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体验 | 沉浸式多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 | 沉浸式多感官体验

文字数:1062字
图片总数:22张
视频总长:6′37″

引言: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语境下,数字技术与艺术结合诞生了新媒体艺术。作为新媒体艺术分支之一的交互艺术改变了传统媒体线性秩序叙事方式,强调观众参与的积极性与能动性,通过视、听、触、嗅等多感官手段的结合建立起新的认知体验,实现使交互以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与交流。


01

当呼吸可以言语

Designer:苏永健 巴瑞云


作品营造了一个交互场域,试图剥离我们现有的、极其高效的语言体系,借由呼吸引发头顶的触角摆动发声,将动物的交流方式复归于人类身上以制造新的面对面关系。



 


人们以往惯用的言说经验被以悬置,现有语言的一切符号被简化为信号,趋于贫瘠化、类动物化。试问:作为自然的一员,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彼此间的联结关系?



 


 

 

 


02

互动灯光装置“声花”

Designer:徐戈


作品采用互动的形式,观众将自己的声音传输入作品,成为另外一种身份的发声。七朵花各自发出独立的声音,并释放出光。



 

 


作品的形式可以是组成一个七重合奏,也可以通过交互成为一个变奏曲。



 

 


这个时代每个人心中都存有梦想,都有属于自己的太阳,这件作品是以向阳花为创作元素,围绕个体与集体关系而展开思考。愿每一个自由的梦想绽放光芒!



 

03

世界语言版图

Designer:袁帅 关杰


复杂的思绪丢失在无数种语言翻译之中,将输入随机翻译成任何一种人类语言,不同语种被表达内容的潜在连接性所分构成组,组建成容纳文化多样性与表达(思想/情绪)共通性的世界语言版图。



 

 


一个AR混合虚拟现实作品,将人类文字背后的语义情感进行深度智能分析后,由强大的语言AI进行不同层面分类、视觉化重塑。我们的情感寄托于表达,我们的思想寄托于文字。



 

 

通过GPT-3的庞大神经网络,人的主观表达、个人情绪被理解、解读、重构成新的集体语言结构。由AI负责系统性建筑工程,大众的文字表达引导建筑的结构。一种实时社会调查,一种文字表达的数据可视化。



 

 

04

沉浸式影像空间“寂静”

Designer:THINK AND SENSE


该作品以禅的概念为主题,通过高度精确的三维扫描数据和从禅寺内外录制的声音中重建的最小 "粒子 "景观,揭示了禅宗世界的一瞥,该作品是艺术家与京都龙树院禅寺的副住持Toryo Ito合作实现的。



 


作品从视觉和声音两个方面将禅宗哲学中的 "自己和外部世界之间界限的瓦解 "和 "紧张释放 "的思想具象化,并将其升华为人们可以体验的形式。



 

 

 

素材来源:

1.https://mp.weixin.qq.com/s/TIPcGdsFnlIXpRiRi7yuZg

2.https://mp.weixin.qq.com/s/sUOVrgGuaU8GiRmRwCEkyg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EDITOR张东
审核REVIEWER邢戈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