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园路中的那些列植设计

干货丨园路中的那些列植设计




列植的设计手法,既保证了路径的遮荫功能,以及近人尺度的大绿量感受,又能形成空间的仪式感,且适合的种植空间可宽可窄,可曲可直。今天主要针对园路两侧的列植设计做分类归纳。


一、大乔类

1. 独干瘦高型线性效果

• 品种银杏、美国红枫、娜塔栎、新疆杨、水杉、 马褂木、小叶榄仁等。

• 搭配形式

 植空间较大的情况:

 组团做背景,下层搭配单层/多层绿篱/花卉/草;




 绿篱与列植乔木的关系,可自然曲线形,也可几何直线形



② 种植空间较窄的情况:

 高篱/统一品种的大球/花乔/花灌木做中层背景,且规则序列状排布

下层绿篱可以做高低层次搭配,在有限的空间内丰富植物效果,打破单调性;








• 绿篱与列植乔木的关系,可几何直线形,也可自然曲线形

2. 独干冠大荫浓效果
• 品种朴树、榉树、白蜡、国槐等。

• 搭配形式

① 与种植池结合形成列植效果:

下层可搭配花卉/绿篱/花卉结合块状绿篱等。







② 种植空间较大的情况:

• 组团做背景,由于圆冠乔木的上层郁闭度较高,所以组团多体现中下层的搭配结构

下层可直接搭配花境,体现自然野趣风;也可搭配球阵,体现人工剪形的肌理美。






③ 种植空间较窄的情况:

• 中层可搭配统一品种的大球/常绿小乔/花乔/造型植物,以序列状排布,下层结合单层或多层次绿篱;

• 可直接搭配单层或多层次绿篱。









3. 自然姿态型效果
• 品种乌桕、五角枫、栾树、油松等。

• 搭配形式

— 独立成景,形成主题路径,不同于中规中矩的树形所营造的序列空间,自然形态更具亲和力,更显自然的张力和自由的生态美;
— 下层的搭配形式多样,可与花境结合,更自然,也可与块状绿篱+砾石结合,既突显绿篱的几何棱角美,又展现砾石穿插的工艺细节美;

— 松与硬质景观的硬碰硬,彰显力量,又注入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4. 丛生效果

• 品种丛生朴树、丛生美国红枫、丛生茶条槭、丛生白蜡、丛生五角枫等。

• 搭配形式

多应用在种植空间相对较窄的环境,形成密林夹道的种植效果,同时更能体现横向空间的植物饱满度
— 中层可搭配同品种、同规格大球,序列状栽植,聚焦视线,强化路径的夹景效果,也可搭配少量的花灌木/大小球,下层结合绿篱/花境的形式营造自然情境;
— 直接与下层规则式绿篱结合。







二、小乔/花灌木类(主题性、季相性更明显;近人尺度的体验,亲和力更强。)

• 品种樱花、山杏、海棠、山桃、玉兰、紫薇、丛生香橼/香柚、桂花等。

• 搭配形式

① 种植空间较大的情况:

• 组团或序列大乔做背景,下层搭配单层/多层绿篱/花卉/草;





② 种植空间较小的情况:

• 以高篱/竹子做背景,形成密植夹道的效果,或直接下层搭配自然式/规则式绿篱。












注:图文来源于TOPSCAPE上景设计感谢原作者辛苦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

园路中的那些列植设计,今天您在看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园景人”(ID:xyzwi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