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之下,NFT艺术家是如何“炼成”的?

高光之下,NFT艺术家是如何“炼成”的?

——


——
尽管NFT的概念早有雏形,但是直到2021年,才可被称作是“NFT元年”。从快速兴起到席卷全球,一系列NFT 艺术品突然迅速闯入大众视野,而且在各大拍卖会上屡屡创下价格神话,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传奇,引得国内外众多机构、品牌都趋之如骛。
“NFT”这个词汇,就这样从无人问津到路人皆知,甚至当选《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词汇,据统计,在2021年一年的时间里,“NFT”一词的使用率增长了110000%。



                          
对于艺术家而言,与NFT时代一同到来的,是从艺与经世的抉择。面对更为复杂灵活的市场、纷至沓来的机遇,能否在入局之后依旧坚守纯粹的创作初心,在持续提升艺术品位的同时,紧跟发展节奏、与时代同频共振,是艺术家们如今要面临的重大考验。

作为艺术家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艺术品凝聚了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文化底蕴。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David Throsby曾直言,艺术品应当既有经济价值又有文化价值。艺术史学家、美国前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Roger Mandle则强调,艺术品的重点是精神收益。
NFT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同样体现于艺术家的创意本身。同时也要求艺术家要转变传统创作理念,应当基于互联网思维、依托科学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进而衍生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01.

加密世界的传统艺术家

Trevor Jones

“我一直痴迷于利用新技术吸引观众”


万物皆可NFT的时代,想要触碰NFT艺术,并不需要跨过很高的行业门槛。


即便不是艺术科班出身,甚至不曾受过艺术教育,都有成为NFT艺术家的可能。许多已经在业内扬名的NFT艺术家也确实如此,有人从事编程,有人从事市场营销,甚至还有职业运动员等等。接触到区块链技术之后,他们才逐渐尝试以此进行艺术创作,并转变成职业艺术家。
但来自加拿大的Trevor Jones却是实打实的学院派,也以“传统艺术家”的出身为荣。



▲《Bitcoin Angel》
2021年2月25日,Trevor Jones的作品《Bitcoin Angel(比特币天使)》的开放版(Open Edition)艺术作品,在7分钟内以每幅777美元的价格售出了4157版,最终以323万美元的总成交额创下了“最昂贵的开放版 NFT 艺术品”的纪录,令人为之惊叹。


 《The Architect “Satoshi Nakamoto”》
Trevor Jones一直勤于创作,《Bitcoin Angel》是他从2007年5月1日起创作的作品,他几乎每天都会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一幅新的画作,直到2020年终于崭露头角:这一年,他接连以天价成交额售出《The Architect “Satoshi Nakamoto”(缔造者“中本聪”)》、《Picasso's Bull(毕加索的公牛)》等多幅NFT作品。


就在这一年之间,名与利向他奔涌而来。

《Picasso's Bull》
唯有厚积,方能薄发,是对Trevor Jones的艺术人生最恰当的注脚。少年时代的他憧憬浪迹天涯,花了三年时间云游四大洲。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爱丁堡莱斯艺术学校毕业,并在2008年取得了爱丁堡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并被爱丁堡莱斯艺术学校聘请为绘画讲师,并持续创作。
“我对自己绘画的形式感到兴奋,构图、纹理、色彩、线条、形式、色调等等。”



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思维,或许与Trevor Jones的原生家庭有一定的关联。他的父亲是一位重型机械师,这让他获得了与科技天生的亲近感,也形成了理性思考的习惯。“为什么一幅画能激发出人们强烈的情感,而有些画人们瞥一眼就不再看了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呢?怎样才能创作一幅让人们驻足观赏的作品呢?”



▲《Eth Boy》


对此,Trevor Jones 尝试了诸多方法去延长观众的注意力。2010年,他在自己的第一次商业画廊展当中,在每幅画的旁边都放了一个耳机,播放的音乐是每幅作品的灵感来源。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式使得每幅作品的平均观赏时长从17秒增加到了68秒。
“我认为观众仍然是在观赏艺术,只不过是在以一种更多维度的方式参与艺术并了解艺术。”

▲ 二维码绘画,可扫描查看作品信息
2012 年,Trevor Jones 绘制并展出了一大批二维码,参观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到专门为作品建立的网站,去了解更多内容。在此之后,他又进军AR领域,并将其与油画结合,通过扫描可以得到动画效果,后续还作为联合创始人推出了AR应用,参加了众多展览。


与时俱进,将时代最先进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是贯穿Trevor Jones艺术生涯的主线。当被问及他是否会继续创作NFT艺术作品的时候,Trevor Jones坦率地说:“我不这样做会很疯狂!我认为NFT是我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和整个艺术市场的未来。”


▲《Eth Girl》

“传统艺术市场将最终赶上数字艺术市场的革命。而那些不适应艺术创作、销售、投资和展示的新方式的艺术学院、艺术家、商业画廊和拍卖行将最终被淘汰。”
Trevor Jones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NFT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桥梁,逐渐消弥间隙,以期实现新发展。

02.

放下棒球棍,拥抱NFT艺术
Micah Johnson

“我需要尽可能多地

尝试、倾听和交谈。”


艺术,原本并不存在于Micah Johnson的生活当中。青少年时期的他,脑海当中充斥的尽是阳光、绿地,与他最挚爱的棒球。“大概是我三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棒球。一直到我退役后,棒球一直是我生活的焦点,在那之前我几乎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不闻不问。”


                         
在印第安纳大学棒球队打了两个赛季后,Micah Johnson 被芝加哥白袜队选中,并在职业生涯中效力于多支著名球队,如亚特兰大勇士队、洛杉矶道奇队和坦帕湾篮网队。而长期的超负荷训练和敢拼敢闯的韧劲,使得Micah Johnson负伤累累,最终于2018年退役。
而此前在棒球队团建当中,他的艺术天赋逐渐得以显露。


当时,Micah Johnson出于兴趣, 报名了绘画课。在他完成处女作——名人堂球员Maury Wills 的肖像画后,开始以艺术家的身份在球队和整个棒球界闻名。过了不久,就开始有人慕名而来,请他创作艺术作品,并邀请他参加艺术展览。“当我退役时,我好像不需要做什么职业选择。我这辈子都没投过简历。我只对艺术充满激情,所以我说,那就走起来吧。”


一次偶然,Micah Johnson了解到NFT艺术,于是决定涉足这个新兴领域。关于获取经验,他也有自己的心得:“学习NFT需要大量的有机拓展,我需要尽可能多地去尝试、倾听和交谈。”对于Micah Johnson而言,贯穿创作实践的,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思。虽然曾经是一名职业棒球运动员,但他的艺术创作很少触达体育,而是经常探讨黑人儿童和社会问题。


▲《Sä-v(ə-)rən-tē》
有一天,小侄子问他:“世界上有没有黑人宇航员?”
Micah Johnson蓦然意识到,在当今世界,的确缺少有代表性的黑人宇航员,以及黑人科学家。由此,宇航员成为了Micah Johnson的重要创作元素。在基于区块链的艺术平台Async Art上,他发布了作品《Sä-v(ə-)rən-tē》,这是一个使用摄影的互动艺术装置,两个年幼的小男孩——7岁的Jacque和8岁的Rayden站在一片田野中,面对着一扇“机会之门”,另一边站着一位宇航员,这扇门每年都会在每个孩子生日那天慢慢打开,直到双方最终面对面。


与画作一同呈现的,还有一个连接到比特币钱包的二维码,观众可以使用比特币在每个孩子的生日的当天,为他们的大学基金进行捐款,届时图片内容也会发生变化。


《Akustars》
Micah Johnson还创建了一个NFT角色,Aku——是一个黑人宇航员形象的小男孩,戴着一个超大的太空头盔,昭示着它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在去年2月的24小时拍卖上,《Aku: TheMoon God Open Edition》拍出了200多万美元的成交额。《时代周刊》曾经报道过,“Aku引起了如同病毒般的轰动,是第一个被选为故事片的NFT”。

▲《Akustars》
最近,Micah Johnson又宣布了3D系列Akutars的首次发布,这是一个包含15000个3D化身的集合。“我一直说的一句话是,当你作为开拓者走进大门时,大门通常会在你身后关闭。尤其是作为一个黑人创作者。因此,非常重要的是,我保持这扇门的开放,并以一种能够帮助其他创作者,特别是黑人创作者的方式打造Aku。”


最近,金融服务巨头VISA与Micah Johnson也达成了合作,帮助创作者理解NFT,以及“如何利用公有链生产和销售数字产品”。VISA将开放公开申请程序,选择一组创作者开展初级课程,并提供更多机会。


Micah Johnson兴奋地表示:“我们要共同努力,用创作者所需的资源来武装他们,使他们站在革命的前列,艺术具有启发和团结所有人的力量!”
03.

“计算美学”NFT艺术家

Tyler Hobbs

“尝试制作只有你才能制作的作品!”





Tyler Hobbs是一位个性十足的NFT艺术家,他曾经这样概述自己的创作主张:“尝试制作只有你才能制作的作品!这在某些方面就意味着,你必须使用自己拥有的所有技能来创作艺术品。”运用算法来创造艺术,使得Tyler Hobbs深深沉迷其中,并称之为“计算美学”。


 《Fidenza #313》
他最为出名的作品《Fidenza》是一个由 999个作品组成的NFT系列,基于在铸造时生成独特图案的算法,该NFT系列也是是以太坊NFT平台Art Blocks的一部分。其中,《Fidenza #313》在2021年8月曾以1,000 ETH(当时折合330万美元)转售,卖家赚取了巨额利润。而Tyler Hobbs在6月份铸造这件艺术品的时候,价格只有0.58 ETH(约 1,400 美元)。


《Fidenza #0》
这种通过算法由计算机生成的艺术形式,被称作“生成艺术”。艺术历史学家、艺术策展人和评论家,同样也是密码学先锋人物的 Jason Bailey 在文章《Why Love Generative Art?》里曾言简意赅地说:“生成艺术是一种使用计算机编程的艺术,它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引入‘随机性’。擅于生成艺术的艺术家通过设定程序、迭代算法的方式在一种“艺术约束”的规则内,去制造意外而另类的美感,它的表现形式包含但不限于形成新的形式、形状、颜色或图案。”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的Tyler Hobbs,为此如痴如醉。“例如Fidenza系列,是由算法随机生成的,拥有丰富多彩的曲线和方块。但是该系列背后的程序并不复杂,只是算法的核心结构非常灵活,允许多样性结果产生。这是评价生成艺术质量重要的维度之一。”

《ST》
在Tyler Hobbs的作品当中,有着非常多的线条和色块,乍一看似乎复杂无序,但仔细端详可惊觉其有序的逻辑性。他的作品专注于挖掘计算机美学的可塑性,从油漆,植被和自然图案中汲取灵感,通过研发自定义算法,来生成兼具随机性和秩序性的视觉图像,“我致力于在理性、秩序化的计算机美学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界中取得平衡。”


▲《Rotated Gradient》
“点”,“线”,“面”是造型的基础,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Tyler Hobbs借助计算机技术来深入挖掘它们的排列组合之美,塑造出众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简约,而不简单。他也擅长使用颜色渐变的方式,去极大限度地开拓颜色变幻的无穷魅力,通过排列、旋转、重叠等方式,去制造一定的视觉冲击。


《Process 2C》


除此之外,纹理也是Tyler Hobbs潜心研究的课题,在《Process 2C》当中,看似图中是九片规整排列的树叶,但其实每片叶子的纹理,全是由三角形有序构成的。正是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加持,使得Tyler Hobbs一再塑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在NFT时代占据了一席之地。


艺术家近乎于狂热的执着,在Tyler Hobbs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在进行电脑编程,很多作品要花费上几天几夜,才能到达下一步。为了呈现出一张完美的图片,他大概要生成近千张图,再进行后续阶段的艺术创作。“这种操作,本质上是一整套质量保证和合格产品交付的过程,需要用系统化的思维去处理可能出现的一切输出结果。”

▲ Tyler Hobbs in his coder environment, while creating NewArt
“艺术家需要平衡标准化的质量和多样性,一方面要计划某种整体性,一方面也要实现个性。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Tyler Hobbs用自己的艺术创作,诠释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也在NFT艺术市场上大放异彩,身体力行地提升了大众对生成艺术的关注度。


《Blue,White,Black》


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崛起的时代,NFT艺术的火热,掀起了一场新时代的“文艺复兴”,艺术家们手握虚拟数字产业带来的难得机遇,一系列创纪录的NFT作品登上了各大平台的头条报道,并不断刷新纪录——仿佛上天按下了一个按钮,开启了艺术创新发展的加速器。


NFT艺术家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前行着!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各设计师、工作室及原作者所有

— END —






  L I N J O Y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前沿空间设计大师Yabu Pushelber:逃离循环往复的设计怪圈,特立独行!


荷兰结构主义大师-赫曼·赫兹伯格:将微缩城市隐藏于建筑设计,总有故事在其中正发生……


密斯·凡德罗|永远的先锋,永恒的「less is mor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麟角LINJOY”(ID:LINJOY-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