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客观艺术的抽象逻辑结构|孙磊

非客观艺术的抽象逻辑结构|孙磊

编者按

2021年10月16日,第二届中国(威海)非客观艺术邀请展在山东威海天和美术馆隆重举行,共展出30位艺术家的60件非客观艺术主题作品,参展作品以抽象性和表现性绘画为主,涵盖布面油画、综合材料、纸本水墨、装置艺术等多种艺术媒介和创作方式。

 

10月17日上午,非客观艺术(2021)研讨会在天和美术馆举办,特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主持,顾黎明、张敢,孟禄丁、王易罡,张方白、孙磊等20余位艺术家、评论家参与研讨会。本文即采自于孙磊老师在研讨会上的精彩发言,并经作者本人修订成文。孙老师从当代思潮、抽象、现实等几个层面论述了“非客观”在概念上的针对性意义,进一步提示出应从精神、真理探讨层面来审视与延展非客观艺术在当下中国现实语境中的存在价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第二届中国(威海)非客观艺术邀请展参展艺术家合影


学术主持顾黎明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


非客观艺术(2021)研讨会现场


非客观艺术的抽象逻辑结构

文/孙磊

      艺术思潮的每一种命名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要求,在复杂的当代艺术语境下,命名式的思潮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陈旧的模式,或者说,命名的结构方式在今天似乎很不合时宜。就像维利里奥说的那样,“速度”已经掌握了我们的命运,改变了我们思考和观看世界的方式,所有的命名都是一种“幻影”,一瞬间就会被风吹散,也许,这正是当代艺术多元变换的现实。但是,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某种恒定的长久的艺术形态与理念似乎成为我们反思的基本路径,也就是说,对于命名我们似乎有一个超越一般思潮意义的新的回应方式,回应以“速度”为特征的更为多元变换的当代艺术的发展,那么,命名就成为对艺术恒久性的某种要求,从传统理念上讲,也是对精神品格的要求。

     巧合的是在《抽象与移情》中,沃林格对焦人类艺术创生阶段,将艺术史看做流变的历史,而抽象是某种恒定的规律,抽象对应着流变,因此抽象是某种至上的追求,某种对永恒的渴望。这里我们似乎打开了一扇门,一扇抽象表达的门。也就是说,从这个逻辑出发,我们发现在当代艺术思潮的命名与抽象艺术表达之间有一个特殊的一致性,也就是对抽象艺术中绝对精神和恒久力量的渴望,这种力量如果不仅仅指向某种视觉形式,而是更广泛地指向思想形式,那么,它就成为“非客观”艺术。

     因此, “非客观”就显示为三大特征:

     1、它是当代艺术思潮的一种命名,或者是面对当代艺术作出的思潮式回应。

     2、它是一种对艺术永恒结构的追求,也就是真理性的追求,特别在精神品质上。

     3、它是以抽象表达为基础和前提的。

顾黎明 作品

孟禄丁 作品

      那么首要的问题不是“非客观”的命名,而是它的前提和基础是怎样的。也就是说这里涉及到在今天“抽象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抽象呈现怎样的表述内容和结构,它与原有的抽象理解有何不同。

     在传统中,抽象艺术是指任何对真实自然物象的描绘予以简化或完全抽离的艺术,它的美感内容借由形体、线条、色彩的形式组合或结构来表现。也就是说,抽象是我们从自然现实中抽离出来的某种秩序和规律,它有一个现实作为视觉对象,从中简化概括出内在的秩序和规律。事实上当我们从今天这个时间点来回望这种方式的时候,就发现恰恰是相反的,是某种规律和秩序创造了巨细的变化多样的现实世界。那么,从逻辑上讲,抽象就不是从自然现实中抽离出来的,而是它本来就存在,是一种充满绝对性的存在,并且,它是主导性的,它是主体,甚至是创作的初始力量,进一步讲,抽象的根本力量就是来源于这种初始的主体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抽象是作为主体,不是从客观事物中提取出来的,而是“非客观”化的。

    那么抽象在视觉艺术表达中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它要描述的主要是哪些内容?从视觉观看的角度来说,早期或传统的抽象是从所“看到”的客观事物中提取规律,“看到”非常重要,“看到”并简化概括出“点线面”的结构,它会形成某种“视觉构成”的结果。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毕加索等等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所以抽象建构了一种“客观”路径。今天,我们发现很多秩序和规律不是从自然客观事物中提取的,它们本来就存在,我们可以直接观照它们,理解它们,表达它们。它们不是被抽取的,而是被演绎出来的。从“观看”的角度讲,抽象不是仅仅描述被看到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它要去描绘无法被“看到”的事物,或者,这种“观看”不仅仅是纯粹视觉化的,甚至是情感化、思想化的。抽象就是要表达那些我们能够直接感应、感受、理解、认识到的规律和秩序,甚至那些我们无法理解和认识但能不断感应到的事物,还有那些无法理解的神秘力量。

     也就是说,抽象指向“看到”之外的一切事物,无需从“客观”现实中提取。


陈思源 作品

巴特 作品

      因此,对无法“看到”的事物进行的视觉描述就是抽象。

     比如,当我们要描绘一种“悲伤”情感的时候,“看到”的方式总是“外观化”、意象化、隐喻式的方式,真正的“痛苦”难以名状,实际上,抽象才是“状”,抽象直接被引申出来,它虽然也形成了“点线面”的形式,但与“抽取”的“点线面”的形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直接面对和触及事物的。再比如,我们如何用视觉描述一种思想,或者思想有怎样的轨迹,抽象就会承担这一份任务,尤其当这种思想越指向生命精神的神秘性的时候,它就越发显得深刻、宏大、内在,充满无穷的意味。

     因此,抽象是“客观”难以抵达的境界,是与纯粹精神相关的境界。“非客观”的提出应该是对抽象在精神高度上和广泛内容上的回应和反思。所以,“非客观”是一种哲学思维的命名方式,而非简单地视觉艺术表述上的阐释。

     此外,从本质性意义的层面上理解,抽象还指向“真理”,也就是说,抽象表述的是一种本质化的“真理结构”,而“客观”永远是一种与表象逻辑相关的理念,永远是一种“真理”的半途形式,“非客观”指向广泛的“真理意识”。中国传统几乎没有“抽象”的表述,而是“意象”概念,“意象”也指向“真理”的半途,但东方形式中有一种特别的隐喻模式,这是指向真理本体的,或者像传统中描述的那样,这与“真”有关。也就是说,中国的“意象”方式常常是“抽象”的变奏与演绎,他们共同构成“非客观”的真理形态。

     “真理”或“真”一般意义上是不能直接“看到”的,通过抽象表述,能够“非客观”地显示给我们。

孙磊 作品

张敢 作品


     回到命名,我们发现:“非”是一种状态,“非”并不是“是”的对立面,而是另一种“是”的立场。目的是“是”其所“是”,就是“主体”的本质不用提取,直接表达自身的“主体性”即可。此外,“是”是一种真理的结构,或者对真理的终极化渴望,那么,“非”作为另一种“是”的力量,实际上也是对真理的渴望,只不过,它不以终极为目标和条件,它更强调过程。因此,“非”一定与过程有关。

     也就是说,从抽象这一表达模式和语境来讲,“非”努力构建的是一种过程化的抽象,更重要的是,从抽象是对未知力量的表达这一逻辑出发,“非”努力把握的是一种未知的过程,只有不断变化不断深入不断游离的未知,过程化的未知,才能理解最终的真像。因此,“非客观”在抽象的立场上,是以辨析反驳抽象的方式去确立抽象,而且,这种确立不是绝对化的静止的确立,而是始终变化的充满灵性的活的确立。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上讲,“非”也不是“是”的对立面,“非”应该是“是”的多元反应,因此,“是”是中心,“非”是环绕“是”的所有可能性,“非”的容量和场域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以“非”为本的抽象有着巨大的可能性。

     还有,“非”从过程化的角度看,还预设了一个根本内容,就是真理的不可参透性,或者不确定性。现代性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不确定性和不可参透性的基础上的。因此,“非”是一种不确定的但渴望获得确定权的一种状态。对于艺术场域,命名的要求就是“确定权”的要求,“非客观”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语境方式,就是以不确定、不可参透性的本质特征要求一种确定性的存在,一种为不确定性的认识而建立的充满确定性的权利。“非”的意义从思想的角度讲,有时候会形成矛盾统一的结构。

王易罡 作品

郭振宇 作品 

     再看“客观”这个概念,除了不依赖主观意识存在这一理解外,从视觉艺术和汉语意义的角度,我们能得到这样一种解读:就是针对客体的观看,也是剔除主观意识的观看。那么“非客观”就指不是针对客体的观看,或者更为准确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客体的观看,但仍不是主观意识下的观看,也就是说,在主观意识之外和针对客体之间是有充分的空间的,或者这个空间是有深度的。它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抽象的纯粹性表述,它是有肌理的,正是这些肌理带来了独特的深度。

     那么这些肌理和深度表现在哪里,尤其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它的特征是怎样的。毫无疑问,对于当代艺术的问题机制而言,中国现场有如此丰厚的现实资源,并且这些现实是相互交织相互驳斥相互融合的,是复杂对冲的现实。顾黎明先生尤其了解和明白这个现实的结构,他讲到:在这个现实框架中,崇高与低俗、简约与复杂、贫与富、喧嚣与宁静等等形态是并置与对抗的,而生态、环境、体制等等问题的交叉变换又加深了这种现实的厚度,特别是疫情状况发生以来,一系列的后疫情问题催动了更为复杂的现实发展,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现实在变换中都抽象化了,个体突然必须依存为整体,个体意志在被迫消失,这也意味着个体被抽离或抽象了,整体也因为机制的统一性成为一种特殊的抽象集合体。内卷是抽象的扭曲,也恰恰证明了抽象是有深度的。

     “非客观”既要求抽象的真理纯度,更要求现实的肌理深度。

      孟禄丁先生在 “非客观”展览的研讨会上也讲到这种时代的状况,他说:上面有神,下面有未知的微生物,中间属于客观世界,或者我们能够认知和理解的客观世界,那么真正掌握我们的恰恰不是中间的客观世界,而是两头的神和未知微生物力量。我们处于“非客观”的真理之中,却生存在“客观世界”的世俗现实里,艺术的最高理想自然指向“非客观”的场域。

       “非客观”既有未知真理的抽象结构,也满带着生存界面复杂逻辑的呼应。

      因此,也许,我们不仅仅是从艺术思潮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非客观”的表述,更多的我们还要从思想和精神的渴望中不断以“非客观”的视角来审视这个时代。


张方白 作品

刘刚 作品


王海燕 作品

闫平 作品


谭平 作品


孙磊  

1971年生于济南

诗人,艺术家,策展人

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韩国檀国大学博士生导师

济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


文字统筹:于海元

图文编辑:梁斯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具象艺术研究中心”(ID:gh_bc2a6a8d22b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