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很难懂!民间卖不出价,拍卖却上千万?

哥窑:很难懂!民间卖不出价,拍卖却上千万?

中国古代陶瓷史中,

宋代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代,

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

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宋瓷以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

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


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汝窑天青釉盘



官窑青釉圆洗



哥窑碗



钧窑天蓝釉碗



定窑白釉碗

其中,汝窑、官窑、定窑已有确切的窑址。(柴窑的资料过少,暂无法进行更多研究)
哥窑却因文献资料、出土器物资料错杂难分,而备受争议。传世哥窑瓷器也不见于宋墓出土。
在陶瓷界,哥窑的身世扑朔迷离,学者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
关于哥窑的身世,恰恰应了一句流行语——“哥是个传说”


南宋 哥窑米黄釉盘 
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灰青釉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葵花洗


哥窑特色

Ge Kiln Features


润泽如酥

哥窑釉中气泡密集,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犹如一个个小珍珠堆集在一起,俗称“聚沫攒珠”
这些气泡能使射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令釉面光泽莹润、泛酥油光,如人脸之微汗,即谓“润泽如酥”


金丝铁线 

传世哥窑瓷器釉层肥腴,釉面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在焙烧后冷却时形成同角度的冰裂纹片。
这本是釉的一种缺陷,工匠们将其巧妙利用,转变为釉面装饰。
其色浅黄者如金丝,色黑者宛若铁线,两者相互交错如织,故有“金丝铁线”之称,亦有称“百圾破”或“百圾碎”。

而且开片纹路种类繁多,行家称之有鳝血纹、黑纹、浅黄纹、梅花纹、鱼子纹、纲形纹、细碎纹、冰裂纹等,哥窑开片百圾碎也是这么来的。

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古人如此赞叹这种开片之美:“观之无向,折之无痕,自然延伸,如惊鸿暗渡,去留无痕。”


哥窑灰青釉鱼耳簋式炉

(外底錾刻有乾隆皇帝咏哥窑御制诗)

故宫博物院藏

紫口铁足
“紫口铁足”是传世哥窑瓷的另一特点。
由于烧造哥窑瓷的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还原,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称“紫口铁足”

▲明成化景德镇窑仿哥釉碗

上海博物馆藏

考古出土的哥窑器

墓葬、窖藏、沉船、窑址

窑址以外的考古遗址出土品中,被认为是哥窑瓷器的数量不多。




左一▲青灰釉长颈贯耳瓶

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家族墓地出土

左二▲灰青釉葵口瓷盘

南京市鼓楼区张家洼明洪武四年汪兴祖墓出土

右一▲青灰釉把杯,安徽安庆元代窖藏出土

右二▲青釉鬲式炉,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土



▲左 青釉贯耳瓶,浙江湖州长兴县明墓出土

▲右 青釉双耳炉,浙江湖州长兴县明墓出土


对比传世哥窑器与考古出土的哥窑器,二者在胎体、釉色、烧制方法等方面处处透漏着差异。


而这时,由于窑址材料的缺乏,考古学家们仅凭历史资料和少量非纪年材料推测哥窑的产地和时代,说法自然也是各执一词,关于哥窑产地,就有“杭州说”、“龙泉说”、“景德镇说”、“北方说”等等,各方学者互相Battle,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龙泉窑黑胎青瓷杯

浙江龙泉窑瓦窑路窑址出土


▲龙泉窑黑胎青釉菱口折沿盘

浙江龙泉窑瓦窑路窑址出土


▲龙泉窑黑胎青釉长颈瓶

浙江龙泉窑瓦窑路窑址出土 

不是所有的哥窑

都叫“传世哥窑”


对于龙泉窑烧造的黑胎青釉带开片的瓷器,一般称之为“龙泉哥窑瓷器”
龙泉哥窑的瓷器开片颜色,一般都是冰裂纹或者凸起的白纹,釉面玻璃质感较强。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故宫博物院藏


而传世哥窑型瓷器釉色,一般是灰白或者灰青色,釉色透明度不高,釉面大都不够光亮。


哥窑瓷器表面一般有“金丝铁线”交织的纹路,这也是传世哥窑最为显眼的特征。(上面哥窑特点处也提到过传世哥窑的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


左:传世哥窑釉面  右:龙泉哥窑釉面


传世哥窑瓷器存世数量极小,以至于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

民间卖不出价,

拍卖却上千万?

众多藏友认为,一方面哥窑瓷本身就少、精、缺,而且不易辨别真假,明清仿哥窑也多;另一方面来说,它往往需要提当事人或机构、所传物品的相关记录、收藏的明细、鉴定结论、以及其它有关的关联材料。



明宣德 仿哥釉碗

明成化 仿哥釉贯耳瓜棱瓶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当然,好的东西是不愁没市场的。
在如今的拍卖会上,传世哥窑的拍卖金额一直居高不下。


近年一只元代的倭角四方杯,拍到2645万的天价。



元 哥窑倭角方洗

估价:RMB 3,000,000-3,500,000
成交价:RMB 26,450,000
尺寸:宽7.2cm



此件倭角方洗,造型小巧可人,四方倭角,斜直壁,器身随口沿起伏凹凸变化,内外满施灰青釉,所敷施釉色厚润犹如凝脂,宝光内蕴,仔细观察可见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后世鉴赏家称之为「聚沫攒珠」,最为令人称道。

【近年来哥窑瓷器拍卖】


元/明 哥窑葵形洗

成交价:HKD 3,760,000
尺寸:宽7.5cm



南宋 哥窑月白釉水盛

估价:HKD 350,000-4,500,000
成交价:HKD 3,647,750
尺寸:高7cm







明或更早 哥窑葵瓣洗

估价:HKD 80,000-120,000
成交价:HKD 3,720,000
尺寸:10.2cm




南宋-元 哥窑八方贯耳壶

估价:RMB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RMB 4,704,000
尺寸:高15.5cm

本品仿铜壶造型,作八棱形,气韵硬朗,刚阳古朴,颈部凸起二道弦纹,肩部两侧各有管状贯耳,所敷施釉色厚润犹如凝脂,色泽米黄,宝光内蕴,周身纹片致密,深者呈紫褐色,浅者则为金黄色,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两色交织,遂成典雅美观的“金丝铁线”。






宋 哥窑盘

估价:RMB 4,000,000-4,500,000
成交价:RMB 5,980,000
尺寸:直径15.6cm

此件哥窑盘,折沿口,平腹,浅圈足,通体施灰青色釉,满布鱼子纹开片,古称之为“百圾碎”,乃宋代哥窑之尚品佳器。圈足露胎,呈铁锈色,釉肥厚而微露紫口效果。






南宋 哥窑四方倭角小洗

估价:HKD 5,000,000-7,000,000
成交价:HKD 6,720,000
尺寸:6.7cm




哥窑胆瓶

估价:RMB 3,600,000-5,000,000
成交价:RMB 8,050,000
尺寸:高14.8cm




元/明 哥窑花口盘

估价:HKD 300,000-500,000
成交价:HKD 8,800,000
尺寸:直径15.9cm




元 清宫旧藏乾隆御题哥窑贯耳壶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RMB 11,270,000
尺寸:高18.5cm
 
 
 
 




一个问题

来一下神预测

众多藏友们猜一猜

传世哥窑的年代是何时呢?


更多精彩

一眼大开门!这些才是“百万级别”的包浆古钱币~
●“传世元青花”收藏第二大国,精美稀缺,别说你还没看过!
●揭秘 | 清朝瓷器千千万,为何雍正瓷器敢称“审美巅峰”?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域鉴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