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菜市场沦为“网红打卡地”,博主拍照后把菜扔掉,烟火气的生活惨变秀场!

改造后的菜市场沦为“网红打卡地”,博主拍照后把菜扔掉,烟火气的生活惨变秀场!











PRADA 快闪菜场 #

实在令人不解又气愤!

最近,Prada菜场外

一女子把刚买的新鲜蔬菜凹完造型拍完照

转身扔进垃圾车引起不小风波

央视网直接在官方微信号发布评论
称其为现代版的“买椟还珠”

举动令人“瞠目结舌”
有钱就买本身无罪,

但烟火气的生活绝非秀场!



小红书@站起来的普通人

然而,现实是不少人把Prada快闪菜市场
当成了网红打卡地
来这只为了拿着带logo的包装袋拍照

至于买不买菜不得而知
随着菜市场的改造与升级

越来越多日式简约风、ins风的网红菜市场
走入人们生活
在改善传统菜场“脏乱差”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争议……

#01

Prada进军菜市场

是好还是坏?


 吸引人的设计 
当位于上海徐汇区
乌鲁木齐中路318号的“乌中市集”
穿上Prada外衣后迅速火爆出圈
虽仅开业14天仍热度不减
原本绿色的小清新外立面
被印有超大Prada logo和
秋冬系列Jacquard印花图案墙纸所覆盖后
多了一丝丝复古意味

慢慢走入市场内部,别有一番风格
墙面、立柱、楼梯、摊位

都被包上了印花图纸
不仅不会添加拥挤的感觉,还起到一定装饰效果


小红书@107447156
更精致的是里面的瓜果蔬菜
都身着“FEELS LIKE PRADA”花纹纸
本来平平无奇的食物

瞬间变得有格调起来

即使一颗鸡蛋
也成了超凡脱俗的fashion“蛋”
不再光溜溜,有了奢华外衣

虽然看起来买不起的样子
但只要任意摊位消费满20元

就送Prada订制的纸袋或者手提包

就如网友含泪自嘲

“这估计是自己唯一买得起的Prada了”

小红书@105612489

 打卡带来的是是非非 
也正是这物美价廉的印花包装
吸引了一众网红前来打卡
排着大长队只为摆好看的pose拍照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当然,别人的行为喜好他人无权干预
但给公众带来不良示范
那就另当别论

小红书上随处可见的打开记录

有摊主表示
虽然涌入菜场的网红很多
却鲜少有人买菜
有的甚至为了拍照,把菜叶捏蔫再放回去
店主与顾客两看生厌

而当地常住居民也表示
附近突然热闹起来
里里外外、马路对面,整天都是拍照的人
道路阻塞,买菜都挤进不去
正常生活深受影响
直到有人为了用包装袋拍照

把菜扔进垃圾箱被曝光
这种菜市场打卡行为才有所收敛

#02

菜市场改革

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有人说

到一个城市旅游,必须要去两个地方
一个是博物馆,另一个是菜市场
博物馆承载的是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

菜市场则是一个城市的生活底色
伴随着时光变迁
菜市场在充盈起我们饭桌同时

有着自己的发展史


@邱志杰工作室
据说
在炎黄时期为了方便人们以物易物
建立了特定交换场所,形成早期集市样貌
到了先秦两汉时期
货币出现,露天集市自然而然形成
并持续久远

直到20世纪80年代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带有顶棚、设有小摊位市场出现
渐渐衍生成几代人记忆中的菜市场

近年来,消费需求不断升高

传统菜市场也逐渐显现一些“疲态”
设施陈旧、空间潮湿、气味杂陈、灯光昏暗

随处可见垃圾、老鼠乱窜
滋生各种细菌及病毒
都成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的隐患
但想要成功解决问题并非易事
“贝诺市场研究中心”
曾总结过老菜场改造八大痛症:

1、停车位稀缺、扰民
(因都处于市区,没有多余土地
造成车辆乱放,影响购物出行)
2、设计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3、改造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的消防问题
4、空间布局很难改变
5、改造时间过长,市场经营受影响
6、附近居民买菜成难题
7、老毛病多,预算难把握,改造隐形成本高
8、习惯难改,改造后难管理

当前问题还未解决,网络购物又带来新冲击
如何攻克难点痛点
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菜市场

任重而道远!


阿美海鲜改造前后对比

#03

始于颜值,终于内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
象君之前写过一篇
关于菜市场惨遭“统一整容”
环境变好了,生意却没了的文章
最根本原因是没有因地制宜做改造

一昧追风时尚设计感,导致失去特有的烟火气
那么,如何整改才能达到
在干净整洁、有秩序感同时又留有烟火气
不失去物美价廉属性呢?

 承先启后的——双塔市集 
《梦想改造家》五大设计师联手改造出了

红遍苏州的——双塔市集

这里不仅是买菜的场所

内外设计
更体现着苏州这座城市的审美所在

图片@双塔市集

还未进市场
大门一侧logo就深藏韵味
由古代苏州花码作灵感,演变成双塔造型

“市集”二字以红章形式篆刻其间
恰到好处的将传统理念与现代形式相融合


图片@双塔市集
进入市场内部
原本围墙全部拆除,入口从3个增加至7个
街道与市集之间留出充足的过度空间
供逛街、休憩、闲谈
大量木制商铺门框带有桃花坞的建筑遗风
布局设计合理而典雅

在灯光衬托下古色古香

设计师以“家的方向”为基本理念

将菜场看作连接社区生活中心的纽带
在这里除了有蔬菜、水果、生鲜区
还有各色小吃、咖啡馆、小酒馆
整体配套一应俱全,让烟火气和诗意集中呈现

 网红界模板——东山肉菜市场 

前几天“大湾区哥哥”陈小春、张智霖等人

空降广州东山肉菜市场引起轰动
这座有着三十多年历史

历时90多天升级改造的老市场
值得更多人认识


图片@奥默默工作室

“人间烟火气,龟岗万花筒”是设计的主题

为保留街坊闲聊的习惯

特意在沿街立面
加建一组拱廊形态的传统骑楼空间

多了一份避阴、停留的交往空间

菜市场改造后入口处,摄影:关江驰(广州力驰视觉)

入门处的万花筒logo是鲜明的标志

让整体空间更加时尚开阔

与引入的拉索膜万花筒艺术装置相呼应
阳光投射下来形成五彩斑斓的光彩

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一份俏皮之意


摄影:关江驰(广州力驰视觉)
“多色”是很多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在改造前设计师就有意建构
彩色诗意的日常表现
骑楼廊下天花的彩色膜结构

采用菜市场内常见的蔬菜水果颜色
让消费者一靠近就陷入到熟悉氛围中

摄影:关江驰(广州力驰视觉)

内部廊道天花是鱼鳞网的结合拼贴

结合了蔬果的补色运用
整体明亮清新


摄影:关江驰(广州力驰视觉)
万花筒一般菜市场就像现代人的生活

绚丽、鲜活、变幻无穷
在传承老记忆同时也迎合新时代新风貌

或许有人觉得它过于张扬

但放眼望去与周围环境相融相生

摄影:关江驰(广州力驰视觉)

其实,菜市场的改革之路
犹如城市发展缩影
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升级路上
会遇到各种好的坏的问题
于管理者、设计者而言
做设计之前
也要做好调研,想明白为谁而设计
最终服务的主体是商贩和消费者
除去干净卫生、功能之外
与统一性、高级感相比
人来人往,讨价还价之余的那抹烟火气
更鲜活、更具有生命力也更动人

菜市场是提供柴米油盐
生活需求的地方
不应是打卡与追风、品牌营销之地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
本文头图来自@PRADA普拉达










寒山美术馆开辟国内首个美术馆级元宇宙探索之路





姬子的墨道“命运交响曲”登陆泉城




江衡在南艺美术馆上演“时代最强音”




“半脑生长”单飞个展即将登陆深圳无际空间






做好艺术三年展,我们准备好了! 






沈烈毅装置艺术展,让你在蔓塘里重拾童年喜乐









长按二维码快速关注,来了就留下来吧~




 我就知道你 “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地球art”(ID:TheWorldFor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