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川国芳——日本200年前首屈一指的猫奴画师

歌川国芳——日本200年前首屈一指的猫奴画师


当你看到下面这幅自画像,你能辨别出这是哪位艺术家吗?


这位连自画像都让猫抢尽风头的画家,名叫歌川国芳,是江户末期的活跃画师。



《猫之东海道五十三次》,1850年


这幅有着55只猫的三折版画,就是歌川国芳的作品。


其中的每一只猫都代表着连接京都和东京的大道上的一个驿站。





琳琅满目的猫咪以各种姿态,毫不拘束地舒展着自己的猫性。


每一只猫都有自己的特征,你乍一看以为每只猫都一样,但其实每一只都有微妙的差别。





有的在抓耳挠腮仿佛犯了错,有的在惬意的午后打盹,有的正在爬出篮筐张望着。


不出意料你一定会问我,既然是东海道五十三次,为什么却是五十五只猫呢?





其实这幅画是对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的戏仿之作。


东海道沿途有53个宿场(驿站),为旅人提供马棚、食物和住所。再包含起点的江户和终点的京都,所以一共有55处景。



《东海道五十三次》 歌川广重


歌川广重通过每个宿场周围的风景来凸显其特征,而歌川国芳则用猫来表现。


每一个驿站都被国芳用日语双关的巧妙将猫咪联系起来。





在上图左上角处标着第41站“宫”。日语中,“宮”的发音与“親”相似,而“親”意为“父母亲”。


所以,这个驿站就被描画为两只小猫依偎着它们的妈妈。原本单调的驿站名也突然温馨起来。





再比如上图右侧,是第51站名为“石部”,在日语中与“ミじめ”相似,而后者意为“悲惨”。


为了描绘这个场景,国芳把这个驿站画成了一只外形凄惨的猫。


它肢体孱弱,毛发粗糙,正在龇牙咧嘴的发出惨叫。





在日文中“日本桥”的发音,近似于“两条干涉鲣鱼”的音。


所以这一站出现的就这只拿着两条干涉鲣鱼的猫咪。


猫咪逮到食物的小贪婪和小野心,被歌川国芳表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这些双关语的乐趣在翻译中有所损失,但人们仍然能够轻易想象出,这些画对于熟悉东海道的日语者而言有多么奇妙可爱。


这一系列联想都让人为歌川国芳的幽默巧思,感到钦佩和不禁漾起微笑。



《初雪の戯遊》,作于1847到1852年间


能把猫咪描绘的如此传神,想必你已感受到国芳对于猫的狂热。


据其弟子称,国芳有一本“猫书”详细描述自己养过的猫。


他不仅画室作坊里到处养猫,连作画时怀里也抱着猫。甚至还为死去的猫设立了祭坛。


不过,别看猫咪现在人见人爱,在当时的时代并没很受宠。


而画家的作品更是受着方方面面的束缚。



国芳著作《浣女》


他出身于普通的丝绸染坊家庭,本名井草孙三郎,幼名芳三郎。


毫无身世背景的歌川国芳,想要画出名几乎只能看天命。





和歌川派其他画家一样,他开始是创作绘画,但生意不佳,几年后不得不以修理榻榻米为生。


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江户时代,你要想出名,要想销量好,必须先从追逐潮流开始。


而当时的流行趋向就是新兴的享乐主义文化。





人们喜欢漂亮的艺妓,喜欢妖娆又得体的歌舞伎,还收藏旅行画、相扑力士肖像,甚至是春宫图。



《通俗水浒传豪杰百八人》中的两幅画


终于,摸准了套路的国芳,靠着一系列基于流行武士传说创作的插画,成功了。


1827年开始创作著名的水浒传豪杰百八人系列。30年代早期工于山水、40年代创作了大量美人绘和武者絵。



《日本驮右卫门猫之古事》,1835年


随着名声渐渐大了起来,国芳有了更多的绘画空间。


不必再担心饭碗问题的他,画作题材广泛,无所不包。


从风景画到动物,再到幽冥鬼事,以及时兴的歌舞伎剧院里的场景。


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把对猫咪的爱灌进工作。


于是许多他的佳作里,都出现了猫咪的身影。



左图:《百物语》中的“猫和金鱼”,1839年
右图:《四只不同姿态的猫》,1861年


面对鱼缸里的金鱼,毫不掩饰露出的凶蛮也好;


面对用小木锤调戏它的主人,露出的欲拒还迎的姿态也罢。


猫咪的每一面都被国芳画下。



《鼠よけの猫》,1841年


虽然只是一幅简单的猫的画像,但却可以用来驱赶偷吃家米的老鼠,可以说是护身符般的存在。


栩栩如生的猫咪炯炯有神,还有哪只老鼠敢接近?





如果你觉得这些描绘只要是喜欢猫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话,那么国芳还有自己一套独特新奇的绘猫方式——


他的系列画作《猫の當字》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在这个作品中,他把猫组合成各种日语假名拼出不同种类鱼的名字。



《鲶鱼》(なまず),1841年



《章鱼》(たこ),1841年



《河豚》(ふぐ ),1841年


都说画家的作品就是对自己的表现。这些猫咪无忧无虑、顽皮幽默的感觉,似乎恰恰也是歌川国芳的处世态度。


所以当1840年代早期,德川幕府为重塑权威发起天保改革,禁止描绘歌舞伎、艺伎和妓女之时,国芳依旧能巧妙的与之拮抗存活。



《流行猫のおも入》,1830-1844年


为了绕过这种审查,国芳用动物的形态描绘著名的歌舞伎演员。


而且通常动物身上都有一些细微的线索,暗示着演员的真身。



《おぼろ月猫の盛》,1846年


来到吉原寻欢作乐的客人,也都被猫咪取代了面貌。


按捺不住的躁动,欲擒故纵的眼神,看好戏的路人猫,追随花魁的名猫。


每一只猫都不是过客。




《猫のけいこ》,1841年


即使是猫咪,我也很繁忙的呢。练习乐器什么的也少不了。


因为在猫的世界里,也要琴棋书画样样在行,这样的猫才吃香哦。





谁没点娱乐生活?三缺一打不了麻将没关系,


我们可以喝酒猜拳。惩罚起来也是一本正经的呢。



《流行猫の曲手まり》



《流行猫の曲鞠》,1841年


这是以因球类杂技出色而人气一时的菊川国丸为原型的一幅画。


手臂滚球、膝盖颠球、后背顶球,这些姿势猫咪全都演绎给你看。每一只都是出色的杂技表演者。



《流行猫じゃらし》,1841年


弹着三味线的端坐猫咪,身穿鱼骨和墨鱼花纹的和服;而手舞足蹈跳得正欢的猫咪穿的则是铃铛花纹的和服。


全都是些猫咪的好物。



猫の妙術,1853年


虽然不是拟人化,但这猫咪却是迷之人模人样。


成功捕获大老鼠的猫老师,正向武艺人讲授武术的真髓。


猫老师,笑容威严不玩笑。





他对猫的姿态观察细致、笔触敏锐,虽然画猫,但实则以猫为载体,来表现当时江户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他笔下的猫咪不纯情、不卖萌,而是三两笔勾勒,一二种入色,以精炼的笔触描出猫最平常的百态:


赖床斗殴、嗝气打屁、偷鱼耍赖,统统入画来。





而对于猫的不仅在江户时代,当代人如今多了一个爱好叫“吸猫”,大大小小的猫咖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似乎猫变成一种心灵的寄托只要和猫玩耍腻歪上一会儿,就能忘却一天的疲惫烦恼。





人们觉得猫可以“招财”


这源于很久以前,一个穷苦寡妇养了一只猫,没有经济来源的她最终离开了老家和她的猫。后来猫托梦给她,只要做一个它的雕像,必定福德全来。老妪如实照做并供奉雕像,竟真的日渐好转。





久而久之口口相传,便有了招财猫一说。





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吾輩は猫である)中,更是把猫人格化,借猫之口来发泄对社会黑暗的讽刺与不满。





在日本和歌山有个叫贵志的小车站,站长甚至是一只叫做TAMA的猫。在 2013 年它甚至被任命为铁路公司的副主席。





不仅在日本有着深厚的猫咪情结,经西班牙亲和基金会调查,甚至有31%的西班牙人认为自己的宠物猫比朋友还重要。





在埃及,猫甚至被认为是神的化身。如果一只家养的猫不幸死去,全家人都要把眉毛剃掉来表示哀悼。





即便你是一个不喜猫者,看到这里你也必能感受到猫在全世界都有着不简单的地位。


不只是被用来摆拍和调戏的动物,它还有更多的神秘、妖娆和灵性。





那么再来看一遍这幅自画像。


画中的歌川国芳背身跽坐,矮机上几册书与松木盆栽,身边有烟袋、毛巾和猫咪。


垫上睡着一只虎纹猫,黑白猫卧着正在舔毛,左侧三只乳猫安心入眠。


于是你不会再疑惑为什么他不选择露脸。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寄托于猫。


文章来源:艺术与设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资源仅供大家欣赏,学习交流,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共同维护好网络创作环境。


RECOMMENED

往 期 精 选

2022年十大设计趋势预测

2021日本字体设计年鉴电子版!

 JOIN US, SHARE IDEAS 
 加入我们,分享创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圭設計學社”(ID:qingguishej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