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收官|10个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合集

高考收官|10个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合集

一年一度高考季落下帷幕,莘莘学子即将奔赴理想的大学校园,观设计如何为其创造幸福感意境感与宜人氛围不止形式,要从学习、社交、休闲等多方面考虑,一起来欣赏国内外打动人心的大学校园景观案例






北京林业大学


  • “林之心”





“林之心”景观改造项目是一项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对原有校医院临建房拆除后的一项系统谋划、科学决策的年度重点工作,项目涉及改造面积约为1.2万平米,改造内容包含传统的山水地形、园林植物、建筑小品、广场道路等,同时还融入了雨水收集、精准灌溉、智慧互动等绿色设计理念和智慧园林方案。

  • 树洞花园


在抬高绿地之间,以白蜡树作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广场。两个较小的广场中心各是一颗,西侧最大的广场是5棵。圆形是场地的设计母题,由于圆形的向心性,使【相望】成为自然发生的事件而非刻意的窥视,解决了陌生人之间对视的“合法性问题”。


  • 折纸



它的原型是一张白纸,对折之后,穿插入五棵洋槐树之间,并保持与学生公寓的最大距离以减少干扰。在白纸上裁剪出一些开口,翻转就形成了桌椅,有些部分被大块得切割下来,折叠成方筒,插入白纸墙,就变成了四个小小的房间。

  • 学研中心景观




设计概念来自于北宋画家范宽《谿山行旅》图——描绘几个渺小的旅人在宏大的自然山水间行走跋涉,体现出自然与人和谐朴素的辩证关系,它与北京林业大学校训“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形成了完美的呼应。从溪山行旅中提炼出的“山、水、树、人”四个符号,成为景观形式的概念源泉。






东京工业大学 中野校区  




项目位于日本东京,是帝京平成大学的中野校区,由studioonsite设计事务所负责景观设计。设计师采用类似调色板的手法,将广场的铺装、铺装与木坐凳和木制休息平台、树阵广场与两翼的铺地统一为有机的整体。


项目包含一层中庭广场、二层图书馆广场及一座阶梯花园。中庭广场承载着校园的人流量,还设有一处“烧烤空间”。阶梯花园结合树池与色块区别的坐凳,形成错落堆叠的立体式休闲平台。三个区域连贯而自然地衔接起来,塑造个性而独特的校园生活空间。















帝京平成大学 中野校区





景观设计将唯一的教学楼建筑底层纳入开放空间,将其打造成为半开放式空间,令室内外融于一体。





设计选定了方形黑色地砖作为主体地面铺装,适当而有序地进行其它淡色系地砖的混搭铺饰,以形成阳光透过树枝照射在地面上的光影效果。地面铺装还充当了标识作用,让学生识别出所处校区的方位。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




项目以“模拟梯田”为意向,独具自然特色并巧妙解决了学校地势高差的问题,让使用者感受到一种介乎于人工与自然的造景之美。







校园中庭设计是另一个亮点,圆形廊架和蜿蜒曲折的座椅设计交相呼应,极具造型美感的景观座椅供学生们休息,同时也是很好地区分人行通道与植物生长的边界设计。















日本九州女子大学




随着新校舍的建设,旧校舍被拆除了几栋,校园内产生了广阔的室外空间,包括可以开展各种各样活动的广场。设计充分利用地面上的扩展和舒缓的高差,重新整理了动线空间,将之设计成公园里的大学。






校园色彩以纯净的白色和淡橘色作为撞色出现,一条醒目的淡橘色主要道路游走在各个场地中,白色的砾石种植台阶引导行人进入圆形剧场。











立正大学 熊谷校区




校园景观由studio on site负责设计。在校园的这片林下休憩广场,设置了很多长短不一,弧度不同的景观桌椅,简约的白色和线条让空间简约而纯粹。在密林掩映的空间下,休憩或学习都倍感惬意舒适。







滨河休憩广场沿驳岸设置台阶形成观景平台,并自然过渡树阵林荫下的休闲平台,列阵齐整的长条桌椅让场地富有韵律,让学子在宁静阅读学习的同时,享受河岸的景色。











莫纳什大学




乔克马歇尔保护区自然步道为具有生态意义的乔克马歇尔保护区提供了一座高架人行天桥。作为最小干扰方案,让学生、工作人员和游客亲身享受独特的丛林体验。这条200米长的步行道沿着布莱克本路引入了一个新的校园入口,改善了校园与周围社区之间的连通性。在2017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师协会(AILA)维多利亚州奖中荣获基础设施类的景观建筑奖。







肯尼思·亨特花园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克莱顿校区。学校委托ASPECT工作室翻新这座澳洲和英国风格混搭的花园。翻新后的花园继承了大学的历史与回忆,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空间,庭院中的苹果树是砸到牛顿那棵苹果树的克隆体。







美国赖斯大学




“这是绝对一流的:美丽,简单,完整。将水面上升的手法现代时尚。该设计还为人们提供了遮荫顶棚和透水表面,是在校园设计中罕见的智能设计。”——2010专业奖评审委员会




作为赖斯大学校园里地标类地点,该项目展示了景观设计促进社会交流以及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能力。Brochstein亭被营造出一个强大的空间体系,将以前那个无序的、未充分利用的四方区域转化成了学校里学生活动的中心。



水在花园中营造出一个安静的空间,水不断循环着,引起了非常多的互动行为,人们爱在里面搬弄石头。水池高度适合成人和儿童一起参与戏水,玩里面的石子。












悉尼科技大学




校园绿地的规划是以具有强烈特色的概念设计分析为主导,并体现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每项设计改动决策之中。为了呼应当年校园总体规划的远景:打造出“吸引人停留的校园”,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将场地划分为三部分:中心绿地、中心广场和惬意花园。每个部分的位置选址都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全面考虑了场地朝向、光照、流线、场地功能用途及周边建筑开发计划情况。









惬意花园是一个美丽的小聚会空间,种有郁郁葱葱的植物,为一系列相连的休憩场地提供了林荫遮蔽。每个休憩场地都设有各类便利设施,如桌子、可移动座椅、笔记本的电源插座、烧烤设备以及乒乓球桌。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







由UNStudio及DP Architects共同设计的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反映对现今教育机构面对不断改变的需求的深刻理解。因此,UNStudio便以连接度、协调性、共同创造、创新及社交性作为新校园的设计核心要素。







透过引入对角及框着景致的廊道、纵向和横向连接和有盖行人通道及渐窄的建筑物正面,形造出开放的空间,使众多建筑物连成一体。






注:本文由景观周整理编辑,素材来源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

点击标题图片进入景观周书店购买

景观、建筑、庭园、文旅、规划等专业好书

点击海报查看:100位大咖分享、20门课程

海量视频在线观看,景观设计师充电必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景观周”(ID:Landscape-zh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