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建筑设计 | 透过设计实践主义,寻求场景的可持续性

反正建筑设计 | 透过设计实践主义,寻求场景的可持续性

AIM意为"Architectsinmission——建筑师使命",旨在通过竞赛的方式,从年轻设计师中选拔优秀的人才,而更具意义的是,通过这一竞赛活动,希望能唤起更多的青年设计师对设计的热情和投入,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关照,积极去思考与行动。AIM始终将关注重点放在青年设计师的成长,不断发掘“蓬勃的生命”与“深刻的使命”碰撞后产生的故事。


2021年10月,AIM国际设计竞赛发起「潮玩乡村·石排创造」石排村镇新场景设计竞赛,选取了福隆村、埔心村和塘尾村3个村落5个空间用于参赛者探索空间与生活的关系,旨在秉持“乡村潮玩生活美学实验”的理念,借用设计的力量使石排镇成为展示“乡村与潮玩新业态如何建立关联”的示范区。



本文通过对话「潮玩乡村,石排创造」石排村镇新场景设计竞赛邀请赛团队之一——反正建筑事务所,进一步了解设计师们对于乡建的看法与实践,对于业态设计和运营的想法,以及如何以年轻视角和玩法将古村落和现代潮流生活方式相结合,创造独一无二的石排IP,拓宽人们对于村镇生活的想象边界。




反正RETURN建筑事务所,由5个建筑师成立于厦门,是一个融合建筑、品牌、住宿、美食的设计品牌。他们设计建筑,期望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构建从环境、城市、乡村、人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他们经营场所,以设计实践主义出发进行餐饮/住宿消费空间的场所探索;他们从需求出发,力求以适配的方式让每个场景更加具备可持续性。



01
用设计提供场景方案
探索业态和运营创新


“每一次参与竞赛,每一个项目,都能促使我们不仅在设计上持有不同的角度,也能在探索的路上留下成长的轨迹。”


从2013年雪山村——震后重建竞赛、2016年乡村创客聚落竹建筑设计竞赛到2017AIM联合办公空间设计竞赛、2020开封首届空间场景国际设计竞赛,多年来数次参与AIM组织的竞赛充实了他们的建筑探索之路,让他们能从整体的规划、动线、形态等各方面进行整体的考虑。在没有偏离建筑师轨迹的基础上,他们还是民宿老板、品牌运营和美食家。



反正RETURN建筑事务所参与AIM竞赛的获奖作品


反正RETURN在厦门开设了自己的美食空间,用自己的方式打造一个聚落,透过食物、空间和人之间关系的妥帖照料,构建“Casual Dinner”的日常轻松和愉悦。他们把这家新店定义为“全时段美食社交空间”,这源于美食与生活切息的关系”。全天的用餐场景让人与城市,城市和生活,生活与美食共生与融合。“人们在场景下的好心情,就足以成为佐餐的好料,舒适的用餐体验也让生活社交更从容。”



反正RETURN餐厅

反正RETURN 的创始人之一林方晨表示,在自持的项目中,他们不仅仅是设计师,也是业主,所以能了解到行业里上下链接的很多细节,业态和设计师之间的关联,以及更能体会到商业的运营者本身的痛点,从两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在一定的创意设计自由度上寻求最适配的解决方案。例如餐厅,表层的设计往往停留在用户体验或者如何营造一个适合的用餐环境,但其实内部的服务动线,乃至每个服务员站哪里,能看到或顾及到多少客桌等等诸如此类的细节都是运营者无比关注的,因为这会影响到需要搭配多少员工,员工宿舍需要多大,乃至影响到餐厅每个月固定支出的成本是,将来餐厅的每个员工的效率。


他们更多地会期望空间和场景设计的大前提还是以功能优先,为了设计而滋生出迎合设计的“场景”不是良性逻辑,需要先考虑项目本身的根本问题,在考虑所谓的“美与艺术”的结合,因为设计的出发点并非只为了县花一现或是单纯的博人眼球,也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人与自然、人与商业、人与建筑的关系等等。


自持运营会让他们不只停留在浅层的用户视觉体验与空间感知,也能对某个行业的了解有更纵向的深入了解,所以,设计师有时候就像一位带着镣铐、被捆绑住的芭蕾舞者,在束缚和框架下依然能完成绝美的舞蹈动作,在条条框框中找到设计与业态之间的平衡点,那才是舞者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现,那才是设计师在通过设计解决问题,在整体上做出综合判断。

他们通过每一场竞赛、每一个项目,将所得的设计逻辑与经营策略结合,用设计提供场景方案,探索运营创新,在此累积之上将理想生活方式和现实消费场景紧密连接在一起,由此实现物质和精神丰沛。




02
放大石排的差异化特点
打造更丰富的场域和空间


“空间、业态、人三者并不冲突,明确项目定位,为项目人群服务。在我们看来,空间是服务于使用者,并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有价值的空间,不同的项目,业态也会不同,我们应该根据有限条件创造并做出合理的预算分配。”


当下同质化的内容很多,只有差异化的优势才能让成为大众的记忆点。此次「潮玩乡村,石排创造」石排村镇新场景设计竞赛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艺术设计力量与内容相结合,打造更丰富的场域和空间,实现更多可玩性。


反正RETURN认为需要尊重石排在地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业态,打造服务前者的空间设计,还需要考虑服务哪一类人群,比如70%的重心在对潮玩感兴趣的人群,30%花在当地居民上,因为设计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假设是一件延续性的事情,那就需要吸引对应的人群,给村落带来一定的价值提升,比如提升村落的知名度、提高村民的收益,通过商业的手段,让区域被更多人关注;假设是一件公益层面的事情,那设计可能会解决一部分问题,但相比可能没有商业的带动性强。






石排不仅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而且生态资源丰富,文创产业前景广阔,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产业振兴的优势,孕育了本土潮玩产业,本土企业以“原创IP+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的模式,带动石排的玩具代工企业逐步走向IP潮玩新业态。此次竞赛以乡村潮玩生活美学实验之名,借用设计的力量为石排注入新活力。反正RETURN认为需要根据当下的发展需求,放大石排的差异化特点,比如围绕潮玩,制定主题内容,指向一类人群,打造一个体验场景,类似于潮玩乐园、潮玩游戏城等等。


针对石排在地的建筑文化和人文文化,反正RETURN也做了前期的了解和梳理,比如他们认为塘尾村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内向的空间,而且保存得比较完整,包括巷子、老建筑,在这个大前提下,他们更多的是想在毁掉、坍塌、荒废的建筑上重新再利用,以寄生的方式去相融合,让周边保存完好的建筑像荷包蛋一样被包裹,原来的建筑还在,新的建筑通过被包裹的方式去融入这个环境。







03
保留或拆除
潮玩与古村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设计师更像一个统筹,空间、形态、内容、运营、延续性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周全。”


在乡村的改造上,以往一直以尽可能的保留原始风貌为主,这次希望在局部做出一些改变,打破以往常规的做法,保留值得保留的部分,拆除无任何保留价值的建筑,寄生与嫁接出新的生命,从而焕发古村落的年轻活力。反正RETURN 过往参与项目也会持有保留优先的看法,但完全保留是很难做出与当下地域产业相匹配同时又能使村落复兴的建筑。所以在此次竞赛中,他们做的更多的是发掘其特殊性和差异化,进而做内容的植入和发散,延续至整个空间和形状上。除了关注设计的美观,还需要考虑整体的生命周期、与在地文化的结合等等,在这些要素上去做平衡。





至于在这其中如何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平衡,他们认为这与做业态运营的经验相关,因为做业态运营就会涉及到商业,如果只是凭借设计上的美观,说服力是不足够的,设计也是需要服务于持续性的规划,才能与在地的产业共同成长。比如石排的潮玩和上百年的古建筑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冲突与对立,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和创新点。反正RETURN参与这次竞赛也期望在完整表达设计理念和方案观点的同时,能处理好新旧关系之间的“暧昧”与“寄生”的游离状态。




国内古建筑的拆与留一直是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离不开的话题,反正RETURN认为通过此次设计竞赛不仅能让石排受到更多的关注,让更多人思考如何利用并提高荒废建筑的价值,也能深度挖掘适配3个村落5个空间甚至是石排的设计方案,为石排植入足够有吸引力的内容。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竞赛也能重新焕发短周期的体验性观赏与游玩,吸引有猎奇心的年轻人,以抓住当下潮流为起点,融合古村落的文化风貌特征去做二次开发,让石排当下发展的业态能与古代繁荣的村落在不同的时空发生对话,迸发出更大的力量,为石排导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M competition”(ID:AIMcompetitio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