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还是“风险”,仙境还是“险境”?——今天,你为网红景区买单了吗?
一个场景、一个活动、一个话题都可以瞬间走红,网红不再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景区、一个目的地,甚至一个城市。
前言
网红景区
阿那亚礼堂
众多景区成名前,很多景区除了本地人都处于鲜为人知、无人问津的状态,曾经与现在的受欢迎的程度相差甚大。吸引流量后才能获得游客的好评,这是它们成为“网红”不可或缺的必经之路。
一个景区能够成名并且达到火爆的程度一定是有它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的,这样才不会成为网络上短暂的新鲜。没有特点不守规范的网红景点的风靡只是一时现象,如过眼云烟,网络热度下去之后就不会再引人关注。时至今日,“网红打卡地”背后也面临着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项目千篇一律、安全隐患频发等困境,如此种种,是其县花一现的原因。
网红景区的同质化
随着网红景点的层出不穷,很多地方开始采用效仿模式:XX版天空之镜,XX版九寨沟像是一张张网红脸,美则美矣,失了特色,使人们迅速地产生审美疲劳。很多地方也因此使游客玩过一次之后失去好奇心和新鲜感,不想再次选择光临,网红景区红极一时又迅速降温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一些景区不顾自身的气质文化属性,一味追风打造网红项目,造成整个景区不伦不类,游客去了以后失望而返。
社交媒体上四处可见的“天空之境”
更有众多景点在西安走红之后相继在商业区设置“摔碗酒”、“不倒翁小姐姐”等吸引游客眼球,本是传统特色的这些项目,在经过一次次复制后,黯淡了许多光彩。
广东某景区出现“不倒翁小姐姐”
各种网红小街贩卖“手工制品”,抛去高价喊卖不说,实则是来自工厂的流水线统一生产的小商品。游客在湖南买的“湘绣”手绢,在南京、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便叫“蜀绣”,到了江西又会变成“赣绣”,花样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有的游客吐槽:“朋友去四川给我带来一把梳子,上面竟写着‘少林寺纪念’。”更有网友表示:“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应有尽有。”景区纪念品也跟景区项目一样变得千篇一律,商业化现象繁重,其特色也由盛转衰,有些景区甚至毫无特色,全靠“照抄照搬”。
雷同的景区纪念袋
在笔者看来,一个真正的网红景区应该做到与趋势同行,但又特立独行:与趋势同行并非是跟风复制,而是跟随市场趋势走,最高境界是引领趋势的方向。特立独行则是要找到差异化的地方,差异是旅游的基本属性,差异性是特种,特征孕育了品质,品质赋予了品味,品味造就品牌,品牌产品需要差异化才具有影响力,才具有市场吸引力。
“网红景区”:风景与风险并存
网红景区没有出事前,是“人间仙境”,出了事也许就是 “人间险境”。8月13日,四川彭州龙漕沟突发山洪灾害,河道中未撤离游客被卷入山洪,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的惨剧。生命面前,许多事已不忍苛责。龙漕沟是不少社交平台上推荐的“野生网红景点”,出了如此事故,我们也许对“网红景区”一词又多了一层新的认识。
而此类安全事故并非个例,7月23日,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天津市蓟州区九山顶景区有游客从悬空吊桥坠落。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于7月22日,该游客最终没抢救过来。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网红吊桥、高空栈道、某些水上项目、蹦床气垫......这些风靡一时的“网红景区”让游客看风景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极具风险的“网红景区”
网红景点之所以能红,很大程度上靠着流量和“种草”,原本平平无奇的水面,一番P图等操作之后变成“天空之镜”;一个有些浅滩的小水湾,照片调蓝一点,就成了“某某小马尔代夫”……这样一来,社交平台斩获了流量,博主们增加了粉丝,当地也借机搞一波宣传,拉动一下经济……而粉丝们也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还有这样人少景美的好地方。如果仅是“照骗”,游客付出的代价至多是金钱上的,但是,有些美景的背后,鲜少有人提醒潜在的风险和安全的重要性,最后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被“种草”的网红粉红沙滩
或许我们很难说清,到底是谁在制造此类“网红景区”,平台、博主,甚至是游客,好像人人都参与其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网红”打卡地的诞生,离不开流量的加持,“广而告之”本身就是对此类危险旅游行为的鼓励和纵容。对于这类野蛮生长的“网红”打卡地,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严厉整治。
而对于旅游者来说,也需要理性看待“网红景区”,不要只被流量吸引盲从,该擦亮眼睛,不要被滤镜下的美景所蒙蔽,对于此类“种草”要有自己的判断,提高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切记再美丽的风景也不值得用生命来“打卡”。
结语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之下,中国的传统旅游业迎来了发展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一个景区的发展成熟,绝不只是靠营销和宣传,必须要借助互联网助推的力量将网红景区变成真正具有厚重文化内核以及风俗特色的地方。
景点想要“长红”,需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与适宜的环境合二为一,与时俱进,吸引眼球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更应致力于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深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创新完善旅游项目,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一步步稳进提高景区口碑,才能真正做到让游客流连忘返、还想再来。让旅游产品、后续服务和管理都跟上,保证文化内涵、景观价值等核心竞争力,从而延长“网红”属性的存续时间。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老奥斯卡
编辑/版 丨蓝多多
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
联系电话:0571-85066824
业务咨询电话:18600022980
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镇乌托邦”(ID:gh_2a5dd2dd824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