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成年人的,也是儿童的,但归根结底是儿童的,未来高水平的城市一定是关爱儿童的城市,一定是儿童友好城市。”
自“儿童友好城市”这个概念在1996年的联合国第二次人居环境会议被提出以来,“儿童友好”、“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的概念也不断被提及和深化。
-
01
特殊时代下的颠覆
关注社会性/回归人文主义
Aldo Van Eyck 在1918年出生于荷兰的 Driebergen。他于 1954 年至 1959 年在阿姆斯特丹建筑学院任教,并于 1966 年至 1984 年担任代尔夫特技术学院教授。
“功能主义扼杀了创造力”,Van Eyck 曾在《论坛》的一篇文章中说,“它导致了一种冷漠的技术统治,在这种统治中,人的因素被遗忘了。建筑不仅仅是功能的总和,建筑必须促进人类活动,促进社会互动。”
相对于二战以后功能主义的冰冷“盒子”式建筑,Van Eyck更愿意在建筑设计中回归人文主义。因而,Van Eyck的作品往往更关注建筑的社会性,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
Van Eyck的游乐设备·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Aldo van Eyck foundation
Bertelmanplein 游乐场,1947
沙坑设计成为儿童游乐场的创造性开端
慢慢地,在城市周围的废弃的地段、未建成的区域、被汽车占用空间的人行道上,甚至位于被战后拆除的建筑物占据的土地上,Van Eyck的游乐场开始生长,以最低限度、最简约的方式表达。
-
02
模块化且开放的游乐场
在Van Eyck设计的数以百计的游乐场里,任何两个都是不相同的。每个游乐场都是根据场地特点量身定做的独特设计,每一个都将看似无法解决的场地劣势变为优势。
但在这背后是,Van Eyck试图标准化组件,以面对游乐场的大规模创建。他为自己的设计创建了一个框架,将游戏对象和空间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组不断变化的、特定于场地的作品。
Van Eyck创造了一套他在不同游乐场设计中使用和组合的游戏元素,它们都是模块化的,由游玩器械、硬质景观元素、沙坑、铺装、软质景观、座椅等基本元素构成,但是各个元素都体量较小,可以有创造性的相互组合。Van Eyck通过在游戏场中运用相似的组件,创建了一种统一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游乐场系统。
Van Eyck的游乐场通常是开放性的,它可以就发生在街角,由简单的元素构成。圆形、矩形、沙坑,这些主角们伴随着小型混凝土或木制结构,以及多年来变化的各种几何形状的金属结构,有这些总是抽象元素的巨大价值在于,恰恰激发了孩子们使用他们的想象力,因为这里没有特定的“游戏规则”和玩法,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力来使用。
-
03
从1947年到1971年他在阿姆斯特丹设计了大约700-800个游乐场。这些公共游乐空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市活动网络。这些地方塑造了整整一代人,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主义的方式,颠覆了当时自上而下的现代主义方式。
Van Eyck《通往构型原则之路》中写道:“如果一座房子要成为一座真正的房子,它就必须像一座小城市;如果一座城市要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市,它就必须像一座大房子”。因此,于Van Eyck而言,孤儿院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市研究。
从空间秩序来说,以单元为主体,以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为主题,既去了中心化,又营造出丰富的灰空间系统。孩子们可以随着层层深入的“街道”,体验着一个“微型城市”的邻里生机,也借此让每一个空间成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地方”。
可用于办公空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HAart”(ID:gh_71798d16c36f)。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