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大厂的我,就陷入了人生低谷

刚进大厂的我,就陷入了人生低谷

以前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总是觉得什么事情都很不顺。
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努力程度都比较自信,但始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导致绩效也很一般。

我大一就开始做UI,大二就去北京知名创业公司,大三在社团担任技术部长,大四毕业后去英国学习人机交互,再之后就直接去了大厂。
也许是之前的人生太过顺利,对社会和人心缺乏认知的我,终于得到报应。
我不知道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家人只让我努力工作,却无法教我该如何努力。
熬夜做出的报告,leader 只扫了一眼。

花了一个礼拜做出的交互方案,评审时领导只扫一眼。

甚至这些方案上线之后,用户也只扫一眼(我做用户测试时发现的)。

这些人在做评判的时候,速度太快了,仿佛不假思索,似乎在凭着直觉判断一样!
而他们这样凭直觉做出的判读,却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影响。
多年后的现在,我终于知道自己当时的问题在哪,这周六会以需求分析为案例,结合多方面感悟,给大家讲一下心得: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直觉判断这个问题:


直觉判断
从小到大,除了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之外,任何对我们的评估,都是这样的:
  • 高考审核作文,不过几分钟。
  • 艺考审核画作,不过几秒钟。

  • 求职审核作品集,不过几分钟。
  • 用户打开页面后决定要不要留下,不过几秒钟。
  • 面试和相亲的时间看起来久,但真正用来做决定的时间,恐怕不过几分钟而已
  • ……

我们的命运就这么被不假思索地被别人决定了,是不是有点惊悚?
但反过头来,我们也在不假思索地决定着别人的命运:

  • 橱窗上的商品,我们一眼就能决定是否购买

  • 几亿票房的电影,1分钟的预告就能让我们就能决定买不买票

  • 抖音里的短视频要不要划走,1秒钟都不要就能决定

  • APP的开屏广告,半秒不到就被关闭了

  • ……
这么想来,似乎好理解了。
不管是我评判别人,还是别人评判我,都是不假思索地直觉判断
既然如此,当初在努力的时候,是不是方向就错了?


反思
当时拿到需求后的我,脑子里唯一想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如何体现出自己的能力。
于是千方百计地找到用户体验最好的方案,把设计稿做得一丝不苟,甚至自己偷偷去做用户测试验证方案……
我费尽心机地努力,为了让自己符合各种所谓的“标准”,因为这是十几二十年来,学校给我的教育。
但我做的这些,符合评审者的直觉判断吗?

设计 leader、项目领导、产品经理,甚至用户……他们扫一眼、听一耳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呢?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仿佛开窍了一般,再也不花时间在无用功上了,除非我自己是真心不计回报地喜欢做。
我做任何事情,不论是设计方案、项目汇报、写文章……都会事先分析评审方的直觉判断方式,根据这个去做事情。
一开始,做起来很难,我需要收集足够多的信息,还需要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看似换位思考,实际上却远比这困难得多。

但逐渐掌握诀窍之后,一切变得简单自然起来。
秒变小白用户是最基本的能力,更高阶的,可以秒变leader、领导、面试官……

这让我的生活一下子变得轻松了好多,不再费心思去“削足适履”般地让自己符合无意义的条条框框,而是直击问题的本质。


用直觉做设计
其实直觉设计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即“±0”的创始人,就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概括为“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只可惜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方法公开出来。当然,即便公开了,大部分人也看不懂,说不定还会以为他故弄玄虚。

但无论如何,直觉设计是存在的,而且我一直在往这个方向探索。

我认为直觉设计,是可以从需求分析开始,到信息设计、框架设计……直至项目汇报的。

越是开头的步骤,就越重要,因为那是基础。



如何培养直觉设计能力

这里面不但是设计能力,还牵扯到心智能力,并不是我一人能完全解释清楚的。

所以,我和直行空间的大白老师,一起合作了直觉设计课程,教你怎么用直觉能力,解决产品设计上的主要问题(不包含视觉设计,产品经理也可以适合学习):
P.S. 一想到导师花费的时间,这个价格还是有点低……算了,以后再涨吧。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直觉设计,这周六我会通过直播,以需求分析为例,引出整体的直觉设计介绍:

P.S. 直播期间课程9折,学习社(星球)成员9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验进阶”(ID:Advanced_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