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资君的粉丝群里,有人在转发一个金地求职的的小事件。金地近期放出了一个策划岗位,但是收到的简历以天量计,对求职者来说,这场求职相当地不轻松,甚至被市场致以了恶意。
这500多份简历里面,还有不少人原来是策划总监,甚至是项目总的,这个确实有点过于内卷了。而且待遇并不算多高,也就12K,算是行业中下游水平吧。
有人去了现场面试,但是现场的人数之多,完全超过大家的想象。比如,一个求职的人在现场感叹,仅仅是基层的策划岗位,就有大量的人在现场来面试。这还都是经过简历筛选之后,合格的人员,投递简历的人,还要多得多。
谈资君知道的情况,金地在地产圈里面,一直以来是比较好的选择,很多人是为了去给自己履历镀金的。但是以前也没那么地火爆,因为金地的待遇,一直是地产圈里面属于拖后腿的那一波。放在以前,有很心气儿高的地产人,都是不会看他们家的机会的。
但是现在,被越来越多的求职者看中,这背后是有原因的。一来国企央企现在算是市场里面比较稳定的一波了,求职者大多想求稳,渡过这几年的地产调整期。二来是全行业大幅度地裁员,导致很多地产人长期待业,一有机会大家都是要去尝试的。
春节以来,这个以往传统的大型跳槽求职季节,成色比往年着实差了不少。地产全行业的收缩,目前已经是很确定的趋势了,这个行业确实不太像以前那样,需要那么多人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形形色色的人都能留在这个行业,有一个岗位可以容纳了。
谈资君看来,行业的扩张与收缩,本身也就是一个发展周期的轮回,很多行业都是如此,有大干快上扩张产能的阶段,也会有调整阵痛去产能的阶段。当下同步也在调整,也在裁员的互联网行业,也是如此。很多地产高管,原来都是头部房企之间跳来跳去,现在只能大房企跳到中小房企了。
欧美国家用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漫长的城市化指标,以及背后的房地产发展。而我们,只用了三十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把城市化率推进到了60%左右的高水平,房地产也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别人上百年的路。这种飞速发展,高歌猛进,本来就是一种短期状态,不是一种常态。很多人当下的认知,就是把前几年的发展状态,误认为了是常态。
这不是什么负能量,更不是有人的认为的贩卖焦虑,焦虑的只是那些人本身。而是对于这个行业的清醒认识,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所以,往后的地产行业,只会留下一部分人,并且是相对比较有竞争力,耐内卷的一帮人。
本号有猫哥内部粉丝群和粉丝圈子,地产圈内消息最先分享,一对一提问,职场、行业、资讯、前沿消息都有,里面内交流极为活跃。到公众号主页对话框回复“加群”两个字,即会弹出二维码,即可扫码加入粉丝圈子。
另:猫哥收藏整理了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包含工程、设计、成本、营销、投资、人力绩效、财务等职能部门的资料。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回复“资料”二字,会弹出链接,可进入直接下载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已有几千地产人获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猫哥观地产”(ID:maogeguandich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