牌所拥有的历史文化,了解中药市场,去思考包装材质与药材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等等,使得中医药使用变得更日常化、更广泛,使用场景可以更常态化。
GO ON
设计师们将借助设计的力量增强震元中药中华老字号的文化标识度,向民众传递中华文化特有的养生理念和哲学智慧。
最后,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此次震元中药主题设计共创计划成果的最终展示吧!
关于震元中药主题共创计划
关于红点设计学院
依托设计大奖数千家品牌企业、创意机构、设计院校等国际顶级伙伴,以及近百位邀请自全球设计领域极具权威的设计教授和专家评审的资源网络和对产业趋势的洞察,设立于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的红点设计学院致力打造国际化高端设计思维培育与产业升级辅导平台,协同城市管理者、企业、高校与设计师,共同组成中国最具创新力与影响力的创意社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点设计博物馆”(ID:RDDM-X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