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而在世界更年期日的前两天,10月16号,《卫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绝大多数女性群体——特别是经济收入和个人种族处于相对“弱势”位置的女性群体,仍然处于更年期阴影的文章。
英国工党议员卡罗琳·哈里斯(Carolyn Harris)告诉《卫报》,她非常担心低收入女性群体整体在面对更年期问题时的状况——她们整天都在工作却无法获取关于这一问题正确有效的科学知识。面对更年期的种种症状,她们甚至不知道有医学上的答案和克服手段,只是觉得这跟自己的年龄有关。最终,这些低收入女性选择服用抗抑郁药来对抗更年期。“真的很痛苦、很可悲。太不公平了。”哈里斯表示,在更年期问题上,低收入的女性群体是最需要被关注到的人。
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的还有黑人、亚裔和少数民族妇女,这些弱势女性群体在接受HRT疗法上的比重也极低。HRT治疗即“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激素治疗疾病、缓解症状,多用于补充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的更年期症状。
爱尔兰全科医生Nighat Arif博士表示,“许多人认为更年期是一种白人中产阶级或西方的现象”。在她所生活的南亚社区里,更年期被认为是“只关乎一个女人的耐性”,和月经、怀孕和分娩等现象和过程一样,不需要特殊对待,也不必医学干预。更年期根本不被视为一种健康状况。
出生于乌干达的作家作家亚斯明·阿利贝-布朗(Yasmin Alibhai-Brown)也表示,对她的姑姑和很多她身边的女性来说,更年期是一个“肮脏的秘密”,是一个无法言说的耻辱。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在文化中是缺席的、不被看见的,而外界也无法听见她们的声音、看到她们的存在。
根据一项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色人种女性不仅比白人女性中的同龄人更早经历围绝经期和更年期,持续时间也更长、症状更严重。此外,还有很多关于更年期缓解手段的种种谣言和谬传,例如HRT是由马尿兑成的,等等。
在西方,更年期经常变成一种只有白人中产阶级女性才会面对的问题,或者说,是她们的“特权”。
而在中国,仍存在着类似的关于更年期忽视、羞于启齿,或者“不平等”的现象。北京军颐中医医院曾发布一项调查表示,大部分中国女性会用“中国式隐忍”度过更年期,会羞于说出自己的生理变化。这样的心态,让很多本应该快乐享受四五十岁生活的女性心情消极,甚至很多更年期女性因此走向焦虑、抑郁自杀的深渊。
同时,对于更年期问题的“不平衡”也发生在中国的城乡及男女等不同群体之间。《中国妇幼保健》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中国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性,在强迫、焦虑、抑郁等问题上的症状明显高于全国常规水平,其中,农村社区的妇女尤为突出。
正确、科学地面对更年期问题,解决更年期女性在这一问题上遭遇的种种“不平等”现象,仍需要更方面的不懈努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