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最牛的制作、最好的导演,但他却成了今年最烂!

给他最牛的制作、最好的导演,但他却成了今年最烂!


今年的一月新番没有爆款,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娱乐性,都不算十足优秀。

 

但是本花今天要写的这篇,在豆瓣上竟然低至5.7分。


 

01

   它本不该不及格  

按理说《东京24区》应该是部值得人期待的原创动画。


由出品过《约定的梦幻岛》、《妖精的尾巴》、《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的CloverWorks(简称CW社)制作,由《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导演津田尚克执导,制作方面强强联合。




 
而《东京24区》本身的设定也很吸引人。
 
一座在东京湾飘浮的人工岛「极东法令外特别地区」——统称“24 区”,这里是亚洲少有的以危险、繁华、闹区而闻名的地方。





因为是特殊地区,所以此地由联合国统治,现在准备归还日本。然而这项方针却因为三个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偏差。


三少年其名柊太、弘树、蘭。他们自幼一起长大,尽管有着不同的出身、爱好、性格,但关系却极好,有个三人组的名称:RGB。



 蓝毛柊太、绿毛弘树、红毛蘭
但是这一切美好却在某一事件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三人自此分道扬镳。



一通来自幽灵的电话,将“未来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三人用自己相信的方式,保护心爱的 24 区和人们的未来。



 
从这些背景来说,《东京24区》拿到5.7分简直不可思议。
 

02

  设定强大 VS 剧情拉胯  

从人物塑造、剧情架构、内容深度三方面来说,《东京24区》似乎都只是匆忙填充出一个框架就草率交稿的作品。


以下涉及高浓度剧透,三少年我们就简称为红、绿、蓝。




在他们关系还甚好的时候,一所小学发生了火灾,而三人的好友明日宝为了救人进入现场。


小蓝体魄强健,要第一时间冲进去救人,小绿(明日宝的哥哥)主张呼叫救援,而小红则在用热感器确认同伴的位置,二人都要求小蓝等一等。




小蓝为了救人,将自己的后援队好兄弟打晕了(我狠起来连我自己后路都断)。




还一脸天真、骄傲、自豪地宣言:“我一定会救她出来的,我可是英雄!




是不是有强烈的既视感?比如,我的王的力量啊!



结果自然是失败,明日宝不幸身亡,三人自此不再联络。




对人物脸谱式、模式化、甚至小丑化的刻画,剧情推进的套路、刻板、不合理,是《东京24区》差评居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偶然再会时,他们却一起接到了已经死去的明日宝的来电。这来电与众不同,三人脑内直接传进一幅画面:






好友麻里由于脚卡在铁轨中间动弹不得,眼看刹车失灵的列车呼啸而来......




明日宝的声音给了三人致命而经典的选择——是要牺牲车内的多数人拯救这一个无辜者,还是牺牲一个无辜者拯救车上的多数人?





第一集的高潮来临,接到电话后三人似乎被莫名力量强化,小红依靠着骇客技术找到了麻里所在的位置。



小绿为了阻止列车遇难,劝说政客父亲停止切换轨道(父亲想切换轨道是基于女孩遇难,社会舆论不会放过他),并且让小红开启列车的紧急刹车。




这一幕无疑传达出了两件事,三人共同的选择是完全保证多数人的安全,尽力保证少数人的安全。


小绿小红做完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就将希望寄托在了小蓝柊太身上,让英雄去拯救少女。



小蓝这次也不负众望,成功变身,在最后关头一把抱住脚卡在轨道上的麻里,与死亡擦肩而过。



列车难题,就这么被儿戏地解决了,最重要的部分交给英雄来做。


而今天发生的事,似乎就是为了暴露出“豆腐渣工程”严重的安全隐患:政客为了刺激发展,没有做好足够的质检工作就开始运营,导致刹车失灵。




事情圆满解决,本花也迎来了两个疑惑:选择放弃少数人的做法是正确的吗?英雄是世间两全的唯一希望吗?


第三集迎来了龙卷风选择,依然是两个选项,让身强体壮的人先逃走,就会有弱者因为逃生路线被堵住而死亡,若要拯救弱者,就会有英勇牺牲之人。





这次却没那么简单,为人正直的老师牺牲了,伤亡也比较惨重。


因为一个英雄,救不了所有人。

现在本花回到第一个疑惑:在列车难题中,选择放弃少数人、拯救多数人是正确的吗?
我们可否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生命、利益或实现更伟大的目的,将少数人当做工具。或许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可以,牺牲一个人就能救100个人,这份选择看起来并不难。



那么假设某文明由于缺少女性面临灭亡,牺牲一小部分女性的人权、人生、自由、甚至生命换得文明延续是否合理?这时可能有人犹豫。
如果再缩小,某个村子为了繁衍后代而拐卖妇女,这事已经绝不会得到丝毫认可,因为这是泯灭人性的。


笑脸兔老师画
将宏观选择缩小到具体的人之后,我们就能发现,一旦允许将少数人当做工具,文明已经开始异化。即便是看起来最难的命题——直面人数多寡的生死时,也一样是泯灭人性的。


那些主动选择牺牲他人的人值得拯救吗?谁又有权利替某人决定他必须牺牲?只要允许一个人被当成工具,所有人就都被允许当成工具,你能永远保证自己是大多数吗?
 
也许是下次,也许是下下次,被放弃、被牺牲的人就轮到自己。现代文明绝不应该认同对人的利用,无关多寡。只有出于自愿,才称之为牺牲,因为这样的人是英雄。



03

   热血变中二,套路太直白? 

动画中有不少关于热血的刻画。比如英雄小蓝,在第一次列车难题中,竟然回到了初次英雄行动失败的魔障。他一边向麻里飞奔,一边想着没能拯救明日宝。


他鼓励自己,这是明日宝给自己的机会,他会拯救一切!


这一部分的热血,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在本剧中已经相对比较细腻。
而下一幅热血画面就过于敷衍,三个人面对困难被一句“只要你们三个集合起来,就没有不可能的事”而充满干劲和希望。

还有这样过于中二的宣言:“我要用我的艺术创造避难所,我不容许自己保护不了弱小。”

这和第一集救人失败的“我可是英雄”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让观众感到滑稽、可笑。
本花本认为,这是《东京24区》的另一处致命伤,就是将其热血内核刻画成中二,氛围过于直白。不过本花却发现,一旦出现这种“小丑”剧情,就是主角们面对重大失败的时候。

那么在这样一次一次的重大失败后,主角们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本花将继续跟进,不持续报道。



04

  日光之下无新事,内核老掉牙? 

《东京24区》一上来就抛出了颇具冲击性的列车难题,揭露出政治黑暗的一角,新鲜设定下填充的价值观其实非常老套,能看出这部作品在内核上野心勃勃,但是否能够做得出彩,可能要打一个问号。




三名男主角各自信奉的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少数统治派、无人统治派。他们就像三原色一样,各自有着非常鲜明的主张。
 
小红从事涂鸦事业,为无政府主义派,他的出身和主张都从草根出发,满脸写着对精英管理的反叛——自由。
 


小绿则恰恰相反,他认为为了保护人民,只有推动良好地政治,哪怕这政治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肮脏交易,哪怕人民交出了自由和权力,也在所难免——秩序。
 
而小蓝就简单多了,一人救尽天下人——英雄。
 

 
在后续的更新中,自由、秩序、英雄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动画将给出怎样的思考我们不得而知。


很难给予人们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些价值观虽然毫无新意,却仍然值得人们深思,因为这是人类仍在不断践行、不断修正的路。



究竟哪种统治形式更民主、更安全?小绿的秩序大于“人”本身,这秩序还是为了保护人民而生的吗?小红的无政府主义,将带来全新的自由还是全新的混乱?


康德曾经说“人是最终的目的”,其他一切都是手段,哪种手段背离了目的,就需要作出改变。
 
而全片最重要的男主小蓝,让本花回到第二个问题:英雄是世间两全的唯一希望吗?在2022年,我们还可以指望出现一个超级英雄?


说实话,徐州事件之前,本花对英雄嗤之以鼻。但今天本花发现,英雄绝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某个空洞的符号。



英雄最基本的条件不是超能力,而是共情能力,在长期“他者冷漠”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寻回共情、寻回帮助他人的冲动,不再冷漠和无视,就已经是一个英雄。



一个英雄救不了的,数以万计的英雄或许就可以做到。



-THE END-


 我们招人啦!
喜欢动漫的小伙伴,
快到馆花碗里来








 
 
来JC动漫馆找馆花面基,
开拓二次元新宇宙!!!
点击即可购买门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