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也是木匠”,小时候,父亲为了鼓励我帮他干木匠活,总爱这么说。父亲是个教师,暑假时爱鼓捣木匠活。那年,“文g”刚刚结束,学业不甚紧张,我成天天马行空的。看我没事儿,父亲就让我帮他打下手,弹墨线、熬牛皮胶、刨板子、锯木方……他一项项地教我。
父亲边干活边给我讲齐白石的故事。他说,齐白石从15岁开始学木匠,尤善雕花。齐白石很喜欢画画,白天要干活,每天晚上他都画画读诗,由于家里很穷,晚上无钱买灯油,便以松火为灯,天天陶醉于画中,饥饿难当时就以水充饥。齐白石后来曾赋诗“灯盏无油害何事,自烧松火读唐诗”来形容当时的情景。
爱听故事的我,常常被齐木匠打动。干活累了,休息时,父亲就让我看他收集的齐白石的画。这些画我一看就喜欢,那些花果鱼虫、稻香鸟语,件件都是我身旁就能见到的事物。父亲说,齐白石很善于观察,对身边的事很留心,再加上十分喜爱绘画,所画的物象自然生动、活生生。齐白石爱劳动,很勤劳,他用勤劳和细心谋生活。如果一个人有“勤劳和细心”这两个法宝,就饿不死。
父亲要我弹墨线时要认真、要准确无误,抹牛皮胶要细均,扶木板要稳……他让我雕家具脚上的老虎腿时,让我一遍遍修理和打磨,尽量雕出老虎的威武和工艺的细腻。这个工作很麻烦,我干烦了,就想像别的孩子那样满世界乱跑。这时,父亲就会严厉地指出我的粗糙,说干好了才能休息。父亲脾气大,我干不好是要挨巴掌的。父亲的手掌很大很大,比我的脑壳都宽。他常说齐木匠的手艺在十里八乡那都是响当当的。这名声是汗水换来了,人家齐白石因为爱劳动,晚年身体很好。
长大后,我仍喜爱齐画,经常把父亲收集的画册拿来把玩、欣赏,在宁静之夜,感受大师的那颗心。慢慢地,我在他的山水画里发现了木匠活的影子。在那些绝妙的画中,他的山石就像用木板叠合在一起,各块之间相互铆合,一块搭一块,一层叠一层,高低错落,饶有兴味。画中,那山下的小屋,就像随手丢放的木方,而斜斜正正的松树,像是木头的刨花卷,一层层,蓬蓬松松,围着木方。两者一硬一柔,一疏一密,一高一低,都在画理之中,颇有现代的立体结构感,和毕加索有几分神似,难怪他的画现代人也喜欢。父亲说,木匠活是一件件架构组合的,而生活是一天天过的,过好每一天,整个生命就精彩。
齐白石是个农民木匠,从他的画里,我看他始终像个天真的孩童,无时不在尽情地摆弄着他的玩具,醉心于他的所爱,营造着他的梦境。直到玩成了大艺术家,玩到了无人企及的地步,那真是他自己的“童话世界”。一个木匠出身的人,以他的匠心,竟把中国画推到了极致,也玩出了高寿。
一个人有爱好,并能穷其一生地去玩弄,真是莫大的幸福!这大概就是父亲教我学齐木匠的用意。一个人有爱好,生命坚强,用心痴爱,童心未泯,原来是很美好的。(刘新华)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1版 2014年09月26日
刘新华,湖北随州人,居京,编辑。字浩庭,号一谷山人。画风野性简括,粗笔重墨,大气磅礴。其形式背后是诗性和文学的支撑。出生于书香世家,五岁随父学画,广拜名师,现随著名画家刘牧习画,终成自家面目。微信:xh59214824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意今语绘”作者:刘浪xh(ID:liuyi20220906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