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lery Marking雅趣山水·花鸟人文: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国画篇二)

Gallery Marking雅趣山水·花鸟人文: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国画篇二)

中国画,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哲学思考,并以其独特的写意笔墨、东方视角和意象审美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当代中国画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中作出了大胆的探索与广泛的实践。承接上期内容,本期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由中国国家画院与河南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中的部分中国画作品。

山水之境

艺术是时代前行的号角,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更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潮。在自然万象中,山作为崇高、雄伟、厚重的审美对象曾被无数诗人所吟咏、被历代画家所勾描。经由时代精神的熔铸,山之新颜层出不穷。

以传统山水画为根系,当代山水画衍生出更加多元化的面貌,而以笔墨为核心的各项探索,在艺术家的研习与创作中早已成为常态。他们在融会当代审美意趣的同时坚守悠久的水墨精神,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山水新作。

任赛《青城天下幽》北京

李忠盛《大河出昆仑》青海

朱轩林《南梁故事》甘肃

刘罡《屹立东方》北京

此次展览中与山水有关的作品不在少数,那随墨迹而现的一丘一壑宛若一片空明的精粹,既是对自然的深层解构,也是画家凝神寂照的精神表现。他们以各自的笔墨抒写心中的情思起伏,使得笔下的山水仪态万千,直达“墨以神会”之境。

杜学辉《乾道·玄黄》北京

关坚《南国·暖风》广东

李平《红土地·明月晚归》云南

李向鹏《古道斜阳》吉林

多地画院的山水作品各具特色,在让观者领略祖国壮美山河的同时,也看到了创作者们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以及那种敢于拓展思想边界、推动艺术进程的勇气和力量。

杜愚《和谐山乡》江苏

刘国斌《新时代下的乡村序曲》甘肃

任晓军《静谧的山》山西

花鸟之趣

笔下,连接着画家的内心世界;纸上,映现着自然的繁华万千。在花鸟画的创作中,画家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情感赋予画作思想与格调,枝叶翎羽间,完成了传统笔墨意境向现代笔墨构成的转变。

刘刚《山色空濛》四川

刘瑞儿《晨曦微露》福建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部主任尚可表示,本届美术展览的主题即是反映历史变迁、描绘社会发展、展现家国形象。广大艺术家用宏阔的视野对当下的艺术语境进行多向度的探寻,既彰显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展现了画者鲜明的时代意识。回顾花鸟画的演变历程,可以用“继承”与“发展”来概括,本届美术展览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参展画家的专业性,他们用丰富的艺术语言诠释了极具差异的绘画风格。

刘树允《韵舞阳光》北京

刘峥焱《生命之歌》山西

中国画的特点是在富有内在节奏感和层次感的水墨洇化中展尽大千世界的雄浑与细微。作为画家,既可仰观宇宙之大,以宽阔的视野表现蒸蒸日上的世间欢欣,亦可俯察品类之盛,截取一枝一叶,表达其中精细幽微的心灵波澜。在注重起承转合、呼应顾盼的抒情笔墨中,画家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艺术中的平面构成意识,在有效强化花鸟画视觉能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极为生动的内在精神。

任欢《佳偶》天津

人文之乐

中国传统绘画史上最早成熟的画科即是人物画。中国人物画多强调以线造型,以皴法、晕染表现层次结构,并借助简约纯粹的人物形象展现画中意趣,继而完美阐述画中人与画中景的呼应融合。

孙炜 李守农《锦绣福泽》江苏

许隽协《最岭南·醉晚芳舟》广东

吕印《家园》云南

刘东方《大地文脉》福建

人物画其实并不是一门苛求于造型的绘画艺术,而是通过对笔墨变化的合理把控,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感。故此,人物画所体现的不仅是被画对象,也含有画家本身的思想理念。画家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将人类的智慧、道德,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表现出来,并经由创作本身,完成了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调和。

刘芬《e时代》宁夏

刘祥《梦空间·乐园》吉林

朱宇航《时代印迹》江西

向洋《四月天》四川

央美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认为,此次展览在作品题材、风格上完美体现了“新时代画院何为”这一命题,也让观者从中感受到画家对都市生活的敏锐观察,及其记录新时代发展的担当与作为。

任惠中《老乡系列之十二》北京

苏睿《排队候工》北京

巫卫东《盛世欢歌》甘肃

冯磊 董海全《沂蒙红嫂》山东

李刚《富民渔歌·乡村振兴系列之二》山东

两年一届的“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以笔墨色彩绘制当下的生活图景,以美术作品反映时代的沧桑巨变。这样的展览一方面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又以新的姿态为国内艺术领域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新时代孕育了新作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美术的现状与发展。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我们下期再会。

眼缘艺志 第931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
文字撰写:眼缘艺志
如需转载请先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

润同文化 企业品牌传播共生伙伴
我们了解传播,我们打造文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眼缘艺志”(ID:yanyuanyizh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