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成本估计
类别 |
数据 |
巡检机器人平均节约人力 |
6人 |
2020年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年) |
116728 |
假设一线电力人员工资 |
8万元/年 |
单位巡检机器人节约工资 |
48万元/年 |
巡检机器人采购价 |
40-80万元 |
回收成本年限 |
<2年 |
人工巡检与电力巡检机器人对比分析
类别 |
人工巡检 |
电力巡检机器人 |
巡检方式对比 |
运维人员到现场,通过手持式、红外热像仪测温,人工表计抄录,完成后手动导出设备照片,并将纸质记录数据再次录入做电子存档。 |
机器人按照预设检测时间全自动到现场进行设备测温、表计抄录。数据、报表、图片自动库存并可自由导出。 |
工作量对比 |
视变电站设备数及规模,每次人工全面巡检需要至少1人天。 |
机器人自动巡检,并自动生成数据报表,红外图片均可选择导出。运维人员仅需查看机器人报警项及缺陷设备即可。 |
客观性对比 |
人工巡检因检测人员、检测角度、检测时间等存在不固定性,数据客观性存在差异。 |
机器人按照预设任务,检测角度、检测位置、检测时间等均保持一致。 |
准确性对比 |
红外测温数据较机器人相同,表计抄录因距离、表计位置、抄录角度、读表误差等受到影响。在个别因角度、位置机器人难以识别的识别读取上人工有优势。 |
机器人依靠高清相机及模式识别技术,可以较为准确识别表计。对于距离较远的表计依然可以清晰拍照识别。个别设备机器人无法有效识别。 |
便利性对比 |
无人值守站需要运维人员到站进行检测。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人员无法到达设备区进行检测。 |
已部署机器人的变电站,运维人员到站后仅需查看报警项即可。已部署集控系统或远程客户端的变电站,运维人员仅需在运维站即可实现对所辖站设备情况的检测。 |
缺陷跟踪对比 |
缺陷设备需人工定期定时检测。 |
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巡检任务及特定缺陷跟踪,实现对缺陷设备的全天候、全时段跟踪检查,并综合数据曲线跟踪发展趋势。 |
电力巡检机器人的经济性估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ID:saia202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